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以“擺攤”形式創新惠民服務模式
志愿服務集市接地氣聚人氣
12月3日下午,團惠陽區委、區文明工作事務中心共同聯合多個職能服務單位、志愿服務組織和愛心企業,在惠陽區市政廣場開展慶祝“12·5”國際志愿者日“青春心向黨,志愿新時代”惠陽區青春志愿服務集市與志愿服務年度工作表彰晚會活動,以慶祝國際志愿者日的到來。
這一年,惠陽以集市“擺攤”形式,“解鎖”惠民服務新模式,開啟全年志愿服務,足跡遍布全區9個鎮(街);同時以志愿服務隊與社區結對共建行動,探索社區基層治理新模式,打造接地氣、聚人氣的便民服務圈。
志愿服務集市內容豐富。
集市服務項目相對集中內容豐富
今年4月8日,惠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性志愿服務活動“逢10開市”啟動儀式啟動,“志愿服務集市”首次面世。20多支志愿服務隊伍在集市上“擺攤”,吸引了數千名群眾前來“趕集”。
和以往零散的、某個固定主題的志愿活動相比,集市上服務項目相對集中,內容豐富,包含理論宣講、消防安全、普法宣傳、垃圾分類宣講、免費義診、文藝表演、文化宣傳、禁毒知識、非遺體驗、智能手機教學等,將宣傳教育與文明實踐參與相融合,把志愿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通過前期調研—形成服務清單—精準對接居民需求的志愿服務組合拳,把利民惠民政策及志愿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志愿服務集市更加接地氣、更具生命力。”惠陽區文明工作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這是接地氣、具活力、有溫度的志愿服務方式。
到目前為止,通過整合各個職能部門、各個志愿服務隊伍力量,集合30多個種類志愿服務和宣傳普及活動,惠陽以“擺攤”的形式現場為群眾服務超過3萬人次。
22個社區與志愿服務隊結對共建
淡水街道壩尾社區地處淡水商業繁華地段,面向淡水河,每到周末,惠陽精致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就帶領社區居民參與“河小青”護河、撿垃圾行動。“以前不知道怎么參加志愿活動,現在總算找到‘組織’了,跟著這個駐扎在我們社區的志愿服務隊,帶上小朋友參加公益活動,特別有意義。”壩尾社區居民王梅說。
志愿服務集市吸引不少市民參加。
黨建帶團建,志愿者到基層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惠陽積極推動志愿服務隊與社區結對共建、進駐社區行動。目前,已有22個社區成功與志愿服務隊結對共建,并將全面推進志愿服務隊與全區32個社區結對共建,將志愿服務力量充實到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社區的工作人員是有限的,但有了我們志愿服務隊伍,就有了更多的力量參與到基層治理,我們也在其中貢獻青春力量。”惠陽精致志愿服務隊隊長彭梓斌說,在團區委的引領下,該服務隊進駐壩尾社區工作站,與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共同開展活動。同時,志愿者積極鏈接淡水街道“雙百”社工站,充實社區青春行動力量,依托“74個志愿者+1個社工+1個法律顧問”工作隊伍,常態化服務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各項工作,提升了青年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積極性,也增強了群眾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
如今,在惠陽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群眾間形成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圍。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