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七縣區談開局:融入“一核一帶一區” 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報料熱線] 2831000

        融入“一核一帶一區” 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以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惠城、惠陽、大亞灣、仲愷等核心片區要突出產業特色,增強綜合實力,惠東、博羅重點拓展區要加快發展,提升兩大片區能級,整體融入“一核”;惠東、惠陽、大亞灣沿海臨深地區要主動參與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臨海石化、海洋旅游、海工裝備、海洋新能源等產業,推動產業布局全面對接“一帶”;龍門、博羅北部、惠東北部等生態發展區要筑牢北部山區生態屏障,助力構筑“一區”。昨日,7個縣(區)主要領導接受專訪,暢談各縣(區)如何緊扣市委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能。

        惠城區委書記劉光濱:展現“長子”擔當,開足馬力推進“3+2”系統工程

        打造更高質量實力惠城更有品質幸福惠城

        近年來,惠城區開足馬力推進“3+2”系統工程,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突破。昨日,惠城區委書記劉光濱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在深入貫徹市委全會精神中,惠城要展現“長子”擔當,努力打造更高質量的實力惠城和更有品質的幸福惠城,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中心區。

        深入實施“3+2”系統工程

        惠州日報:剛剛召開的市委全會,要求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請您談談惠城區如何緊扣市委全會精神,在發展經濟上突出產業特色、增強綜合實力,整體融入“一核”?

        劉光濱:在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實力中,惠城區要深入實施“3+2”系統工程(“3”即三大重點工作,包括實體經濟、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2”是兩個保障,包括黨建引領和改革增效),強弱項、補短板,積極融入“雙區”建設,深度融入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為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貢獻惠城力量。

        在發展實體經濟中,惠城將聚焦打造總部經濟、聚焦打造先進制造業、聚焦打造中心城區特有的消費經濟、聚焦打造生產性服務業和商貿服務業等四個方面,凸顯產業特色。

        隨著“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1號公路的拉通,惠城區將主動融入金山新城和惠州灣產業新城平臺建設,將其打造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產業躍升的核心載體。結合市里提出集中優勢資源打造“3+7”工業園區的要求,將東江灣產業園打造成為千億級產城人融合示范區。

        在發展三產上,惠城將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把惠城打造成區域消費中心和綜合性物流樞紐。加快跨境電商發展,加快惠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建設,強化中心區金融、法律、信息、商貿、會展等服務功能。加強中心區科技創新驅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打造一批有實力的科技企業孵化平臺。

        在增強綜合實力方面,惠城區要重點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城市品質,迸發“老區出彩、新區出眾”的強勁活力;重點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惠城的鄉村發展道路要更有代表性,更加注重城鄉融合、更加注重品質建設。

        為實現發展目標,惠城區將強化兩個保障。一是要突出黨建引領,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此次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工作結合起來,全力打造“惠城鐵軍”,為“十四五”開好局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二是要推進改革增效,把惠城打造成我市營商環境的“門面”擔當。不斷深化改革和提升服務質效,打造法治化、國際化、規范化、穩定可預期政策環境,讓企業安心發展,市民生活便利。

        結合三湖兩江重點布局更新改造

        惠州日報:市委全會報告提出,要堅持內外兼修、突出特色,著力在提升城市品質上實現新突破。近年來,惠城區城市更新有哪些亮點?接下來還將有哪些謀劃?

        劉光濱:過去兩年,惠城區通過深入推進“1+4+雙百”工程,城市更新工作添亮添彩,致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家園。

        打造了城市會客廳。以西湖為核心,東江、西枝江為走廊,全力打造以水東街、金帶街、祝屋巷微改造項目為試點的城市會客廳。城市會客廳成為春節期間省內游熱門出行地,西湖景區預約量居全省第一。提升了城市門戶形象。我們全力實施城市主出入口改造,完成了廣惠高速汝湖出口和長深高速西出口、南出口年度改造任務。厚植了群眾家門口的幸福。通過“市區一體,共同推進”的模式,完成“惠民空間”老舊小區微改造100個,在其中打造“健康之家”11個、“長者之家”12個,新增4800個公共停車位,讓群眾直接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今年,我們將更加強化市區一體推進城市更新工作。落實市委全會要求,與市里一起重點推進西湖景區及周邊區域更新改造,高標準管控城市風貌、塑造城市特色,致力打造惠州最靚麗的城市名片。結合三湖兩江(西湖、金山湖、紅花湖以及東江、西枝江)區位,重點布局惠博大道、江北望江片區、金山新城和紅花湖周邊區域的更新改造。至少對100個老舊小區進行惠民空間改造。還將開展“行走惠城 服務百姓”活動,讓惠城的黨員干部以雙腳來丈量家園土地,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訴求,為群眾分憂解難。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以更大氣魄開創高質量跨越發展新格局

