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物館藏有一支抗戰時期東縱使用過的軍號

      [報料熱線] 2831000

        

      軍號嘹亮震沙場

        惠州博物館藏有一支抗戰時期東縱使用過的軍號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許多物件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惠州博物館的革命文物中,就有一支用現代銅合金制造、陳列在博物館三樓展廳的軍號,尤為顯眼。該軍號呈豎狀,小嘴喇叭形,通長31.8厘米,通寬10.2厘米,喇叭口徑11.2厘米,重292克。由號嘴、號身、號碗、掛繩環、連接箍等部分組成。該軍號掛繩、護套已缺失,其體積較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從口部直接吹氣至號嘴并經由號管后從喇叭口發聲,一般能達到600米-1500米。軍號就是枕戈待旦,展現軍人牢記使命、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的精氣神。

        一支沖鋒號顯神威

        軍號由古代的“角”演變發展而來,是近代軍隊通信用的音響通信工具。19世紀中葉,英國設計了盤繞兩圈細管體的金屬號,并定它為正式軍號。從紅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歷次作戰中,嘹亮的軍號都為我軍取得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司號員鼓鼓嘴,千軍萬馬跑斷腿”,這句當年流傳在軍營中的順口溜,形象地說明了司號兵的重要性。

        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人用沖鋒號喝退敵軍的事跡歷史上出現多次,抗美援朝時志愿軍戰士鄭起吹起軍號嚇退英軍的一個團。1929年初,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柏露村召開前委、特委、各縣縣委、團特委等軍委聯席會議,研究粉碎反動派“會剿”方針。會議決定采取“圍魏救趙”的策略,紅四軍主力部隊出擊贛南。會議后,隨這支部隊出發的有個年僅14歲的號手,名叫袁桂芳,每次戰斗吹沖鋒號時,他總是站在一個小山頭,右腳踩在高處,左手叉腰,兩腮鼓起,本來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瞇成了縫。有次部隊在半山腰休整時發現反動派的隊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為了使部隊能盡快轉移,小桂芳主動留下作掩護,面對那來勢洶洶的敵人,他冷靜思索,為拖延敵軍進攻,給戰友爭取更多的時間撤退,他毅然爬上了一個高坡,吹響了沖鋒號……來勢洶洶的反動派聽到嘹亮的號聲,以為遭遇到了紅軍的主力軍,立刻調轉頭狼狽逃竄。最后,吹響軍號來迷惑反動派的計謀被識破,但此時反對派想繼續追擊紅軍部隊,為時已晚。年僅14歲的袁桂芳,為掩護戰友,永遠地留在了井岡山。而毛澤東同志率領的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后順利出擊贛南,不僅使贛西南和閩西的武裝割據斗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斗爭和人民軍隊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這支軍號見證“雄關漫道真如鐵”

        惠州博物館藏的這支軍號,征集登記信息為東江縱隊使用的物品,即是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隨軍作戰時用的一支軍號,當時它的主人是誰?究竟又歷經多少次艱辛的戰斗?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由于資料缺失,目前已很難考證與統計,但它在戰場上起的作用,就像侵朝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的《朝鮮戰爭回憶錄》里說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軍號是一種中國式的精神戰,這種精神戰美軍后來既熟悉,又頭疼。惠州博物館藏這件軍號的作用,如同鄭起吹起軍號嚇退英軍一個團及小桂芳吹號掩護戰友成功撤退是一樣的,如今,鄭起同志用過的軍號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永遠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館中。

        惠州博物館藏的這支軍號,構造簡單,發音嘹亮,傳遠性好,見證了中國人民進行不屈不撓的戰爭歷程,對傳承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教育后人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天,如果我們再次讀到毛澤東同志的詩詞《憶秦娥·婁山關》“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詩句,真實抒發了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樂觀豪邁,在這里,也仿佛讓人聽到催人奮進的軍號聲,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繼續前進。

        (文/圖 鐘雪平)

      分享到:
      編輯: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