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惠州一季度引進項目92宗投資總額1332億元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惠州招商引資吸引力越來越大
      今年一季度,全市引進項目92宗投資總額1332億元,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

        投資180億元的33宗重點項目在惠陽區集中動工,兩天總投資超200億元的36宗項目在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集中動工。與此同時,正威惠州高端銅加工二期項目、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項目、惠州益利素勒電磁線項目、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三期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3月份惠州迎來項目建設“爆發期”,而這得益于一大批優質企業和項目紛紛看好惠州前來投資興業。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是廣州、深圳、香港交匯的核心區,許多產業和項目實現在這里交匯。”在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看來,這是惠州在“雙區”建設浪潮下擁有的區位優勢,是惠州形成“投資熱土”體質的先天優勢和時代背景。

        企業是靠腳投票的。今年一季度,全市引進項目92宗、投資總額1332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達22宗,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展現出惠州對國內外資本招商引資的巨大吸引力。

        吸引誰來?

        一季度92宗項目近半數來自深圳

        3月28日上午,來自深圳正威國際集團投資建設的正威惠州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同時舉行二期項目動工活動。據了解,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項目位于博羅石灣,計劃總投資150億元,主要建設銅產品研發中心和深加工產業生產制造基地。

        今年以來,包括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項目、恒力(惠州)產業園、阿里巴巴龍門云計算中心項目、創維惠州仲愷數字產業基地等一批投資大、影響廣的項目相繼簽約、動工、投產。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截至3月28日,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經各縣(區)項目聯審會通過的產業項目(以下簡稱“過會項目”)已有92宗、投資總額1332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2宗。

        從招商引資來源地可以看出,92宗項目中大部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其中近半數來自深圳企業,多達45宗,投資總額341億元。

        惠州還成為外商青睞的投資熱土。據市商務部門統計,今年1~2月,惠州新設立外資企業62宗,同比增長37.8%,合同外資金額累計49.7億元,同比增長393.9%。其中,一季度中韓產業園核心組團5大片區新引進項目23宗、外資項目6宗(韓資項目4宗),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6宗。

        “我們聚焦主導產業強鏈招商,加快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結合全市產業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強“2+1”招商產業鏈分析,精心編制招商目標庫,以補齊、延伸、做強產業鏈為目標,深入挖掘我市重點產業鏈上下游意向投資企業,從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100強、深圳500強、行業龍頭企業中篩選并編制重點招商目標數據庫。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過會項目中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有68宗,投資總額935億元;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項目有10宗,投資總額126億元;生命健康產業項目有8宗,投資總額79億元。

        我市還強化重點園區承載招商項目主陣地作用,大力推動項目向“3+7”產業園區集中,并在供地方面按照“三個優先”(“3+7”園區優先,工業項目優先,能馬上供地、三個月內動工的優先)的原則實行精準化、差異化配置。

        “惠州積極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突出融入‘雙區’精準招商、聚焦主導產業強鏈招商、重視外資強化日韓招商、依托重點園區集聚招商。”在該負責人看來,完善的產業鏈、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區位、相對低的投資成本、高效的政務服務等因素,是吸引項目不斷落戶的重要因素。

        為何青睞?

        營商環境優,日均新增企業126戶

        近年來,惠州苦練內功,持續優化招商引資的軟硬實力,成為讓企業對在惠州的發展有信心、吸引企業投資增資的法寶。

        為此,惠州以快人一步的效率意識,不斷刷新“惠州速度”,并在服務項目過程中持續優化自然、政務、法治、金融等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服務效率。

        ——辦事“快起來”。為提高辦事效率,今年3月惠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肇慶合作拓展“灣區通辦聯盟”,推動過百事項“跨城通辦”。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力促惠州與灣區各城市逐步實現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群眾“跨城通辦、一次辦成”,享受“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紅利。

        ——要素“活起來”。要素跟著項目走,去年惠州盤活存量用地4.38萬畝,通過收回閑置低效用地、向上“掙”指標突破用地瓶頸,新增建設用地指標85%用于工業項目。今年我市將盤活土地3.4萬畝,堅持70%以上用地指標用于工業等。

        ——服務“跑起來”。“5+2”“白+黑”“夜總會”……3月28日,正威惠州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暨二期項目動工現場,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感嘆道,“5+2”是指5天保證不休息,2天不保證休息;“白+黑”是指白天晚上都在干;“夜總會”是指晚上總是在開會。“這個項目從洽談到動工不足半年,從動工到投產僅歷時5個月。”王文銀點贊,稱其為“新的灣區速度”。