        建設更具實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陽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樞紐位置的惠陽區,提出打造更具實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陽”的目標要求。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千億級園區正在建設,惠陽(良井)智慧互聯科技園簽約落戶,恒昂科技、富麗電子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爭先入駐、動工建設,為惠陽“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昨日,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惠陽將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越、綜合成本較低、發展空間廣闊等突出優勢,主動深度融入“雙區”建設,統籌優化發展空間布局,著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更大氣魄開創高質量跨越發展新格局。

        干部隊伍高效執行力是實現跨越式發展最大底氣

        惠州日報:惠陽提出,“十四五”末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惠陽制定這些目標的底氣是什么?信心來自哪里?

        翟偉鋒:我們對如期實現這兩個“硬目標”充滿信心。“十三五”時期惠陽實現跨越式發展,積蓄了強大勢能和扎實基礎,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三個大關,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千億級產業園區全面動工建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不到30家發展到300多家,在建工業企業項目達170多宗,預計年內約有100宗竣工投產——這些都為惠陽“十四五”時期的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設、“2+1”現代產業體系、惠州灣產業新城等重大發展戰略落地建設,跨越發展的巨大動能快速形成。惠陽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分量,特別是在“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設、“2+1”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和城市品質提升等方面,惠陽既是主力軍又是受益者,巨大動能必將推動惠陽新一輪跨越發展。

        惠陽連續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疫情防控阻擊戰、“十三五”發展收官戰等多場“硬仗”,充分證明我們的干部隊伍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干得成事,具有高效執行力和堅強戰斗力,這是惠陽實現目標的最大底氣。

        組團打造戰略平臺主動融入“雙區”建設

        惠州日報:惠陽作為“一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跳出行政區劃,發揮區位優勢,深度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在支持“雙區”建設中走出具有惠陽特色發展之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翟偉鋒:關鍵是貫徹落實好這次市委全會的精神,扎扎實實把今年乃至“十四五”時期各項工作做好。按照市委全會的部署,惠陽重點在6個方面下功夫:

        發展空間要形成新格局。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為契機,將南部臨近深莞的5個鎮(街)作為城市組團和產業載體來打造,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理念,打造空間更大、品質更優的戰略發展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積極主動融入“雙區“建設,特別是在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這個過程中,實現聯動發展、協同發展,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交通建設要形成新局面。去年5月,“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五橫五縱”中的深莞惠紅色干線一期項目已經動工,今年計劃啟動4~5條“豐”字交通骨干路網建設,力爭能夠形成多點開花的生動局面。

        產業發展要實現新突破。聚焦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個千億級產業園,推動各類要素資源向產業園區集聚,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支柱產業,力爭“十四五”時期實現年產值2000億元,在智能制造細分領域培育形成若干新高地。

        城市品質要實現新的提升。聚焦“三年大變樣”目標,制定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城市微改造,抓好城市主干道升級改造和淡水老街片區品質化改造,快速提升惠陽城市形象,讓新片區彰顯現代化、老城區煥發新魅力。

        鄉村振興要展現新面貌。今年重點推動84個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建設,力爭有更多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建成運營。

        干部隊伍要展現新氣象。惠陽將以區鎮村三級換屆為重點,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劉建威 通訊員古宇海 陳丹娜

        惠東縣委書記郭武飄:以“重返一流”為戰略目標,以“山海統籌發展”為戰略路徑

        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金角銀邊”

        昨日,惠東縣委書記郭武飄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在新的一輪發展競爭中,惠東將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以“重返一流”作為戰略目標,以“山海統籌發展”為戰略路徑,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角銀邊”。

        培育壯大三大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

        惠州日報:惠東縣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兩大科學裝置、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等大項目相繼落戶,惠東接下來如何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郭武飄:市委全會報告提到的八項工作的第一點,就是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在深度融入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惠東既有“核”的部分,又有“帶”的部分,也有“區”的部分。惠東要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打造大灣區的“金角銀邊”,這是我們的發展戰略定位。

        錨定戰略定位后,接下來主要是培育壯大三大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目前惠東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如兩大科學裝置、LNG、抽水蓄能、海上風電等,新能源會成為惠東的一個支柱產業。為此,惠東將全力推進太平嶺核電、港口海上風電、惠州LNG接收站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離子產業園擴園提質,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基地。

        大數據產業方面,我們將結合未來5年大數據產業和5G的發展,謀劃建設大數據中心。

        新材料產業方面,我們已經在白花鎮拿下了3萬畝的土地,將為接下來惠東乃至全市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礎。通過大項目和大平臺來支撐支柱產業,這是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惠州日報:市委全會提到,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請問惠東將如何抓好交通建設?

