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槎村地處龍門縣西南部,龍華鎮西部,東至馬嘶村,南連到灘村,西鄰永漢鎮,北接高沙村,省道119、廣河高速、汕湛高速橫貫而過。橫槎土地總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60畝,水田1580畝,人均耕地0.85畝、山地面積167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5%,其中,生態公益林2600畝,杉、松、雜用林1500畝,經濟林1100畝,環境優良,是市級生態村。下轄洞尾、俄新、石田、新新、新圍、田心、儒林、黃坑、亞嶺、古嶺、田尾、水坑12個村民小組,人口以陳、吳、黃、鐘四姓居多。
橫槎村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民致富,農民通過種李子、香蕉、蔬菜、手工編織等增收致富。橫槎村民風淳樸,被評為2018年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在龍門眾多鄉村名字中,橫槎,無疑是最富有詩意的名字之一,充滿著浪漫主義的神話色彩。槎者,木筏也。在中國古代傳說,這種木筏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
橫槎的得名,正與此相關。傳說古代時曾有仙人沿著增江乘槎而來,見風光秀麗,流連忘返,便留下所乘之槎,歸隱于此。此外,橫槎屬于田尾嶺、打鼓嶺和黃丫嶺群峰之間的開闊地,地形似木筏。在古代,夏秋豐水期,兩邊群山的溪流匯集于此,村民將竹木等資源沿溪流下,輾轉運至增江,往來貿易,久而久之,橫槎便成為村名。
黃氏宗祠
一副龍棋盤 千里故園情
在嶺南,以姓氏加地形命名村落,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鄉村命名方式,這種方式命名的鄉村,大多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色,一是姓氏相對比較單一,而且同根同源;二是地形結構明顯,適宜小型聚落的繁衍生息,橫槎的黃坑村民小組就是這類村落的典型。
黃坑村村民都姓黃,發源于江夏,即今日湖北北部、河南南部一帶,輾轉遷徙到廣東。在黃坑,始建于明代的黃氏宗祠,至今依然巍然屹立,祠堂重檐懸頂,抬梁式結構,門口矗立著兩根八角紅砂巖柱子,充滿滄桑,有著典型的明代風格。據黃坑村長者介紹,他們祠堂中的紅砂巖建筑構件,都是從東莞和福建運來的。
在祠堂的匾額下,張貼著黃坑村規民約十條:“知書明理重情義,耕讀傳家志氣昂。誠實友善講規矩,展示景區新氣象。勤儉持家多奮斗,人情交往不鋪張”。這些鄉規民約,繼承了黃坑黃氏舊有家訓中“知書明理,耕讀傳家”的良風美俗,同時也融入了新時代的價值觀,因此,村里人都喜聞樂見。
由于年久失修,黃氏宗祠內部損毀嚴重。雖然中庭整個房頂都已坍塌,廳內已是草木叢生,但是十余根高大的八棱麻石柱,依然筆挺地矗立著,無聲地訴說著祠堂曾經的繁華與壯麗。
在黃坑黃氏祠堂門口,有一株碩大無朋的榕樹。這株榕樹不同于嶺南其他地方的榕樹匍匐蔓生,而是“巍巍楨干,飽乎云煙”,高大挺拔,胸徑近兩米,樹冠直徑近二十米,濃蔭蔽日。在黃氏祠堂外古榕樹下的一方石桌上,刻著一副十分罕見的棋盤。棋盤以同心圓相切的三個正方形套在一起,用直線連接各正方形的角及各邊的中心點。規則也十分簡單,以三個棋子在同一條橫、豎、斜線上為“成龍”,成龍后可去對方一子,但是不能去對方成龍的棋子。雙方棋子下滿棋盤之后,通過走子成龍,吃掉對方的棋子,直到吃完對方的棋子為勝。
黃坑村名小組組長、龍棋高手黃泉安介紹,村里人都非常喜歡下這種棋,小到八歲,大到八十歲都會下,因此村里在村容整治的時候,為了方便群眾,特地在祠堂門口古榕樹樹蔭下的石桌上刻了龍棋盤。在橫槎,這種棋主要是黃坑人在下,其他地方很少人會。黃泉安和黃坑村民堅信,這種棋是黃氏先人帶來的,一直在黃坑傳承數百年。
青年學者、90后作家曹杰,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他來自河南信陽,雖然家鄉與橫槎相隔兩千多里,但是下龍棋的規則卻大致相同。他與黃泉安對弈三局,一敗兩勝。據曹杰介紹,龍棋十分古雅,包含了河圖中的數字智慧,同時結合了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的特色。具體發明的年代已經不可詳考,最早在河南信陽、湖北麻城、江西一帶發現。黃氏先祖來自湖北江夏,與信陽毗鄰,應該是他們的先祖帶來的。
