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法院積極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完善司法便民舉措
“巡回+”模式打造全鏈條式司法服務
惠陽區地處珠江三角洲東部,毗鄰深圳、東莞,屬“深莞惠1小時經濟圈”,人口結構復雜多樣,流動人口增長較快,基層矛盾糾紛種類多樣。對此,惠陽法院積極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和完善司法便民舉措,以“巡回+審判”“巡回+調解”“巡回+法治宣傳”等“巡回+”工作模式,打造全鏈條式司法服務體系,讓基層司法服務范圍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元、服務成效更加顯著,切實提升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為轄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鄉村振興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助力繪就法治惠陽最美的“楓”景圖。
惠陽法院法官到良井鎮矮光村公開審理民事糾紛案件。
打造“巡回+黨建”“巡回+審判”模式,實現司法便民利民
惠陽法院堅持黨建引領,依托村(社區)黨員陣地,在秋長、新圩、平潭等地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掛牌設立法官工作室,有序增擴鄉村訴訟服務點,促進黨建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同時,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協同打造高素質黨員隊伍,聯合淡水街道黨工委開展黨員法治課堂,以劇釋法引導黨員干部遵紀守法。推動開展“黨建引領結對共建”“部門下沉共建一流”等活動,引導黨員法官延伸審判職能,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網格”,促進矛盾糾紛實地化解。其中,惠陽法院平潭法庭聯合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展訴前聯調共同化解41名工人勞資糾紛獲《人民法院報》專題報道。
圍繞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惠陽法院探索打造“巡回+審判”工作模式。近年來,該院扎實開展巡回審判10余場,內容涵蓋婚姻家事糾紛、土地糾紛、身體權及健康權糾紛等,針對當事人身體不佳、行動不便等特殊狀況,變“坐堂審案”為“到村開庭”,將巡回庭審搬至轄區村民身邊;服務鄉村經濟發展,將一起民商事糾紛庭審現場搬進村委會,對當地村企經濟發展起到指導性作用;護航平安校園建設,在校園內開展因籃球比賽引發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庭審,提升了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延伸“巡回+法治”服務,優化“巡回+調解”力量
立足群眾需求、突出司法擔當,不斷探索、完善司法便民舉措。惠陽法院聚焦創新服務方式多樣化,積極拓展延伸法治教育,將“以案釋法+法律咨詢”司法服務融入“巡回+”模式,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婚姻家事、生產經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進行面對面交流,讓巡回庭審變為共享式“法治公開課”,近年來,通過巡回審判、法治宣傳方式開展“流動青課堂”“法治游園”“家庭教育大講堂”“法治進校園”等活動35場次,促進群眾法治意識提升。
惠陽法院堅持把“調解優先、調判結合”貫穿巡回工作,融入“訴源治理”,推進“一站式”訴前調解中心建設,加大訴前調解對接力度,將物業服務、勞動爭議等9類涉民生重點領域案件納入調解前置程序,推動多元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發力。
樹立全過程調解理念,做好訴前、訴中、判后、執行全過程釋法說理,努力化解群眾矛盾心結,如針對一起房屋維修問題所引發的財產損害糾紛,積極把準矛盾癥結,精準聚焦背后四起系列案件,實現“一攬子”調解。今年以來,惠陽法院共辦結訴前聯調案件3887件,成功調解2815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高達72.42%,訴中調解成功率為15.37%,居全市第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甘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