        郭武飄:惠東縣將堅持以大交通塑造城市新格局,實施三步走的發展框架:第一步是大嶺街道和平山街道實行同城化一體化發展;第二步是推進九龍峰旅游區保護開發和白花片區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一城兩翼”發展;第三步是稔山、平山“雙城一體”發展,在全市率先從濱江沿江城市走向濱海城市。接下來,全縣要深度對接市“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建成市1號公路惠東段及惠東支線、國道324北上線,推動“五橫五縱”骨干快速路及惠東機場路建設。

       

        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

        惠州日報:近年來,惠東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請問惠東將如何有效實施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郭武飄:我們今天非常開心獲得一個最新的消息——中共惠東縣白盆珠鎮委員會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在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把“三農”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

        接下來,我們要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蔬菜、馬鈴薯、粵港澳流動漁民深海網箱養殖三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謀劃建設涵蓋白盆珠、多祝、九龍峰和梁化區域的西枝江省級農業基地,加快構建“兩薯一菜一茶一藥一花”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格局。

        惠州日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請問惠東將怎樣抓好生態建設,呵護美麗綠色家園?

        郭武飄:我們將繼續落實好《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研究制定考洲洋風貌管控和管理辦法,通過規劃、立法統籌等方式管控3200平方公里海域。突出抓好蓮花山脈、西枝江流域和海洋資源的保護。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貫徹落實《保護條例》,開展黃排河等流域綜合整治,加快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管理好雙月灣風景名勝區、黑排角地質公園和好招樓濕地公園,用心守護好惠東“一山兩水”資源。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洪鵲兒 特約通訊員胡旭峰

        本版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劉建威

        主動對接全力支持 積極融入“雙區”建設

        博羅縣委副書記、縣長謝遠區: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博羅新擔當新貢獻

        做優產業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2021年,如何搶抓機遇,呈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博羅縣委副書記、縣長謝遠區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博羅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博羅的新擔當、新貢獻。

        做優做強銅材料和電動車產業

        惠州日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博羅將如何精心謀劃,為新征程開好頭、起好步?今年主要謀劃哪些重點工作?

        謝遠區:今年,博羅將圍繞“經濟總量增長9%”的目標,認真學習好、貫徹好市委全會精神,努力邁好第一步、呈現新氣象。

        做大發展平臺。深入實施好“兩規劃一意見”,推動沿東江經濟帶、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產業經濟圈、博羅東部鄉村振興區“一帶一圈一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和實質成效,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做強智造產業。把銅材料產業、電動車產業作為智造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依托智能裝備產業園、電動車產業園等園區,加快正威、益利素勒、臺鈴電動車、小刀電動車等項目建設。圍繞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力爭新引進一批產業上下游企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做順交通網絡。緊密對接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全力推進惠州沿江高速公路規劃建設,高質量建設好3個高鐵站場配套工程項目,開工建設閱江大道、葫蘆嶺大橋、四角樓綜合交通整治以及一批準立項的交通基礎設施,更好融入“雙區”建設。

        做實鄉村振興。突出抓好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建設,深化農村“三項改革”,以精準的產業化推動鄉村振興。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加強高標準農田及農田水利建設,保障糧食安全。

        做好民生實事。持之以恒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加大底線民生保障力度。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解決好教育醫療養老等熱點問題。

        厚植生態優勢釋放綠色發展動能

        惠州日報:博羅將如何建設和保護好生態?怎樣將綠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

        謝遠區:我們將堅持不松勁、不懈怠,以“三個更大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更大力度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堅持科學治水、精準治水、和諧治水,深化水環境整治工作。科學有序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土壤與大氣、水污染協同治理。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更大力度抓好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打擊超標排放、偷排偷放、非法跨界轉移傾倒固體廢物等環境違法行為;以更大力度推進節能減排降碳。抓好植樹造林和城鄉國土綠化。抓緊制訂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全力支持西氣東輸3個開關站建設,加快推進大唐電力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

        惠州日報: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博羅將通過哪些強有力的抓手,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謝遠區: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重點做到“三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兩個維護”落實到博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啟動實施“干部平安工程”,探索建立“1+2”監督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鞏固拓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堅定不移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換屆工作中鮮明樹立“有為才有位”的用人導向,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以更昂揚、更振奮的姿態投入到工作中。

        惠州日報記者賀小山 李燕文 朱麗婷 通訊員胡新添

        龍門縣委書記陳偉良:以新定位新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高質量建設大灣區風口上的“新大陸”

