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沙梨:千樹萬樹梨花開
1940年5月1日《陣中日報》刊載作者寒冰游記作品《江上吟》,講述他從惠陽淡水乘船沿著淡水河北上惠州的見聞,他聽到“土生土長的土孩子唱一支《沙梨甜》的土歌兒”。
沙梨唱入兒歌,可見這種水果的高知名度。追溯史料可知,惠陽沙梨是華南地區的梨中上品,始種于明末清初,清末至抗戰前種植規模頗大,產量頗高,并銷售到廣州、港澳及東南亞等地,頗具知名度。
壹
“但凡屬淡水產者,類皆爽脆味美”
關于惠陽沙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歸善縣志》卷十六《物產》記載:“梨,香水梨最佳”。
1934年至1936年,廣東國民政府統計處統計員陳士光調查撰寫《惠陽縣調查報告》,稱惠陽果木“以荔枝、沙梨二者為大宗。荔枝多產于多祝、平山、白芒花一帶,村前屋后,比比皆是,豐收之年,所值不下四五十萬元。等烤干后,始運廣州;沙梨則盛產于淡水之沙坑,及永湖之福長嶺、老龍口(今三棟田心福長嶺、壩山口)等地,最多時,總值亦超二十萬元”。由此可見,荔枝和沙梨,是當時惠陽最有名的水果。
惠陽沙梨樹(攝于1936年)。 嚴藝超翻拍
歷史上,惠陽沙梨主要產區分布于秋長、三和、永湖、三棟等地,呈帶狀分布。
1916年,廣東地方農林試驗場專家、《廣東農林月報》主筆李元和因惠州戰事(反袁討龍之戰),徙居惠陽蓮塘浦(今三棟蓮塘布),得以調查此鄉沙梨種植情況。次年,李元和在《廣東農林月報》發表《惠陽蓮塘浦沙梨調查記》,詳細講述沙梨的種植狀況和銷售情況。
李元和首先解釋惠陽沙梨外稱“淡水沙梨”的緣由。“惠陽沙梨,以淡水為最著名,其實最佳者,僅得石上庵數株,猶增城掛綠荔枝,僅得某寺數株而已,今該庵梨樹,既老且朽,但凡屬淡水產者,類皆爽脆味美,色澤朗潤,體質輕松,遠勝他處,故名亦甚著,殆土地使然歟。蓮塘浦沙梨亦多,其佳處亞于淡水,故人皆以淡水稱,不知仍有該鄉混雜也。”
言下之意,他處所產的沙梨,都搭上了淡水沙梨的名氣。實際上,因淡水是惠陽沙梨的主要集散地,故而得名“淡水沙梨”。
李元和接著以山水游記的方式,記述了眼前的壯美圖景:“蓮塘浦鄉人則于耕稻種松之外,以沙梨為大宗,幾于無戶無之。最奇者該處沙梨,凡山麓山腹山頂,無不栽種……由下望上,分層排列,高低整齊,誠美觀也。由山脊蜿蜒而上,復層躡數峰,沿路皆沙梨,累累如垂珠然。”
李元和看到的三棟鄉人培植沙梨,多用接法,甚少插枝,感慨“亦一善法也”。
貳
沙梨年年豐熟,俗稱“好命梨”
歷史上,惠陽沙梨主要包括青梨、紅梨、香水梨、酸梨、木梨、蜜梨等6個品種。
當時,三棟鄉人栽種的沙梨分4種,一是青梨,成熟時皮呈青色,狀如酒埕,遍體有凸起小點,近蒂處尖長而圓。成熟較早,陰歷七月底至八月初即可摘食,肉質堅實而密致,味甘脆。鄉人用以佐菜,如炒雞、鵝、鴨肉片等,味道甚佳,用鹽腌食尤美。二是紅梨,成熟時皮呈紅色,狀扁圓,遍體小暈點,如墨暈然,愈成熟則顏色愈紅,向日光處尤甚,故陰陽兩面,有截然濃淡不同者。此種梨大抵八月中旬即可全熟,水分亦多,但水分愈多則愈佳,唯適于生啖,鹽腌不宜。三是黃梨,又名香水梨,成熟時皮呈黃色,遍體亦有小暈點,點中央色稍淡,狀長圓而兩端平,比青梨、紅梨大,外觀雖大,若未至成熟,味澀不能食。此種梨成熟時頗可口,成熟最遲,至八月下旬始能成熟,九月間始能大熟,用鹽腌食甚爽脆,能久藏。四是蜜梨,色比紅梨淡,狀比黃梨短,成熟在紅梨之后。甘不及紅梨,有蜜味,種植甚少。
