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惠州的文明故事引人入勝,文明音符悅動人心。
這一年,惠州文明城市創建凸顯新成效:惠州市、龍門縣、博羅縣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復查,保留榮譽稱號。這也意味著,惠州第五次奪取全國文明城市金牌,博羅縣、龍門縣第二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
這一年,惠州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出新路徑:博羅縣首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惠東縣入列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龍門縣、惠城區入列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縣(區)。
博羅縣湖鎮鎮黃塘村文明標語隨處可見。
疫情面前,許多志愿者和民警不懼風險迎難而上。
疫情面前,許多志愿者和民警不懼風險迎難而上。
這一年,惠州道德故事再續新篇章:我市152人獲評“惠州好人”,12人獲評“廣東好人”,4人獲評“中國好人”,1人獲評“廣東省第七屆道德模范”,駐惠第74集團軍“硬骨頭六連”獲評“全國時代楷模”稱號。
一年的成效,背后是多年的積累。在惠州這座城市,文明已悄然滲進廣大市民的精神基因,烙印在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村莊。鵝城,正逐漸凝聚起驚人的文明能量。
駐惠第74集團軍“硬骨頭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
學生誦讀經典傳承文明。
明方向
全域創建讓群眾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2020年,惠州以創聚力,持續推動文明創建邁向縱深,堅持城鄉一體、全域推進,打造城市品質“精度”、城市顏值“亮度”、城市精神“深度”,不斷凝聚競逐一流的精神動力,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域文明創建工作格局,讓群眾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惠州立足自身實際,著力打造符合實際的特色理論宣講品牌,精心打造“百姓宣講活動”,組建“1+10”“10+N”宣講隊伍,讓每個崗位的平凡人成為主角,用他們自己的故事闡釋對價值觀的認識。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站,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代表和普通群眾相繼走上講臺,以講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價值觀,通過思想交流和榜樣引領,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同。
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惠州文明創建的目標。長期以來,惠州堅持文明創建為民、利民、惠民原則,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讓群眾在文明創建中得到實惠。比如,每年都針對“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會矛盾、集貿市場、窗口服務、社區管理”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難點問題,集中開展“七個專項整治行動”,狠抓突出問題整改、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質。
文明城市的創建,不僅僅在于城市中心區,還要統籌區域發展,加強文明村(鎮)、文明村(居)、文明鄉風建設,實現城市和農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基層,惠州尊重鎮(街)、村(居)的多樣性,按照“一鎮街一品牌,一鎮街一特色”“一村居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打造具有個性和特色的鄉村風貌,讓漸漸消失的傳統文化、習俗和溫暖的鄰里關系在農村保留,充分展示鄉土風情,真正實現人文美、風尚美、環境美、文化美。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惠州問計問需基層,關注痛點難點,把文明創建的觸角延伸到群眾最關注、最需要的地方,讓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成為密切聯系群眾、推動問題解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過程,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惠州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垃圾分類從小抓起。
重實踐
群眾在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
文明實踐活動,既是深化拓展志愿服務的重要形式,也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2018年8月,自博羅被列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縣以來,惠州堅持高位謀劃、守正創新、立破并舉,不斷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以點帶面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域覆蓋。
如今,作為首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形成了低成本、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博羅經驗。惠東縣入列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龍門縣、惠城區也入列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縣(區)。
在惠州,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里。惠州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探索建立志愿服務項目清單,全鏈條構建群眾“點單”、部門“派單”、志愿者“送單”、群眾“評單”的“菜單式”文明實踐運作模式,持續刷新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村民對農技需求多,就派出農技人員送技術下鄉;留守兒童多,就開設“四點半課堂”、周末公益課堂等送去關愛;長期臥床不起的人員出門不便,就組織家庭醫生團隊及志愿者到各村(居)義診、義剪……惠州通過“民呼我應”的“點單式”志愿服務,真正做到“人在哪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我市還積極推廣“社工+志愿者”的活動方式,引入社工組織,以專業社工引領志愿服務,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專業化服務水平。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包羅萬象的惠民活動,蔚然成風的善行義舉……如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印記,推動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長效開展,是保持文明實踐生命力的關鍵。為提高社會影響力,增強活動吸引力,提升群眾參與度,惠州文明實踐資金融合采取財政扶持與社會共建雙向互動、共建共管共促共享的新模式。一方面,以財政資金為種子,支持龍門縣540萬元、博羅縣330萬元、惠東縣320萬元、惠城區120萬元、仲愷高新區20萬元;另一方面,指導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基金,吸引撬動社會資金投入,拓寬文明實踐基金的資金來源渠道,為持續推進文明實踐工作提供“蓄水池”和“活源泉”。
