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深挖紅色資源創新宣傳方式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紅軍阿哥咁英勇哦,赴湯蹈火建奇功呦......”“創建了中洞根據地啰,高潭星火滿天紅呦......”這是惠東紅色情景報告劇的開場音樂,悠揚的客家山歌,似從遠方傳來,連綿不絕,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久久回響。

        近日,在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由惠東縣委宣傳部深挖當地紅色資源,以“甘溪五名黨員”真實故事創作的情景報告劇《支部不散,信念不變》和以“中洞改編”創作的情景報告劇《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用音頻的方式在惠東全縣熱播,引起廣泛反響。

        立足當地紅色資源稟賦,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我市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開好頭、起好步。惠東縣也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創新方式方法,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制作情景報告劇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素材

        “4年來,朱遠平書記多次化裝成商人到淡水、香港、揭西、陸豐等地尋找黨組織,磨破了多少雙鞋,遇到多少次危險,受過多少苦,我們無法想象。”

        “但是,我們相信一定終有一天能夠找到!”

        這是《支部不散,信念不變》劇中,朱正光的一段話,透露出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對革命的無限忠誠,這也是高潭革命精神的真實寫照。

        地處東江腹地的惠東縣,具有內涵豐富的紅色革命史跡,而位于北部的高潭鎮中洞村,更是在南昌起義時期作出過重大貢獻。 1922年深秋,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在惠東縣高潭鎮點燃革命星火,1925年,高潭在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時成立特別支部后,積極發展黨組織,翌年中洞成立了2個支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調集重兵“圍剿”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短短6年間,不足1000人的中洞村,全村被夷為平地,慘遭殺戮或被迫逃亡的有700多人,絕戶160多戶。

        深厚的紅色歷史,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精神財富,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惠東縣將這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經真實事件還原,制作成《支部不散,信念不變》和《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兩個時長約6分鐘的情景報告劇,通過音頻的方式,在該縣的電臺廣播中播出。

        劇本主編廖志濤接受采訪時說,這兩部情景報告劇通過多媒體推向社會,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素材。

        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回首惠東紅色歲月,每一段紅色記憶都刻骨銘心,“忠誠如鐵、敢為人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高潭革命精神熠熠生輝。

        日前,記者從惠東縣委宣傳部了解到,為迅速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該縣將立足豐富紅色資源,繼承和發揚好高潭革命精神,圍繞紅色主基調,嚴格抓好規定動作,創新做好自選動作,如舉行“四個一”“七個100”等系列活動,因地制宜,創新形式,突出特色,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入人心。

        其中,“四個一”系列活動指的是,創作一部廣播劇《山溝溝里的馬克思主義》、出版一本書《紅色安墩》、組織一臺以“世紀芳華·百年圓夢”為主題的文藝晚會、印發一期記錄惠東紅色故事的專刊;“七個100”系列活動指的是,開展100場紅色故事宣講活動、開展100場文藝下鄉演出活動、展播100部紅色電影、播放100首紅色歌曲、開展100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創作100篇紅色文藝作品、征集100篇紅色日記。

        惠東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開展100場紅色故事宣講活動中,惠東縣將組織選拔新一屆“草根名嘴”,以“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組織紅色故事宣講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網站,通過接地氣的講述方式,助紅色精神之種遍地開花。

        在此基礎上,惠東縣還將開展“今天你學了嗎”系列主題活動,以“惠東元素”吸引和推動惠東縣黨員干部和群眾關注、參與和使用好“學習強國”平臺進行學習。同時,組織開展“我要去惠東”第三季暨“尋跡惠東紅”全媒體系列主題宣傳、“留住記憶”《惠東紅色記憶相冊》、“初心路”惠東紅100秒視頻、《跟隨紅色足跡》兒童舞蹈等活動。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通訊員黃少卿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