沙梨樹嫁接后五六年結果,一棵樹的產量,少則百八十斤,多則上千斤。
惠陽沙梨中的青梨、紅梨、香水梨經濟價值較高,較多人栽種,其中香水梨較為暢銷。
李元和當年的調查情況也是如此,香水梨在香港暢銷,“鄉人多由淡水運往發賣,本地銷售甚少”。
蓮塘浦沙梨的手繪圖。 嚴藝超翻拍
沙梨像荔枝,不能久藏,外觀不美,價值降低。若貯藏不當,稍經數日,色肉必變,俗稱“飯梨”,即拋棄不食。
青梨、黃梨稍能耐久,三棟鄉人于成熟后隨摘隨賣。
李元和看到,“鄉人摘梨之法,概用竹簍,取竹竿尾端縱橫破開,織成漏斗狀,摘梨時,就蒂處略一聳動,即落簍內”。沙梨“結實后最怕風,成熟時尤然,稍一動搖,即紛紛墜地。鄉婦兒童,于風定后群往撿拾,盈筐盈筥,主人概不過問也”。
沙梨市場價值較高,讓果農的生活富足。家里有沙梨樹的,就算是殷實人家,沒有梨園的人家,家里大半窮苦。
李元和記述:“果木多閑年豐收,沙梨則有年年豐熟者,俗稱‘好命梨’,但其壽年必短。以余眼光觀之,其豐歉與整理土地,似有關系……至沙梨每年收獲量,據云多者每樹五六百斤不等。余怪其誑,后詢之他人,誠如云云。通常每擔值銀三元,次二元半,又次二元,往年有貴到七元者,去年則低至一元七八角,此因地方戰事影響,實非常價。以每擔二元半計,平均每株一擔,植梨百株,可得二百五十元;二百株,可得五百元矣。故鄉人兼治田產,加以樵蘇,一家數口,即可自贍。”
叁
惠陽沙梨成為農耕記憶
李元和的文字,與后來惠陽籍作家葉蔚林小說《梨園初敘》互為佐證。
《梨園初敘》寫道,抗戰前,其家鄉“沒有梨園的人家,往往被視為窮家……如果男家沒有沙梨園,想娶老婆就要困難得多”。
因大規模種植沙梨,對肥料需求量大,抗戰前,果農甚至“常在穗附近各地,購買干豬糞,用船運載返淡水果園施用”。
抗戰期間,受戰爭影響,沙梨種植規模曾一度縮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沙梨收歸集體所有,農民分得土地和果樹,生產積極性提高,沙梨種植面積曾有所擴大。
也就是這段時間,惠陽沙梨聞名南粵,是沙梨種植的鼎盛時期。當年沙梨主要靠水路遠銷海外,其中淡水河的淡水碼頭和牛郎徑碼頭,送梨和運梨的人絡繹不絕。據說,普通果農家庭,用籮筐裝好挑去零售,富農家庭,用沙梨桶包裝好,用船運往各地,還有人用竹笠裝著在路邊兜售。
1956年,沙梨收歸集體管理。當地人介紹,當時的沙梨經濟價值不高,銷路也不太好,此外,缺糧也是一個影響沙梨種植的重要因素。20世紀六七十年代,沙梨產量逐年減少,種植面積也逐漸減少。
1974年8月,三棟沙梨獲豐收,總產量達4550擔,比上一年增長五六倍,這是載入鎮志的一個紀錄,也是三棟沙梨最后的輝煌。
到20世紀80年代,由于市場波動、勞動力變遷等原因,惠陽沙梨樹已經逐漸減少,產量亦減少。20世紀90年代,惠陽沙梨品質已大不如前,漸漸消失在市場浪潮中。
現在惠州市面上銷售的沙梨,基本上是外來品種,已不是老一輩惠陽人記憶中的味道。惠陽沙梨,從興盛到衰落,成為一個農耕時代的記憶。
(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