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市市場監管局傳來喜訊:我市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據悉,自2017年2月被廣東省食安辦確定為第二批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試點市以來,我市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構建食品安全從嚴監管新常態,不斷完善食品安全體系,規范食品市場秩序,實現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平穩有序。
近年來,全市糧食、蔬果等種植業產品合格率達99.65%,畜禽產品合格率達99.99%,產地水產品合格率達99.6%,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1%,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居民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78.7%。我市連續5年(2015年至2019年)在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排名前列,連續3年(2015年至2017年)在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獲評A級。
執法人員常態化檢查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堅持黨政同責
促進食品安全責任落實
2017年11月17日,我市召開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動員大會,正式拉開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序幕。
創建伊始,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各縣(區)和各職能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食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和民生實事加以落實推進。市委主要領導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并作出具體指示和要求;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市政府分管領導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食品安全工作。
近年來,我市嚴格貫徹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制定《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惠州市有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將食品安全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考核內容,簽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促進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與此同時,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不斷健全。
據介紹,我市整合監管職能和力量,組建市、縣(區)市場監管機構,目前7個縣(區)均設市場監管局,各鎮(街道)還設有基層監管所共81個。完善執法裝備設備,開展綜合業務知識實操培訓,提升基層執法能力。整合市級食用農產品和水產品監管職能,完善縣級監管機構建設。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市食藥檢所、市食品藥品技術服務中心,在省內率先實現縣級以上農檢中心全部通過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171個規模基地建立了自檢室計量認證。
堅持精準發力
強化食品各環節監管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精準發力、綜合施策,用好市場監管政策“工具箱”,打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組合拳”,不斷強化食品各環節監管。
我市印發了《惠州市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編制了《惠州市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年~2022年)》,強化農產品源頭治理,重點加強農資、生豬屠宰監管。
在食品生產環節,我市積極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定《惠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提質行動方案(2019年~2023年)》;制定并下發全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日常監督檢查指南和花生油小作坊生產加工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小作坊監管制度,構建監管有力的食品小作坊監管體系。2019年4月,惠城區建成全市首個小作坊集中加工區。
在食品流通、餐飲環節,我市大力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工作,引導推行“明廚亮灶”建設。目前,全市85.8%的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學校食堂100%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我市加強排查有關豬肉的經營場所,嚴格查驗“兩證一報告”。截至目前,全市暫未發現有未經檢驗檢疫的豬肉及其產品流入市場。我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平臺已搭建,食用農產品溯源系統試點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在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管環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衛生監督工作規范》要求,我市衛生健康部門加大對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監督執法力度,進一步規范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生產經營。
在食品進出口環節,惠州海關規范進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管體系,嚴把出口食品安全關,保障供港鮮活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力防控非洲豬瘟疫情,保障活豬安全穩定供應香港。精準幫扶,促進惠州特色農產品荔枝出口,熟蛋制品、月餅首出中國香港,龍門柑橘和鎮隆荔枝首出新加坡。
在糧食和物資儲備環節,我市全面實施“惠州好糧油行動計劃”,加強超標糧食管控,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行糧食流通監督檢查“雙隨機一公開”監督工作有關事項》,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搭建“惠州市糧食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對市級儲備糧承儲企業建立行政執法檔案,對企業信用進行記錄和評分;建立糧食企業信用監管制度體系,推進糧油二維碼溯源系統建設,推廣應用溯源糧油。全市85%以上中心學校食堂用上了溯源糧油,學校供應糧油質量得到明顯好轉。
突出專項治理
食品違法查處成效顯著
近年來,惠州市場監管部門、農業部門、公安部門加強協作聯動,聯合社會各界對食品社會亂象打出“組合拳”,開展了“利劍行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昆侖行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濕米粉類產品專項整治行動”“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等一系列打擊整治食品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
2019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1164宗,罰沒金額1128.85萬元,移送公安41宗;全市農業農村部門立案查處102宗,移送公安機關5宗。公安部門辦理食品安全案件499宗,刑事拘留553人,逮捕385人,涉案金額7720萬。
在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中,我市通過開展校園周邊商鋪“三無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檢查食品進貨查驗、食品貯存、食品加工制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重點行為,重點整治未履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銷售“三無”食品、“兩超一非”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等違法行為。開展酒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專項行動以來,我市共出動執法人員5524人次,立案查處42宗。
與此同時,市場監管、公安、教育、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合開展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專項聯合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在解決學校(含幼兒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和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問題方面,共出動執法人員6475人次。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嚴肅查處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和違規銷售問題。
