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上市軍團”不斷壯大,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半壁江山
近半年三家惠企登陸A股
相關新聞:
》》》格林精密首次公開發行A股上市儀式在深交所舉行
去年11月5日,科翔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上月23日,九聯科技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4月15日,格林精密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近半年,惠州3家民營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
截至目前,惠州已有15家A股上市公司(含借殼上市的德賽電池),包括TCL科技、億緯鋰能、德賽西威、德賽電池、碩貝德、華陽集團等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龍頭”,以及勝宏科技、中京電子、光弘科技、廣東駿亞、紅墻股份、中潛股份等行業細分領域“翹楚”。而從2020年11月起,科翔股份、九聯科技、格林精密等“新貴”的加入,惠州“上市軍團”進一步壯大。
這15家上市公司,不僅是惠州實體經濟制造業領域的優質企業,絕大多數更是惠州民營經濟“領頭羊”。它們背后是不斷壯大的惠州民營經濟群體,在深度參與“雙區”建設中展示出強大的市場活力與發展韌性。
4月15日,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
◎“惠十條”溢紅利
去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51.9%
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富民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內,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企業的發展,尤其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離不開大環境的陽光雨露,也離不開小環境的培土施肥。“十三五”期間,我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出多項政策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如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簡政放權、科技賦能等。市委、市政府在落實國家“扶企優企”政策基礎上,結合實際連續發布實施多個“惠十條”,以發展壯大惠州實體經濟與民營經濟。
2017年11月,我市印發實施《惠州市進一步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惠“實體經濟十條”),從稅收、用地、社保、用能、運輸、融資、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入手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2018年6月,惠“實體經濟十條”配套獎勵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實施;2019年2月,惠“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和《惠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惠“民營經濟十條”)發布,進一步降低企業各項成本,支持企業引進培養人才,培育企業發展壯大;2020年2月,面對疫情迅速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在社保、租金、水電等費用上大幅減免,給企業“雪中送炭”。
“政府對企業扶持是實實在在的,減輕了很多負擔。”惠州一制造業企業負責人如是說。去年,該企業累計減免社保費和電費72.4萬元,減免額占全年管理費用的12.3%。
系列政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使得惠州民營經濟近年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據市工信局統計,近3年來,我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方國民生產總值(GDP)比重逐年遞增:2018年占比44%;2019年占比46%;2020年占比突破一半,達51.9%。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惠州民營經濟戶數達67.1萬戶,在“十三五”期間累計增長85%。
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線。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朱金贊 攝
◎金融“輸血”“造血”
大力推動企業上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也提出,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積極運用供應鏈金融扶持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發展。
大力推動企業上市,是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重要內容,也是緩解企業融資難、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重要手段。市金融工作局局長袁葵東介紹,近年來,我市深化與深交所、上交所、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等的戰略合作,出臺了全方位的激勵、扶持、培育政策。通過對成功上市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對企業上市工作給予全程服務等措施,全力支持幫助企業上市融資,有效降低企業上市成本、縮短上市周期,成功培育了一批優質上市資源,幫助企業邁上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2021年開年,惠州發展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工作迎來開門紅。今年3月23日、4月15日,九聯科技、格林精密相繼在上交所、深交所掛牌交易;利元亨于3月17日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上市審核,并于3月25日提交中國證監會注冊申請;5家企業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其中2家企業已完成驗收,擬于近期申報IPO。袁葵東表示,預計明后兩年,我市均有企業在資本市場首次發行股票并上市。據悉,格林精密昨日上市開報25元每股,較6.87元的發行價上漲263.9%,盤中最高至26.31元。最終,該股收盤報21.81元每股,上漲217.5%。截至收盤,全市15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215.15億元,其中格林精密市值為90.16億元。
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近年來,市金融工作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通過搭建各類融資對接平臺等舉措,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無縫對接,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20年,全市金融系統積極主動用足用好專項再貸款再貼現、延期還本付息、信用貸款等政策工具,推動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61個BP,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122個BP,累計讓利實體經濟約25億元。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市實體經濟各項貸款余額3051.67億元,增長36.69%,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達959.35億元,當年新增320.86億元,增長50.25%,超過以往10年合計新增額總和。
◎搞活小微企業
去年扶持601家工業企業“小升規”
在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占有較大比重。壯大民營經濟的關鍵,就在于搞活小微企業,扶持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小升規”(小微企業規范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能讓小微企業經營運作更加規范,極大提升企業的信譽度、實力、品牌影響力,更為關鍵是“小升規”相當于企業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為企業下一步的融資、市場開拓提供便利,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去年,在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與疫情影響下,我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77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其中民營企業增長了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94.6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0.9%。與此同時,去年我市“小升規”的工業企業達到601家,高于2018年的500家、2019年的513家。
數字背后,是惠州突出“專精特新”“高成長”的發展導向,緊扣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抓推進,給予立體式、全程幫扶,培育更多優質企業。各縣(區)也紛紛出臺具體舉措支持企業“小升規”:惠城區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惠陽區引導“小升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博羅縣對“新升規”企業每家獎勵5萬元……
今年,惠州規上工業繼續取得“開門紅”:1~2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1215.4億元,增長48%;規上工業增加值258億元,增長43.1%;工業投資69.2億元,增長99.1%;工業技改投資15.3億元,增長21.9%。
“我們要看到,惠州‘小升規’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在珠三角仍偏低。今年,我們推進梯度培育計劃,爭取用三年時間,形成企業成長從創新創業、上規培育、高成長、輔導上市到‘小巨人’的梯度培育體系。”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梯度培育計劃中,將建立中小企業統計監測評估體系,加強企業建設用地保障和創業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企業服務機制,對“小升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獎勵,推動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全面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企業在轉型發展攻堅中的主體作用。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劉煒煒 通訊員曹革命 張楠 蔡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