        過去一年,龍門推動經濟加速恢復、穩定向好,各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

        昨日,龍門縣委書記陳偉良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龍門將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新定位新謀劃,推動龍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加快建設美麗龍門,筑牢惠州北部生態屏障。

        扭住發展第一要務打造四大發展平臺

        惠州日報:今年是龍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第一年。請問龍門縣將如何貫徹市委全會精神,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陳偉良:龍門將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依托生態優勢,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園平臺、環南昆山旅游平臺、現代農業平臺以及商貿流通平臺四大發展平臺。

        在大健康產業園平臺建設方面,龍門針對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綠色數據和新材料四個產業,邀請高端規劃設計團隊對28.6平方公里的產業園進行規劃。龍門將借助這一平臺,積極深度“融灣”。從深圳、廣州和東莞等城市引進相關企業,成為大灣區高端產業的轉移集聚基地,從而打造千億級園區。

        在環南昆山旅游平臺建設方面,龍門將通過實施“旅游+”“+旅游”戰略,用好優質資源,特別是把高端旅游產品、農特產品和鄉土文化產品推向大灣區市場。同時,全面提升森林度假、溫泉養生、田園風光、民俗風情旅游品牌。

        在現代農業平臺建設方面,我們要把現代農業做優、做精、做特,加快推進“二十百千萬”工程,讓龍門農特產品達到“品質高、價格優、銷售快”的要求,以及通過“抓拳頭、上規模、創品牌、建渠道”,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與此同時,龍門要借助成為國家農村電商示范縣的契機,進一步打通城鄉流通渠道,讓農產品更快地銷售出去,積極打造商貿流通平臺。

        近年來,龍門根據自身實際提出以“美麗經濟、美麗鄉村、美麗服務、美麗心靈、美麗治理、美麗黨建”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方向和路徑,將產業發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接下來,我們將盡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有穩定收入。

        改革是第一動力。龍門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更要通過改革來提升發展質量。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龍門不斷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此外,龍門還將緊緊扭住黨的建設,把基層黨組織打造得更加堅強。特別是要抓住今年縣、鎮換屆工作,選優配強班子,讓基層的黨支部書記成為“領頭雁”,帶動各項基層工作順利開展。

        走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筑牢北部生態屏障

        惠州日報:龍門將如何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美麗龍門,筑牢惠州北部生態屏障?

        陳偉良:多年來,龍門把生態保護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接下來,龍門將持續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成果,以打造大灣區北部最美景觀帶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導向,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龍門的綠水青山,推動筑牢我市北部生態屏障,讓好山好水好空氣支撐龍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建設貢獻龍門的力量。

        如何將龍門的綠水青山轉變成為金山銀山,就是要把我們美麗的生態環境變成“美麗經濟”。接下來,龍門將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康養旅游,不斷提升“森林度假、溫泉養生、田園風光和民俗文化”4大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打造包括“龍門客棧”“龍門宴”“龍門手信”“龍門陣”“龍門徑”及“龍門溫泉十三湯”在內的“四菜一湯兩甜品”旅游新業態,做精做優做特現代農業,做活做深做旺商貿流通,做嚴做高做集中生態工業,大力支撐龍門生態文明建設新發展,將美麗資源、美麗生態變為“美麗經濟”。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劉建威 通訊員龍門宣

        大亞灣區委書記范志益:保持定力對標找差,集中優勢加快產業發展

        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世界級石化項目接連落戶大亞灣石化區,為大亞灣經濟發展注入磅礴動力。昨日,大亞灣區委書記范志益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大亞灣開發區將今年定為“對標找差年”,扎實推動開發區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助推惠州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融入“雙區”建設加快開放發展

        惠州日報:大亞灣開發區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推動開發區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范志益:大亞灣開發區將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繼續發揮大項目工作專班作用,實行項目頂格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推動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恒力(惠州)PTA等三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支撐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石化產業規模效益。

        對標國際一流找差距,堅定不移建設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石化區資源整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原料“隔墻供應”,產品“就地轉化”,不斷提高石化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實現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最高水平利用。堅定不移加快智慧園區建設,堅定不移完善石化區公共配套,實施更加嚴格的封閉管理。

        珍惜資源,集中優勢,堅定不移推動產業發展。大亞灣開發區將結合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加快打造大亞灣石化區、新興產業園區、港口現代物流經濟帶、濱海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1+3”重大平臺。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積極盤活閑置低效土地;圍繞做優石化產業,做強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興產業,做大現代物流業等目標,加快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

        惠州日報:大亞灣區如何發揮臨海優勢,主動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區、深圳都市圈建設,充分利用優越的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