2019年7月,博羅率先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和以往“政府搭臺、政府唱戲”的工作模式不同,這個基金包括各級財政支持的“種子資金”以及企業支持的“公益資金”等。在基金使用上,博羅堅持需求導向,統一以項目化的形式扶持公益創投項目、應急性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品牌建設、志愿服務專業化培訓、先進典型激勵等。
以小資金撬動大民生,博羅構建起服務群眾的“幸福家園”。據統計,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已扶持志愿服務品牌項目107個,涵蓋理論宣講、文化惠民、便民服務、文明時尚、鄰里守望等領域,面向城鄉全覆蓋,累計服務群眾達60萬人次。
集貿市場干凈整潔秩序井然。
“00后”援鄂護士劉家怡一句“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感動了無數人。
“90后”快遞員黎志偉路遇女孩陷入險境挺身而出不幸被砍傷。
暖人心
凡人善舉彰顯不平凡的時代擔當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去年,惠州涌現出許多平凡英雄,白衣執甲的醫務人員、默默奉獻的志愿者、隨處可見的交通警察、奔波忙碌的基層干部,甚至是每一個平凡的人,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他們彰顯著不平凡的時代擔當,展現著惠州“好人之城”的風采。
“疫情來了,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基層工作人員肯定要守在一線,我只是換了個崗位。”惠東巽寮灣的基層干部馬小芬,為了照顧武漢確診游客的兩名幼童,擔起“臨時媽媽”的重任,守護了兩家人的團圓……
“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疫情發生后,惠州7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00后”護士劉家怡是廣東援鄂醫療隊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一句話感動了無數人……
“我身后就是小女孩,所以我不能退。”“90后”快遞員黎志偉路遇女孩陷入險境,挺身而出,不幸被砍傷。說起救人一事,他不后悔……
長期以來,我市在激勵、回饋“身邊好人”及志愿者方面,積極探索關愛機制,讓好人在奉獻社會的同時也得到社會的關愛。
讓好人有好報,讓當好人、做好事成為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社會風尚。每年重要民間節慶均安排志愿服務隊上門慰問“好人”,每場演出預留一定比例門票給“好人”;每逢重大活動都邀請“好人”代表參加……這些暖心舉措都在提升著“好人”的榮譽感,進一步讓“好人精神”發揚光大。我市還設立關愛好人基金,重點扶持生活困難的“好人”,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學習好人、崇尚好人、善待好人、爭做好人的社會新風尚在全市落地生根,弘揚和凝聚了社會正能量。好人精神、榜樣力量推動著這座全國文明城市不斷向前發展,衍生的道德力量讓惠州更加溫暖和諧。
目前,惠州5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5人獲評廣東省道德模范,5人獲廣東省道德模范提名獎,20人獲評第一、二屆惠州市道德模范,20人獲第一、二屆惠州市道德模范提名獎,36人獲評“中國好人”,64人獲評“廣東好人”,858人獲評“惠州好人”;惠州有注冊志愿者121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6013個。
在惠州這座全國文明城市里,文明之花競相開放,“群星”點亮道德星空。“惠州好人現象”已成為一座城市的內在文化,成為惠州一張美麗的“人文名片”。一股奮發向上的惠州精神,凝聚起了同心前行、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不竭動力。
惠東巽寮基層干部馬小芬為了照顧武漢確診游客的兩名幼童,擔起“臨時媽媽”的重任。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2020說文明
惠州第五次奪取全國文明城市金牌
博羅縣第二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
龍門縣第二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
博羅縣首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龍門縣入列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縣(區)
惠城區入列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縣(區)
152人獲評惠州好人、12人獲評廣東好人、4人獲評中國好人、1人獲評廣東省第七屆道德模范、駐惠第74集團軍硬骨頭六連獲評全國時代楷模稱號
目前,惠州有注冊志愿者121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6013個
博羅楊村坪塘辦事村廉政文化長廊。
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
短評
提升文明軟實力 凝聚干事精氣神
嶺東雄郡,時和氣清。這座在革命年代充滿韌性的城市,文明步伐越邁越大,惠及人人的文明創建模式凝聚起的強大精神動力,正不斷催發各領域競逐一流的腳步。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軟實力,是最具感召力的“生活主張”。人們為美好生活來到城市,城市當以“文明”為底色。厚植道德土壤,大力倡導文明生活方式,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亦是當代城市發展的客觀要求。氣凝于中,功施于外。我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各角落傳播道德種子,大力倡行文明生活方式,不斷豐富全國文明城市的時代內涵,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生活格局,促進市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精神高度提升。
惠州第五次奪取全國文明城市金牌,博羅縣、龍門縣第二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喜人成績里包含著多少艱辛和汗水,又將凝聚起多少鼓舞力量!實踐充分證明,我們堅持為民、利民、惠民這一原則,聚力并舉不斷開創文明創建平臺,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推動文明創建工作縱深開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就能不斷增強活動吸引力、提升群眾參與度,取得豐碩成果;同時證明,抓牢文明創建這一重要抓手,把創建工作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城市現代治理方式,城市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
文明沒有休止符。我們共創文明成果,以更多文明實踐方式傳播道德種子、傳遞生活溫情、點燃希望之光,就一定能增強干事創業、競逐一流的精氣神,描摹好嶺東雄郡的時代精神底色。(凌保康)
來源:惠州日報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譚琳
圖片: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鐘暢新 湯渝杭 付巨晗 匡湘鄂 劉豪偉 黃曉娜 通訊員惠公宣 陳加華 李彬 鐘志光 王佳寅 彭耀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