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我為群眾辦實事” 實踐活動經驗全省推廣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我市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查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我為群眾辦實事” 實踐活動經驗全省推廣

        惠州日報訊 (記者付巨晗 特約通訊員趙新平)記者4月8日從市委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省委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下發簡報,全面介紹推廣我市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系統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關經驗。

        簡報指出,惠州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滿意作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查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當下立查立改與長遠系統整改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簡報從4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工作舉措和成效:

        ——系統集成一份“為民實事”清單,加強督導檢查,確保落地有效。

        我市把教育整頓與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治輪訓相結合,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抓手,將優化“三級綜治平臺”、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之“健康服務社”布局等7項涉政法民生實事作為重點改革項目,明確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市委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方案,搭建“我為教育整頓建一言”平臺,廣開言路納諫,認真排查梳理群眾關心關切和政法隊伍工作提質增效的事項,最終確定663項政法系統“為民實事”清單。市委教育整頓辦發揮監督檢查作用,從市、縣(區)政法各單位抽調127名精干力量組成15個小組,對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聚焦群眾遇到的急迫問題,實施馬上改、立即辦。

        針對群眾辦事辦證等當下“最急”的事項,法院系統利用“授權見證通”,完成涉外當事人面簽手續;提供網上立案服務,打造跨境訴訟一站式服務;公安機關建立24小時“無人車管所”自助服務平臺,實現“政務不打烊、群眾少跑腿”,同時簡化老年人辦證流程、實行省內最多三日送達“制證警郵便民服務”。針對海外華人受疫情影響回鄉公證難的問題,惠州公證處升級“海外遠程視頻公證”服務2.0版本,優化上線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模塊,提供遠程視頻公證,目前為港澳同胞提供服務456次。

        ——聚焦群眾關注的難點問題,強化源頭治理、堵塞漏洞。

        為解決基層群眾矛盾糾紛,市、縣(區)兩級黨委政法委探索“網格共商”,建立醫調委、住調委、金調委等第三方調解機制,推動矛盾多元化解、有效化解、平穩化解。面對群眾“信息安全”擔憂,檢察機關組織召開“人臉信息識別系統”圓桌會議,規范數據采集,劃定采集“紅線”,有效破解房地產銷售領域人臉信息保護難題,成為該領域全省首例公益訴訟案例。為實現案結事了、止紛息爭,檢察機關開展主動下訪活動6次,推進檢察長接訪制度,主動約訪、釋法說理、引導息訴,解開重復信訪人多年“法結、心結、情結”。

        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黨委政法委牽頭開展校園周邊安全治理,排查整治缺少減速口、電網建設不規范等問題。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斷卡行動,持續深化“一村(居)一警”機制等活動,全市2277名村警深入村居摸排走訪,及時掌握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7支“特巡隊”2000余人全員全天候開展路面巡邏防控,提高“見警率”“管事率”。今年來,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815起,全市社會持續保持平安穩定。

        ——聚焦群眾盼望的問題,做到著眼長遠、立足當前。

        為適應人民群眾對便捷出行的新需求,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在謀劃打造一流的現代城市智慧交通體系,公安機關率先實施“暢通工程”,采取公交優先、智慧停車等舉措,實現城市道路治堵提速。為適應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期盼,市、縣(區)兩級黨委政法委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示范鄉鎮、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站(室),開展“法治錦囊”“點單咨詢”等活動,提供法律援助,加強普法宣傳,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為適應人民群眾對和美善治的新期待,市委教育整頓辦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與惠州社會治理創新十大項目鏈接起來,持續培育深化“和美網格”、關心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幫扶涉毒家庭等服務項目,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檢察機關開展跨區域公益訴訟保護工作,共同守護東江“母親河”、守護“海洋藍”。

      分享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