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總投資約50億元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建設按下快進鍵
主體樁基工程力爭搶在汛期前完成
打樁、運土方、澆筑混凝土……位于博羅縣泰美鎮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據悉,為了趕工期,今年春節假期項目方幾乎全員在崗,施工車輛、器械和工人“火力全開”。當前,項目施工正爭分奪秒,力爭搶在汛期前完成主體的樁基工程,為項目如期竣工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位于博羅縣泰美鎮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緊張施工中。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項目一期正在搶進度,二期征地工作同時開始
日前,天氣晴好。陽光之下,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施工現場,50多輛施工車輛、器械在不停運轉,近200名施工和其他人員各司其職。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位戴著安全帽的小伙在完成測繪后,指揮正在作業的挖掘機有序地開展工作。他叫龍土新,是湛江人,去年剛大學畢業。作為技術員,龍土新負責測量、繪圖等工作。
為了趕工期,龍土新春節假期留守在工地,這是他第一次春節沒有回家過年。他坦誠地說:“說不想家是騙人的。第一年出來工作,其實很想家了。可是工作需要,作為年輕人更應該擔起責任。”作為一名技術員,龍土新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客串過挖掘機師傅、現場指揮等角色。他說,有時其他工友臨時有事,他就頂上。
來自貴州的小伙張文茂出來工作近10年,之前每年春節他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因工作所需,今年春節他也留惠過年。他負責工程造價方面工作。1月到項目工地上班以來,不管工程有多趕,他都加班加點完成,讓項目施工無縫對接,春節假期也不例外。
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李雙說,今年春節,為了趕工,他們積極動員施工人員留下來。除了在人文關懷上下功夫,還拿出“真金白銀”提高留守人員的補貼和工資待遇等。今年春節假期有160多名工人留了下來,除了大年三十下午和年初一上午放假,春節期間施工基本沒有停歇。
因為施工車輛較多,春節假期給項目周邊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一定影響。為此,泰美鎮積極配合施工方,提前做好周邊村民的解釋工作。同時,加快蘆泰公路、廣惠高速公路泰美出入口改造、良田河改道等與基地項目相關的項目工程進度。
2月20日,博羅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到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建設現場進行實地調研,在工作協調會中就項目一期建設情況、二期用地指標、良田河改道等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目前,基地項目正穩步推進。基地一期項目500畝用地的場地平整已完成,正全面展開冷鏈項目、糧食儲備項目主體工程樁基施工,力爭搶在汛期前完成主體的樁基工程。同時,泰美鎮工作專班全面展開基地項目二期用地征地工作。
社會各方對項目完工充滿期待
據了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的部省合作重點項目。該基地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集農產品交易、倉庫配送、加工冷凍、展示展銷、電子商務、信息發布、檢驗檢測、進出口代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農產品流通服務約500萬噸,實現農產品流通額約300億元,帶動周邊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萬戶以上。
據悉,項目還將面向大灣區城市群,依托供銷一張網,著力發揮供銷系統聯農帶農組織優勢和經營服務網絡優勢,打造大灣區產供銷一體化農產品現代流通樞紐,成為執行供應港澳質量標準、提供全程通關服務的綠色安全農產品供應基地,成為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大市場的聯農帶農助農樞紐,成為承接糧食、凍肉等政策性儲備任務的重要農產品應急儲備和保供穩價中心。同時,做好特色農產品物流貿易與生產加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目前,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周邊群眾尤其是農業大戶、農業企業等對項目的完工充滿期待。博羅縣泰美鎮岑坑村村民利文香是當地的蔬菜種植大戶,所種植蔬菜主要供港。她說,基地建成后,在運輸、中轉以及冷鏈儲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進和帶動輻射作用。
“泰美鎮將借助基地這一平臺打造全產業鏈發展融合模式。”該鎮相關負責人說,從建設種植基地,到農產品加工制作,到倉儲智能管理、市場營銷體系打造,再到農業休閑、鄉村旅游、品牌建設、行業集聚等,該鎮將一步步規劃,形成全產業鏈,做好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市場服務業“三產”融合。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通訊員楊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