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相融共生 雅俗共賞
本土深厚文化孕育多樣惠州風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惠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融本土、廣府、客家、潮汕等文化于一體。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海納百川的多文化交匯,孕育了豐富多樣特色各異的惠州風俗文化:普天同慶的節俗、喜結良緣的婚俗、知行禁止的禮俗、祈神敬祖的祭俗、安居樂業的居俗、童叟齊樂的趣俗。如做棚會、賀添丁、打醮會、拜譚公、信媽祖、敬伯公、賽七巧、斗茶鳥、舞火狗、舞春牛等,或虔誠敬畏,或妙趣橫生,淵源有自,雅俗共賞。
年俗內涵豐富儀式隆重
剛剛過去的春節,是家家戶戶最忙的時候,文化底蘊深厚的惠州保留著不少舊時年俗。入年卦、掃屋塵、貼春聯、拜祖先,春節成了內涵最為豐富、慶賀儀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
據《惠州風物擷勝》介紹,惠州年俗一般于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或二十五日為“入年卦”日,表示步入年關。民間流傳有“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直到年初五方“出年卦”(出年關)。期間凡事取吉兆,謹言慎行,講求吉利,謂之“入年卦,講好話”。入年卦日當晚,還要焚香點燭,燃燒紙錢元寶和衣紙敬神拜祖。與入年卦同步,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為民間祭灶、送灶神、送灶王之日。祭灶送神,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用清香寶燭、糖糕干茶等送灶王爺上天。年卦前后,家家戶戶掃塵除殘;置辦“年食”,籌備年貨,春節里,人們都在共同涂畫著一幅頗具嶺南特色的迎春應景圖。
除夕是入年卦后辭舊迎新的一個重要節點。當日,不論圩鎮、鄉村,家家貼春聯、掛年畫,祠堂祖屋也貼上春聯,處處呈現一派喜人景象。人們通過春聯、年畫營造除舊迎新的喜慶氣氛,寄托家人對來年美好日子的希冀。
年三十晚聚餐,稱“食年飯”“食年夜飯”,是過年的大餐。在嶺南地區民間重要節日餐食中,吃年飯是最大的“節餐”。當日一大早,家家戶戶殺雞宰鵝鴨,精心烹制應節佳肴。年飯在祭祀后開席,家家團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農村棚會喜迎八方來客
惠州農村不少地方,每年春節或中秋節期間都有做棚、做會、做社的習俗。所謂做棚做會,就是當地村民約定一個日子,大家一起聚會。期間,殺雞宰鵝宴請來客。不論認識與否,來的都是客,客人越多,主人就越有面子,都會熱情款待。由此形成聚會之節,簡稱會節。惠州民間一般稱這種聚會為“做會”,龍門縣則稱為“做棚”。
會節時間各地不盡相同,多數在農歷正月,如小金口街道、水口街道萬盧村、潼湖鎮赤崗村、博羅的橫河村五村、崗里村;也有在二月、八月、十月舉行的,如汝湖鎮各村,農歷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才過會節。2016年,博羅縣觀背村會節期間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和惠民活動,親朋好友及不請而來的客人達幾千人;村民各家菜式同中有異,但一定相同的菜式是粉絲,寓意親戚朋友之間的關系,如粉絲長長久久,連綿不斷。
惠州一些地方還保留有不少舊時婚俗,這是新媳婦擔“禾花水”。
婚嫁風俗多姿多彩
春節期間,很多新人會選擇在此間舉行婚禮。而在惠州民間,結婚都會遵循一定的習俗。在惠州傳統的婚俗中,以前有著“一村一俗”的說法,可見惠州的婚嫁風俗五花八門。
據《惠州風物擷勝》記載,惠州舊式婚俗過程,含提親、落定、報日、鋪房、插花、接新娘、撒鹽米、遮頭、踩窩欄、跨旺火、捧蠟燭、捧新娘茶、婚宴、行嫁歌、三朝回門等。
在惠州,女子的“哭嫁”習俗基本消失,但女家依然要請“嫁妹子”酒。出嫁時,父親或兄長用傘遮出嫁女的頭“送嫁”,一直送到男家迎親的花轎或船上(漁民都用船接新娘)。在過男家船時還要唱《雨傘歌》,“傘”是散的同音,表示女兒嫁出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羅陽客家嫁女要“打樓”。打樓,即新娘出嫁前七天要洗凈身,挾去面毛,換上新的內衣褲,吃完晚飯便上自家的樓閣。同時,準新娘還要約請姐妹一起上樓閣住,她們陪哭、陪唱、陪嫁直至婚禮完畢。
傳統鋪床禮儀仍在當代延續。接新娘前一天,請舅爺為新郎披紅。在娶親前晚,請“好命婆”鋪床,稱“賞花楣”。鋪床講究和諧,床尾不能向門,梳妝鏡不能向床。在床上放竹柏、大桔、欖仔、花生、蓮子、瓜子等吉祥物,讓小男孩往新床滾一滾,表示來年生個胖娃娃。
風俗文化既是一種社會傳統,亦是社會道德的一個基礎,具有很強的遵從要求和價值規定性。優良的風俗文化,是惠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惠州文明風尚的主要體現,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對惠州城鄉的精神文明建設,均起著積極的整合與促進作用。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宮曉磊 通訊員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