“在信陽和湖北,這種棋的規則略有不同。對弈雙方各是九子,且對角線不算成龍。一方被吃到三個子或三個以下時,可以飛往棋盤上任意一處,一回合只能飛一個子,可以防止對方再次成龍。到兩個子時,已經無法成龍,便用‘夾’來吃對方的子,即兩個子中間隔著對方的子,便可以吃掉,對方的龍子也可以吃。剩一個子時,便要通過‘挑’來吃對方的子,即一個子兩邊或上下有對方的子,則可以吃掉對方這兩個子。只要對方手里無子可走即為輸,平局的條件是每方都拿對方沒轍時。相比于信陽、麻城等地的下法的刺激,黃坑的下法顯得更為古雅平順……”曹杰介紹到。
一副龍棋盤,千里故園情。就像客家話中保留大量的漢唐古音一樣,正是一代代客家人以“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傳承精神,才使得龍華鎮橫槎黃坑村民小組頑強地保留著數千里外,數百年前祖宗遺留下來的精彩棋局。
橫槎陳氏
儒林家風 蘭桂世澤
在橫槎眾多姓氏中,陳姓人口占據了近三分之一,有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儒林等村民小組,是村子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據村中長者介紹,橫槎陳氏分支于陳氏鳳翔派,取名儒林,就是為了追念先祖以儒學進仕途的光榮。
橫槎陳氏的遠祖陳暉,原名徽,年少時就讀于東佳書院,為唐昭宗時進士,官至大理評事。中和四年,連同諸叔和伯叔弟兄被壽春強人王緒脅迫南行赴福建漳浦,后奔浙江溫州,光化二年為溫州司戶參軍,投吳王楊行密。天佑五年內亂,轉投梁太祖朱溫,為馬步軍都指揮使。天佑十五年兵敗,同光元年,與諸兄弟和叔父一起,隱居山林沃野江西泰和柳溪。配梁氏生二子:承進、承逸。承進為清溪祖,承逸為柳溪祖。柳溪陳氏世遠齒繁,遷徙不一,派分十三。長房承逸九世孫陳軝,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仁宗天圣年間奉詔到廣東南雄任教諭,守臣以經明行修薦授保昌縣尉,因此陳軝也被族人稱為保昌公。原配江西曾氏生三子:晦叔、宏叔、華叔,又娶增城吳氏生四子:世寧、世清、世昌、世盛。陳軝致仕后晦叔、宏叔奉嫡母曾氏回家江西泰和,長子陳晦叔后徒萬安縣世源鄉,華叔與世寧、世清、世昌、世盛隨陳軝及庶母隱居廣東番禺慕德里司流溪都鳳翔社。大約是明代中晚期,陳氏族人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從番禺到廣州,沿著東江逆流而上,最終落戶在了橫槎。因為來得較早,因此橫槎陳氏形成的聚落大多集中在村口。正是因為前代祖先皆是以科舉功名立身,因此陳氏在橫槎的祖居取名為儒林村。
橫槎村黨支部書記陳學賢是一位90后青年,對村史頗為熟稔。他介紹,橫槎陳氏十分重視子孫的教育,過去橫槎陳氏流傳著一則《訓子孫》的家訓“繄維義族,后起聯翩。蘭含春媚,桂馥秋妍。何以栽培,護其性天。巍巍楨干,飽乎云煙。農畝有徑,詩書有田。耕食鑿飲,為誦為弦。終身遠到,基于少年。循矩斯方,受規則圓。非規非矩,遺羞昔賢。父兄之教,在所宜先。”
這則家訓,押韻雅正,其中透露出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著積極的意義。家訓中“蘭含春媚,桂馥秋妍。何以栽培,護其性天”即培養子孫后代,要有蘭花和桂花那樣的品行操守。那么如何培養他們的品行操守?就必須順應每個孩子的天性,揚其長避其短,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成長為參天干才,這就是對“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延伸與實踐。“終身遠到,基于少年”,家訓中也強調,人的一生能夠走多遠,主要的根基在于少年,因此蒙學教育和家庭教育格外重要。
往事悠悠,時光留跡,雖然橫槎黃坑黃氏一支的宗譜未能傳世,但是口耳相傳。先人的智慧依舊窺一斑可知全豹,也許正是因為受到了這則家訓的浸潤和感染,橫槎陳氏子孫,大多善于讀書,品行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