        一手抓軟服務提升,一手抓硬環境升級。一方面,以“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為引領,推動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互聯互通,形成“外快內暢”的區域交通體系,打造開放發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圍繞“2+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高水平布局建設“3+7”千億級產業園,集中精力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推動園區集約高效發展,加大產業集聚速度。

        正是惠州營商環境帶來的磁吸效應,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來惠州投資興業。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8110戶,同比增長72.52%,平均每天新增312戶;新登記企業11373戶,平均每天新增126戶。截至3月25日,全市實有市場主體713695戶,同比增長10%。

        如今,工業類項目施工圖審查容缺辦理、工業項目“摘牌即動工”等一系列新舉措不斷刷新項目落地建設速度……相信隨著“惠州速度”“惠州服務”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資本用腳投票來到惠州投資興業。

        魅力在哪?

        優美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優勢成靚麗名片

        如今的惠州在國內外資本眼中如此活躍和被青睞,與自身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密不可分。

        近年來,惠州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優美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優勢成為這座城市的靚麗名片。

        數年前,在中國手機產業創新大會暨第五屆中國(惠州)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主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稱贊惠州生態環境優美,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政策紅利多。

        今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向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發來《表揚信》,表揚惠州生態環境部門啃下“硬骨頭”,攻下“硬堡壘”,推動治污攻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近日,惠州水環境項目投入使用環保絞吸式清淤船,正式啟動項目內源治理部分金山湖生態清淤主體工程。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獲得地方立法權后,惠州至今出臺了5部實體性地方法規,先后為保護一條江(西枝江)、一座城(歷史文化名城)、一座山(羅浮山)、一個湖(惠州西湖)以及“惠州藍”(揚塵污染防治)立法。

        而上個月,《惠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修改二稿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將是惠州立的第六部實體性地方法規,體現出堅持新發展理念,保護生態文明、改善人居環境的發展理念。

        近年來,惠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獲評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環境保護責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獲評省優秀,空氣質量穩居全國重點城市前10位。

        “對惠州向往已久。”廣東金穗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盧和豐表示,惠州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這么多城市中,惠州是典型的“山海湖”美景俱全的城市,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我市還大力建設生態宜居之城,著力打造綠色低碳之城。根據《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透露,“十四五”期間,惠州要構建“1+1+1”國土空間布局,以羅浮山、象頭山、蓮花山等自然山體和G324北上線以及陸海界線為分界線,劃分生態功能區、城市發展區和海洋發展區。其中,生態功能區按照“一個公園”的理念,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羅浮山、南昆山、蓮花山的協同優先保護,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新路徑,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實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入新境界。

        “我們要在指標設置上,提高對低碳綠色的要求,嚴把準入項目質量關。”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鼓勵引進綠色、低碳、高端、智能生態產業,促進產業提檔升級,既讓青山綠水永不褪色,又給金山銀山添足成色。

        專家聲音

        惠州抓實體項目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雙區”建設浪潮下,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吸引力都在增強。在市委黨校科研部主任、經濟學博士黃忠平看來,惠州抓實體項目、抓產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黃忠平認為,惠州還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本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協同,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通發展,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強化制造業發展的專業人才支撐,形成生機勃勃的“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劉煒煒 馮麗均 袁暢

        短評

      “大環境”升級加速轉化為吸引力

        今年一季度我市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表明惠州這片投資熱土對資本吸引力越來越大。其背后,是投資環境持續優化、發展潛力加速呈現。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緊鄰深圳、廣州、東莞、香港等地,山清水秀,生態環境令人羨慕。作為深圳都市圈的重要成員,惠州不滿足于這些先天優勢,而是著眼長遠,不遺余力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近年來,我市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刀闊斧推動政府服務改革,讓辦事“快起來”、要素“活起來”、服務“跑起來”。對標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外聯內暢”大交通格局。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營商環境、基礎設施、金融環境等因素疊加升級,拓展了發展新格局、構建了發展新平臺,大大提升了投資吸引力。

        惠州大力構建宜居宜業宜游“大環境”,正加速轉化為招商引資吸引力,為推動城市綜合實力持續提升提供重要支撐。(凌保康)

      分享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