突出風險防范
著力構建食品安全屏障
食品安全危害的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影響到經濟發展。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突出風險防范,不斷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食品安全屏障,保護公民生命健康安全。
通過開展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和重點品種食品安全狀況監測工作,我市風險防范水平穩步提升。
為強化農產品檢測,把好源頭污染關,我市認真開展蔬果農藥殘留檢測、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動物疫病監測等三大檢測業務。惠州作為2019年廣東省第二、三季度國檢抽檢城市之一,抽檢樣品113個,合格率100%,總體情況良好,全市未發生群體農產品安全事故;全市畜禽免疫接種情況總體合格率達標,未出現重大疫病情況,未發現“三無”產品及違禁添加物。
按照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要求,惠州市食安辦統籌協調市場監管、農業、財政等部門,按照市里下達任務及時部署并順利啟動本年度抽檢工作,優先落實抽檢經費保障,食品檢驗量由2017年的每千人4.19批次穩步上升至2020年的每千人6.56批次。食品快速檢測,2020年計劃完成508800批次,其中省級任務388800批次,完成了412968批次,完成全年計劃任務量的106.22%,合格率99.39%;市級2020年任務120000批次,完成抽樣檢測120528批次,完成全年計劃任務量的100.44%,合格率99.58%。
2019年12月,我市重新修訂了《惠州市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將食品安全應急體系納入全市應急體系統一管理,組建食品安全專家隊伍,開展食品安全培訓,舉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食品經營監管業務知識培訓、全市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業務及應急管理暨食品檢驗量“每年每千人5批次”工作培訓班。
近年來,我市努力建立從農田到餐桌覆蓋全過程的溯源體系,并引導企業建立內部溯源體系,目前已建立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水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平臺、糧油二維碼溯源系統、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追溯系統,為消費者提供重點品種食品種養殖源頭、流通交易、檢測結果等信息的綜合溯源體系,做到產品來源可溯、源頭可控。在總結惠城區和仲愷區經驗的基礎上,在惠陽和大亞灣穩步推進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工作。推進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推動惠城區建成全市首個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實現了“集中加工、集中監管、統一檢驗”的閉環式集約化管理。開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打造放心肉菜品牌,每個縣(區)至少培育3~5家放心肉菜超市。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市成立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按照“三強化三覆蓋”的要求,全面開展“五查”。強化核酸檢測全覆蓋,精準管控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全面強化清潔消毒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溯源效率和水平,增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目前,廣東省惠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已完成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可日均檢測樣品90批次。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鄺兆雄:
四方面發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我市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此為新起點,今后如何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鄺兆雄表示,今后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為目標,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決落實黨政同責,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導考評機制。積極做好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加強監管機構尤其是基層監管所的基礎建設,提升監管隊伍專業化水平,確保“四有兩責”落實到位。推進食品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加快市場監管機構隊伍深度融合,強化鎮、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同時依靠信息技術,通過“機器換人”“機器助人”建設高效完備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實現“智慧監管”,解決市場監管人手不足問題。
二是在監督檢查方面持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規范生豬屠宰和農業投入品市場經營行為。深入推進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推進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提高重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覆蓋面和使用率。加強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推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開展學校、網絡訂餐單位食堂專項整治。在稽查執法方面,圍繞重點品種、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拳打擊農獸藥殘留超標、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突出問題,及時妥善處理不合格產品。
三是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區創建,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調整水產養殖規劃,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制度,加強種植養殖基地、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推進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升級改造;深入實施餐飲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善進口食品集中檢管區和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深入發揮創建工作的抓手和平臺作用,提升創建工作水平。
四是進一步健全信息公開機制,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促進行業自律。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強化信用約束。推動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安全保障能力和生產經營管理全面升級,從源頭提高食品全產業鏈供給質量,擦亮“惠民之州”的城市名片,真正讓創建成果惠及廣大群眾。加強法治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科學認知,動員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工作。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張斐
通訊員何小紅
盤點食品安全監管模式
探索“互聯網+”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1
在全省范圍內率先研發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陽光”監控系統,實現學校食品安全和社會共治體系全覆蓋,有效提升學校食品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
在全省率先大力推廣糧油二維碼溯源系統
2
出臺《惠州市糧油二維碼溯源管理辦法》,全市51家糧食企業163個糧油產品進駐溯源系統,85%以上的中心學校用上溯源糧油。
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3
實施對象為城鄉低保家庭、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居民、孤兒、殘疾兒童等。項目開展至今投入1.8億多元,惠及學生20多萬人次,2018、2019年作為廣東省先進案例上報國家教育部。
創新建立“共保”機制,有效實施食品安全責任險
4
重點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通過“行業團購”或“區域統保”等方式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