惠州“雙減”政策落地觀察:“雙減”之后如何“增”?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雙減”之后如何“增”?

        ——我市“雙減”政策落地觀察

        孩子作業少了、接送方便了,老師忙提效,家長換心態,培訓機構探索轉型……在惠州,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半個多月來,“雙減”效力已初現,學生、家長、老師、培訓機構等都感受到了這一新政帶來的持續效應。

        ◎“雙減”硬招

        作業分層設計,課堂提質增效

        雙減,一方面是“減”,一方面是“增”。教育專家表示,“雙減”的落地見效離不開“雙增”,“增”的應是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校內教育質量。

        新學期里,惠州義務教育學校立足實際,實施減負增效系列措施,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新學期里,市麥地小學對三至六年級各學科作業設計進行改革,實施“分層作業”,分別設計A層和B層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

        該校負責人介紹,老師們根據目標層次與學生層次,制定對應的分層練習題,作業分層有梯度,在學生自主作業、自愿達成的基礎上,設計作業學分制。鼓勵學生向高層目標發展,自主完成比自己原有層次更高的作業。學校還實行作業分層評價,使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市南壇小學負責人表示,本學期該校持續強化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體現彈性、個性化,引導學生更好利用課余時間。

        與之對應的是,不少學校對評價機制也作出了改革探索。比如,市南壇小學完善多元化評價機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學習習慣與學習表現、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評價。


        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

        堅持興趣引領,推出特色服務內容

        新學期開始后,我市各學校已陸續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幫助家長解決“四點半”難題。

        記者從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了解到,該校開學第一周便發布了課后服務招生公告,接受家長自愿報名。同時,在學校動員老師自愿報名,共有63名老師報名參與。

        開學第二周起,該校開始實施校內課后服務,服務時間至下午6點,目前有1263名學生報名參加。在課后服務內容方面,一二年級,老師除了指導孩子們進行經典誦讀、課外閱讀、練字,還開展了音樂、繪畫、體育等方面的興趣小組。三至六年級,則進行課后作業輔導和興趣小組。

        德威江譽誠小學也從開學第二周開始實施課后服務,一二年級的孩子除了由老師指導閱讀外,還有書法、經典誦讀、影視欣賞、音樂欣賞等特色服務內容。接下來,該校還計劃逐步增加美術、手工、音樂以及體育等內容。

        據了解,目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都已開展校內課后服務。

        “校內課后服務解決了我們接孩子的一大難題,孩子在校內家長也更放心。”市民黃女士的孩子在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讀一年級,她告訴記者,開學第一周孩子下午4時就放學,自己下午5時30分才下班,接孩子成為一大難題,“現在就好了,下班后順道去接孩子,方便很多。”

        ◎教學模式

        提高課堂效能,不減教學質量

        在教學任務沒有減、教學難度沒有降、家長期待沒有降的前提下,“雙減”工作給教師帶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我市各校紛紛從提高效能入手,進行新的探索。

        惠州市一中南湖校區校長李海媚介紹,本學期開學后,學校成立“雙減”及“課后服務”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學校“雙減”與“服務”工作全面、高效、有序進行。一方面,通過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堅持以學定考,充分發揮考試的作用。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生興趣愛好。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對“雙減”的執行力;注重家校合作,提升家校協同育人效果。

        開學以后,市實驗中學附屬學校多次組織以“雙減”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旨在提高各學科教師業務水平,實現整體學習效益提升。各學科組長成為其中的關鍵,發揮引領作用。“我們要求各學科組長做學科思考者,實現減負增效;做好學科發展規劃,提高有效性;深度理解國家政策走向,增強學科引領作用。”該校校長楊永強說。

        在博羅實驗學校,“提質增效”數學教研周活動日前結束。活動通過集中上課找問題、找方法,探討“互聯網+”服務課堂教學的“雙學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德威江譽城小學開展校內課后服務,老師們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家長應對

        轉變教育觀念,平衡孩子學科興趣

        面對“雙減”政策下課外培訓機構的調整,惠州家長們又各自有了新的忙碌。有的忙著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有的忙著平衡素質類和學科類教育時間。大部分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確實有所緩解。

        “學校的課后服務開展以后,我們確實輕松了不少,孩子基本在學校就能完成當天的作業。”市民方女士告訴記者,她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新學期開始明顯感覺作業量少了,孩子現在回家后的主要任務就是閱讀、勞動和運動。

        8月下旬市教育局發布的《開學前夕致全市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就有針對家長的建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慢的藝術。在孩子成長上,我們建議‘與其偷步搶跑,不如培養后勁。’建議家長們多上‘惠家教’家校共育平臺學習,樹立科學育兒觀念,正確看待孩子學業、考試、升學等問題,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請配合學校為學生減壓,不給孩子作業‘加碼’‘添料’;國家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雙休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請自覺抵制校外培訓機構不實或非理性廣告宣傳,不盲目跟風為孩子報讀培訓班。”

        日前,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開展了“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雙減’政策態度”調查,共有51萬名家長參與。調查顯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87.0%的受訪家長感到焦慮,73.2%的受訪家長表示焦慮來源是自己很難輔導好孩子。“雙減”政策實施之后,72.7%的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中等收入群體緩解比例更高。

        ◎機構轉型

        依法依規辦學,提供素質教育服務

        記者注意到,“雙減”政策出臺不久,惠州多家校外培訓機構公開發文,表示將堅決執行政策,正確認識自身功能定位,切實承擔社會責任,依法依規辦學,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9月6日,我市一家老牌學科類培訓機構正式開始推出周中課,從周一到周日,每天均有課外服務,接受家長和學員的就近咨詢。為給家長提供更科學、專業的教育服務,給學生提供符合成長規律的學習建議,該機構還把客服部升級為“學管部”。

        記者從我市一家學科類培訓機構了解到,該機構成立了素質教育生態化品牌,著眼于綜合型人才培養,優化學生課余學習結構與成長發展路徑,為青少年提供專業的多元化素質教育服務。目前推出編程、書法、美術、管樂團、播音主持、體育、研學等多樣課程,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需求的孩子。

        另一家以學科類培訓為主的本土培訓機構也在政策出臺不久后,轉型為青少年成長中心,推出舞蹈、繪畫、編程、跆拳道、書法、專注力、口才、琴類、托管等服務。該機構負責人表示,機構將嚴格貫徹執行相關規定與要求,依法合規經營。“我們也在積極探索,不斷升級產品結構,推出素質系列課程,滿足家長和孩子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 涂堅 范文燕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