        范志益:大亞灣開發區毗鄰深圳,面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以及惠州交通大軸線建設等多重利好,將積極融入“雙區”建設,加快開放發展。

        積極參與深圳都市圈建設,充分對接深圳交通路網規劃,主動吸納深圳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加快導入5G產業鏈、人工智能等先進制造業,推動千億級新興產業園區建設,爭取全年新簽約項目19宗、涉及投資額約490億元。將深度參與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利用惠州港等港口碼頭優勢,鼓勵企業發展油品貿易和海上加油業務,加快港口現代物流經濟帶建設,爭取黃金般的資源產生黃金般的效益。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政務服務標準,大力推動審批事項再調整、程序再優化;將以高標準推動城市規劃、以高質量推動城市建設、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加快市場、停車場、公園綠地等配套建設,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進“1+5”城市管理城市環境提升工程;大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加速城市管理智慧化進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增強安全環保意識守牢發展底線

        惠州日報:大亞灣區如何守住底線思維,統籌好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范志益:大亞灣開發區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守好底線,營造安全、環保、穩定、廉潔干凈干事的發展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牢固樹立本質安全意識,繼續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持預防為主,切實把各項安全措施想在前頭、做在前頭。大力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培訓與監管,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本質環保意識,加強大氣、水污染防治,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減少排放,以碳達峰、碳中和引導綠色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德輝 匡湘鄂 曾靜妍

        仲愷高新區委書記吳獻民:狠抓產業發展讓先進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成為立區之本

        建設更加富裕美麗平安幸福國家一流高新區

        “今年,我們將持續攻堅征地拆遷、土地盤整,強化各項要素保障,切實把這些優質項目一個個‘按’下去。”昨日,仲愷高新區委書記吳獻民在2021市委全會新聞中心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年,該區將狠抓產業發展,讓先進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成為該區立區之本,成為生命線,力爭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中更靠前,助力我市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發展能級

        惠州日報:仲愷高新區日前召開的區委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建設更加富裕、更加美麗、更加平安、更加幸福的國家一流高新區目標,結合這一目標和市委全會精神,仲愷高新區將如何謀定今年的重點工作?

        吳獻民:“四個更加”是我區“十四五”時期的總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抓好2021年工作、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尤為關鍵。

        接下來,我們首先將根據市委全會精神,把握好仲愷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的定位,重新擬定定位,找到更正確的方向。

        第二是狠抓產業發展,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為此,仲愷高新區將著力抓好招商選資,重點招引頭部企業、先進性企業,完善生態鏈、產業鏈,做強做大產業;確保要素保障,特別是土地要素保障;提高推動項目快速落地相關環節的效率,營造更好更優的營商環境,提高招商選資的競爭力。

        再就是加強黨的建設,抓班子帶隊伍,把班子建設好,干凈干事、敢擔當。

        惠州日報:仲愷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將如何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高新區綜合排名,助推惠州提升創新發展能級?

        吳獻民:2020年,仲愷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位居第35位,再創歷史佳績。

        接下來,我們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首先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圍繞國家級高新區5方面核心指標,針對科技創新指標短板,制定實施自主創新提升計劃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鼓勵企業自主開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力爭今年全區新增高企數超過200家。

        其次是充分發揮創新平臺效能。繼續加強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推動市、區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異地孵化中心”;通過培育引進高水平孵化器運營團隊,鼓勵更多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最后是強化科技金融支撐。持續推進“科技金融集聚區三年行動計劃”,加快仲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動“廣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惠州分中心”掛牌實體化運轉,建立企業上市服務專班制度,力爭今年新增2家上市企業。

        推動土地資源集中向產業項目傾斜

        惠州日報:仲愷在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推動產業項目發展方面有什么舉措?

        吳獻民:將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持續壯大產業實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強化產業用地保障,在去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8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堅定不移將更多新增土地規模和用地指標向工業園區和產業項目傾斜;圍繞智能終端、新型顯示、新能源3大支柱產業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裝備、醫療器械與大健康、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6大新興產業,加快出臺產業規劃,全力推動“3+6”產業集群發展;大力推動項目落地建設,加強重點企業培育,形成全區大中小型企業梯次并進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加快園區建設步伐,集中精力打造千億級園區。持續推進東江、惠南科技園擴容擴園,力爭“十四五”期末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成為千億級園區。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下大力氣招大引強,加大對深圳、上海等先進地區的定點招商,以“1個產業集群,配備1個產業專班、1個產業協會、1個產業基金”的“1+3”模式,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惠仲宣

        本版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劉建威

        

      分享到:
      編輯: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