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一中年男子中暑后體溫接近42℃,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楊國華表示:“入院時給他量體溫,接近42攝氏度,心跳每分鐘139次,呼吸每分鐘28次。”
據了解,該男子曾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從14時30分活動到18時,因缺少水分、電解質補充及沒有遮陽保護措施,中暑突然暈倒在地。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國華介紹,每年該院都會接診不少中暑病人,一般以輕癥中暑的病例為主。近一個多月來,該院接診了兩名重癥患者,除上述患者以外,另一名患者送院及時,目前仍在重癥監護病房治療,病情已有所好轉。
楊國華表示,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及無風環境中,病人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而出現相關臨床表現的疾病。
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重癥中暑比較嚴重,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其中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主要表現為高熱、無汗、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死亡率較高。一般情況,緊急搶救的黃金時間為半個小時。
什么是中暑?
當長時間處于高溫下,人體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導致體溫調節障礙,汗腺功能衰竭,人就會中暑。
輕癥中暑
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重癥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3種類型的混合型。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死亡。
易中暑人群
戶外工作者、老年人、兒童、肥胖者、久坐人群、孕婦等是易中暑人群。
中暑時以下兩種做法不可取
1、不推薦喝藿香正氣水
首先,藿香正氣水的說明書中并未提到能夠治療中暑。其次,其不良反應與禁忌尚不明確,不推薦大家首選。
最重要的是,藿香正氣水含酒精 40%~50%。不僅服用后無法開車,更可能加重脫水,讓中暑的損傷更嚴重。
2、中暑昏迷了,不要掐人中
掐人中毫無急救作用,而且掐人中還是個危險動作,可能導致失去意識的傷者呼吸道更不通暢,有潛在風險。
遇到中暑該如何急救?
醫生表示,夏季有中暑表現時,應迅速將病人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讓病人平臥,解開衣扣甚至脫去衣服,用濕冷毛巾敷其頭部,并讓病人多飲用淡鹽水,及時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