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深融灣全面提速!惠陽、坪山、大亞灣三城同圈攜手一體化

        原標題:

        深惠協同發展區首開區邁出新步伐

        惠陽區融深融灣全面提速,與坪山、大亞灣三城同圈攜手一體化

        深莞惠紅色干線改建工程一期通車、深惠協同發展區首開區規劃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年內217項政務服務可實現深圳“跨城通辦”……今年,從交通聯通到產業協同再到跨城服務,惠州市惠陽區正一步步突破區域壁壘,讓異城同圈攜手一體化發展的構想逐步成為現實。

        作為融深融灣的橋頭堡,惠陽區被賦予“推動臨深片區整體規劃、一體打造”的重任。惠陽區承擔起輻射周邊、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使命,以更加“主動”之姿擁抱深圳都市圈,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承接產業,按惠州城市副中心定位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著力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作出更大貢獻。

        深莞惠紅色干線助惠州與深莞聯系更加緊密和便捷。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攝

        12月11日,坪山—惠陽—大亞灣黨政代表團交流座談會召開,共謀如何深入推進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一致認為應攜手構建更加緊密、更加高效的聯動發展機制,深入研究各領域的潛在需求和可能機會,創新深圳都市圈區域合作模式,推動機制銜接、規劃協同、產業銜接、交通互聯、共治共享等方面加快落實。

        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

        首開區規劃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惠州與深圳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加強產業協作,加快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

        作為惠州市唯一同時毗鄰深圳、東莞的縣區,惠陽區用好區位優勢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資源要素,加快做好載體建設,提出舉全區之力建設100平方公里深惠協同發展區,形成集中連片的臨深經濟發展主戰場。

        深惠協同發展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空間不低于50平方公里,通過深莞惠紅色干線串聯新圩、秋長、淡水、三和等南部臨深鎮街以及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大千億園區,并以此為基礎往南部深圳方向延伸拓展。

        構想提出后,惠陽區加強與鄰近的大亞灣開發區、深圳龍崗區、深圳坪山區對接,開展常態化互訪交流。

        如今,深惠協同發展區總體規劃取得初步成效,首開區規劃建設實現良好開局。鄰近區域在合作共建萬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高端制造產業組團,以及推動深惠協同發展區與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聯動發展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12月11日,坪山—惠陽—大亞灣黨政代表團交流座談會召開。三地黨政主要領導齊聚深圳市坪山區,共謀如何深入推進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會上達成一致,將攜手構建更加緊密、更加高效的聯動發展機制,深入研究各領域的潛在需求和可能機會,創新深圳都市圈區域合作模式,推動機制銜接、規劃協同、產業銜接、交通互聯、共治共享等方面加快落實。

        這是三地攜手并行,下好區域協同發展大棋展開的具體行動,也為惠陽區提出的“全力爭取深惠協同發展區上升為省級以上發展平臺,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布局實現添了一把柴。

        長期以來,三地緊密攜手,通過產業共榮、資源共享、機制共活等多元區域合作方式,共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如今,在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都市圈發展、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大背景大機遇下,更有國家級規劃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為融合發展打破瓶頸。三地就深惠協同發展區、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對接、互通進展,提出攜手開展多領域多層次互利合作。

        此前,惠陽區還與深圳龍崗區聯合印發《深圳市龍崗區—惠州市惠陽區協同發展座談會備忘錄》。

        隨著區域交流的加深,“行政壁壘”被不斷破除,城市的邊界將漸漸地不再成為產業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桎梏。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進打造12條產業鏈

        區域協同中,產業協同是關鍵“落子”。

        多年來,惠陽充分發揮緊鄰香港、深圳的地緣優勢,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產業基礎不斷被夯實。如今已擁有11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位居惠州市前列。今年前10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603.54億元,同比增長5.5%。

        今年,惠陽成功入列全國新型PCB產業十大集聚區,區域內新型有機材料產業集群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消息,給了惠陽區更大發展信心。

        站在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政策風口上,惠陽區希望能更進一步,推動產業協同從“轉移承接”向“產業鏈合作”轉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惠陽區挖掘自身產業優勢和特色,繪就詳細“施工圖”。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惠陽區制定了“1+4”實施方案,其中的“4”就是圍繞產業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包含電子信息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百億產業集群、生產性服務業四個方面。

        為了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惠陽區不斷調整和完善產業布局。如今惠陽區正在統籌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除了繪制好產業圖譜,還需要完善好招商圖譜,惠陽區正聚焦新型顯示、新型儲能、人工智能等12條重點產業鏈,精準招商,優化布局產業上中下游。這12條重點產業鏈與深圳“20+8”產業布局高度相關。

        書寫好重構產業空間的故事也是夯實產業基礎的“必答題”,惠陽區將深惠協同發展區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章,著重“著墨”。

        根據規劃,深惠協同發展區正按照《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的“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和“坪地—清溪—新圩”兩大產業組團,重點發展高端制造和綠色低碳“一高一低”兩大產業,形成“一區抱兩團,高低大融合”的全新發展格局。

        在布局之下,臨深片區的低效用地煥發出新活力。

        在全市唯一同時臨深臨莞的惠陽區新圩鎮,長布村的長布一號地塊已“沉睡”良久,如今在“鎮村合作+物業返還+貨幣補償”模式下被“喚醒”。該地塊占據了相當一部分連片的優質土地資源,建成的鐵皮廠房卻無法滿足優質企業生產需求。

        經過低效用地再開發,長布一號地塊重新收儲掛牌出讓,引進金吉星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新型儲能設備商貿總部項目,注入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建成鐵路物流多式聯運轉運基地、鐵路物流智能化設備研發制造基地、供應鏈及商貿結算中心。屆時村集體經濟也將實現近乎6倍的騰飛式增長,每年收獲約400萬元的物業收益。

        隨著產業協同的進程推進,類似的故事將越來越多。

        錨定城市副中心定位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建成開放包容高品質現代化城市,是《意見》對惠州城市形態的要求。定位為惠州城市副中心的惠陽區,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片區。如何將片區“拼圖”契合全市未來藍圖,惠陽區按照未來城市形態優化規劃設計,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暢達的交通是高品質現代化城市應有的內容,也是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惠陽區編制全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構建內聯外通、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全面融入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

        在融深融灣道路的專項規劃中,惠陽梳理了28條對接深莞的道路現狀、規劃建設等情況,建立融深融灣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庫,明確解決方案,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如今新深惠快速路已進場,惠坪高速正有序推進中。

        品質之城,還需擦亮民生底色,教育、醫療資源優化是其中的重點。

        近期選址在秋長街道、新圩鎮兩個臨深鎮(街)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最新進展。

        選址秋長街道新塘村的惠陽高級中學新校區工程項目(一期)已經動工建設。這所創辦于1901年的百年老校,因歷史原因老校區建在惠城區。新校區的建設不僅將進一步擴大學校規模,提升教學設施,還將為更多惠陽本地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根據規劃,新校區項目規劃用地總面積約7.2萬平方米,一期為高中部,二期為初中部,最終高中辦學規模90個班,初中60個班。

        同樣坐落在臨深區域的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預計明年6月啟用。走進施工現場,可以看到建筑主體已經成形,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內部裝修、設備安裝調試等作業,建成后將大幅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承載能力。

        此外,惠陽區還將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城鄉規劃一體統籌、基礎設施一體建管、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供給等,構建品質城鄉生活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從謀劃區域協同發展落地片區,到優化產業結構,再到品質城市打造,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重要支撐,惠陽正在書寫好“破局求變、開啟新局”故事,通過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及經濟一體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特約通訊員陳丹娜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