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黨建引領和美淡水建設方案(試行)》印發
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助力主城區更美
作為惠陽主城區,淡水街道日前印發《黨建引領和美淡水建設方案(試行)》,提出要在“和”“美”兩個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淡水街道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美”是指全力推進“四個一”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即打造一批美麗主街、創建一批和美小區、建設一個社區花園、建成一個舒心驛站,并統籌整合資源辦實事、促發展,抓好“百千萬工程”、城市基層治理等工作。
淡水街道星河社區舉辦籃球賽。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羅偉霞 攝
“和”是指推進“萬家大走訪”聯系服務群眾機制,以“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為主旨,全力破解黨群干群關系不夠緊密、干部作風不夠嚴實等問題,推動基層黨建“雙百”工程優勢轉化,形成黨建引領、多方聯動、融合發展新格局,為惠陽破局求變提供重要支撐。
星河社區促黨組織由“單打獨斗”為“聯動作戰”
“我加入星河社區籃球社好幾年了,除了一起訓練、打比賽,我們還會一起做義工,看望社區的孤寡老人。”走進惠陽區淡水街道星河社區,老劉正在和隊員們打球,他還是籃球社團黨支部的成員,打球同時商量近期的義工計劃。
星河社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社區,主要服務星河丹堤小區的居民。這個小區常住人口約2萬人,但社區“兩委”干部只有5人,要管理好這個大社區,人手捉襟見肘。
如何更好地統籌社區資源,服務和解決社區的問題?星河社區打造了“燦爛星河”黨建品牌,將星河智善物業黨支部和籃球社、義工社、舞蹈隊等20余個社團組織黨支部等力量納入基層治理當中,促進社區黨組織從“單打獨斗”變為“聯動作戰”。
世界讀書日,星河社區舉辦系列活動營造濃厚讀書氛圍。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羅偉霞 攝
半島1號小區是淡水較早建設的小區,小區黨支部打造了“半島和聲”黨建品牌,即“3+3+3”小區黨建經驗模式,通過選好小區黨支部書記、群團組織、居民骨干“3股力量”,打造議事協商、多元志愿服務、矛盾糾紛化解“3個機制”,建好黨群驛站、公共文化陣地、線上服務陣地“3個陣地”。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全面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不斷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燦爛星河”“半島和聲”兩個黨建品牌是淡水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新動能的一個縮影。自推動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以來,淡水街道梳理整合社區所在轄區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優勢資源,通過擴大黨建“朋友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同時,小區黨支部與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聯系制度,常態化開展為民服務活動,把服務小區居民、推動小區治理作為小區黨支部的主要任務,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萬家大走訪”解萬家難暖萬家心
今年4月,淡水街道印發《黨建引領和美淡水建設方案(試行)》,提出要在“和”“美”兩個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淡水街道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
這里所說的“美”,指全力推進“四個一”城市品質提升行動,采取“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方式,打造一批美麗主街、創建一批和美小區、建設一個社區花園、建成一個舒心驛站等美麗城市建設行動,促進生態空間與城市生產生活空間融合發展。
其中,位于淡水老城區的東風、紅星、壩尾等社區,將推進“老街煥新顏”改造工作,倡議居民和商鋪開展外立面改造、打造美麗庭院,以“修舊如舊”為原則,持續實施微改造,用“繡花功夫”讓老城煥發新活力。
在完成“四個一”的基礎上,淡水街道計劃把有條件的社區,根據地理位置、植被特點、網紅熱點等區域特色情況,因地制宜挖掘社區文化品牌,將“地域特色”轉化為“社區名片”,以網紅店的創建助推淡水商業的破局求變。
“和”方面就是要推行“萬家大走訪”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推廣運用“白云花開”“燦爛星河”等淡水黨建品牌,建立完善常態化走訪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以“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為主旨,進一步提升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和基層治理水平。
淡水街道每名“兩委”干部(含軍嫂)及每個包點社區單位開展普遍走訪,通過“登門訪+線上訪”、組建微信聯絡群等方式,每周走訪轄區內群眾不少于1戶,充分聽取民意、匯集民智,務求把情況摸清、問題找準,推動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樓、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全體社區“兩委”干部要組建或加入轄區所有網格微信群,通過“線上訪”全面打通社情民意的“最后一公里”,推動黨員群眾群策群力,以人民群眾的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辦好民生實事。
配強黨支部書記,暢通基層反饋渠道
淡水街道將全力推動上級部門“四下基層”各項工作與社區需求精準對接,各社區結合“四個一”的打造引導部門到困難多、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把落實工作的過程轉化為踐行初心使命、增強黨性修養的過程。
其中,星河社區、萬順社區、新雅社區、南四社區、云新社區、紅星社區、東風社區、排坊社區、壩尾社區等社區高質量組織做好調查研究、現場辦公、民生實事等規定動作,全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和美社區建設。
2021年,淡水街道推動實施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吸納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物業小區等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打造共建需求、項目和資源清單。今年,淡水街道將依托“部門下沉,共建一流”“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等結對共建機制,進一步繪就城市基層黨建“同心圓”新格局。
社區“大黨委”全面厘清各戰線、各領域的結對單位和組織機構,并主動對接社區治理需求,統籌打通各項職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社區黨組織積極將黨建資源轉化為社區治理的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民生手段,帶領各類資源聚力解決廣大黨員群眾心之所盼的急難愁盼問題,以務實工作成效持續增強“同心圓”的向心力。
基于淡水街道建立了逾100個小區黨支部、100個“兩新”黨組織,黨支部書記選優配強,要推動“雙百”工程成果轉化為城市基層治理和經濟發展優勢。依托“書記面對面”等工作機制,廣泛搭建“雙百”黨組織書記間、與上級相關部門間的溝通交流渠道,逐步暢通基層所想、所需、所求的向上反饋渠道,為小區治理注入強大動能。
同時,各社區重點推動“雙百”工程創建成果轉化,尤其要推動其體量優勢彰顯,深入實施小區、“兩新”黨組織書記亮身份行動,組織“雙百”書記在小區、企業和協會線上線下亮明姓名、照片和聯系電話,并為他們聯系服務群眾提供資源和職能支持,努力實現民情民意反饋渠道進一步健全的同時,為社區走訪聯系服務群眾的“小馬拉大車”充實組織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肖潔 鐘慧珍 陳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