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爛漫,走進淡水老街,穿過彎曲狹窄的巷子,斑駁的古城墻,一排排古樸的老房子,散發出“千年墟市——淡水老城”濃濃的歷史氣息。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是一片紅色熱土。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葉劍英等帶領東征軍在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此后的烽火歲月里,淡水一直都是東江地區革命斗爭中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把熱血灑在這片紅色沃土上,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
【紅色記憶】
東征軍攻克淡水撒播革命火種
淡水自古以來就是東江流域最繁華的商貿集鎮之一,也是粵東重鎮惠州的南面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建于清咸豐初年的淡水城墻,是淡水城防護的重要工事。由于商貿發展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如今成殘垣斷壁。作為東征軍淡水之戰遺址,淡水老街殘留的一小截舊城墻,印證著那段崢嶸的戰火歲月。
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行營舊址(位于崇雅中學老校區崇雅書院樓)
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當年冬,盤踞東江的陳炯明圖謀推翻廣東革命政府。1925年初,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與支持下,廣東革命政府決定出師討伐陳炯明部,史稱“東征”。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率隊出征。
東征軍粵軍和黃埔軍校教導團掃清廣九路之后,向東江方向挺進,陳炯明部3000余人集結惠陽淡水,據城而守。1925年2月14日,東征軍進抵惠陽重鎮淡水城郊。2月15日拂曉,在周恩來和蘇聯顧問的指揮下,教導團從東面強攻而入,同時,惠陽農民武裝積極配合,東征軍其他各部相繼攻入城內,并連續三次擊退反撲,終于首戰大捷,攻下了淡水城。
進入淡水城后,東征軍在淡水商會和望堯崗召開軍民聯歡會,向工農兵學商各界群眾宣傳東征的重大意義。東征軍還派出政工隊和宣傳隊在淡水城和附近鄉村散發張貼《告東江人民書》《告百粵父老兄弟姐妹》《敬告士兵同志們》,并發出廖仲愷、周恩來署名的“黃埔軍校布告”,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受到惠陽各界群眾熱烈歡迎。東征軍所到之處,老百姓紛紛以茶水慰勞將士,淡水城許多居民運輸隊也積極為東征軍輸送軍需物資。
2月16日,東征軍行營進駐淡水崇雅書院。周恩來非常重視對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每個士兵胸前佩戴的胸章背面印著“愛國家、愛人民、不貪財、不怕死”四句話。各連黨代表經常對士兵講解這四句口號的意義,教育士兵愛國愛民,不貪圖私利,不怕流血犧牲。
東征軍嚴明的紀律和革命精神深得群眾擁護。當時《商報》稱:“軍行所至,不擾民間一草一木,老嫗婦孺,喜而擠觀,雞犬不驚,商市安堵,入夜無公家空房則執篷營露宿。東江人民父老,謂民國以來,僅此次所見,乃是真正革命軍,真正保國衛民之革命軍”。
惠陽區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東征在淡水、惠陽乃至東江地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對打倒軍閥反動勢力,平定東江內亂起到重大作用,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成立舊址(位于紅星社區)
惠陽第二區行政委員會成立
距今有400多年歷史的淡水祖廟,有“在家第一雄”之稱,足見祖廟在淡水的地位。淡水祖廟還曾是惠陽縣第二區(淡水)行政委員會成立大會舊址,見證著東江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登陸大亞灣后迅速進攻淡水,并扶持漢奸組成的“維持會”管理侵占區。1938年12月7日,當日軍從淡水城撤離時,惠陽淡水高屋村(常柏田村)的高家五兄弟高健、高宏、高喬、高固、高遠,作為常柏田村抗日自衛隊隊員,每人懷揣一顆手榴彈、手持撿來的大刀趁夜追擊,一舉搗毀淡水日偽維持會。隨后,淡水茶園、周田的自衛隊和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一部進入淡水,鏟除偽政權,肅清匪特,維持社會治安。
是年12月9日,中共惠寶工委召開會議,就建立淡水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名稱,施政綱領的內容和產生政權的方式等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和討論。會上,曾生介紹了他從報刊上了解到的晉察冀邊區抗日民主政權的施政綱領和產生方式,并提議,參照晉察冀邊區建政的經驗,將抗日民主政權的名稱定為:“惠陽縣第二區行政委員會”。翌日,成立抗日民主政權的群眾大會在淡水祖廟舉行,參會群眾有500多人。經與會群眾分組議論,提出政府人選,大會集中候選人的名單,并表決通過,正式宣布“惠陽縣第二區行政委員會”成立。由嚴尚民任行政委員會主任,黃達三、陳志期為主辦區員,陳永、古海生、葉特青為區員,行政委員會設在淡水。
日軍撤出惠州后,國民黨惠陽縣政府黨政界要員從羅浮山回到惠州,并恢復了縣政府各辦事機構。由于第二區行政委員會是通過群眾推選的抗日民主政權,而且又有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作為后盾,惠陽縣政府不敢輕率否定,縣長藍遜以統一名稱為由,將“行政委員會”改稱為“區署”,仍然委任嚴尚民為區長,工作機構和人員保持不變。
1939年1月,國民黨制定“限共”等方針,對人民抗日運動的限制日益加強。惠陽縣縣長藍遜因委任共產黨員嚴尚民為區長而被撤職,劉秉綱獲任縣長。劉秉綱上臺后,聲稱要撤銷嚴尚民區長職務。第二區群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數千民眾在淡水曬布嶺舉行大會,表示堅決擁護嚴尚民,各鄉鎮長也聯名上書縣政府要求留任嚴尚民。最終,劉秉綱還是以“年輕”“需要深造”為理由,免了嚴尚民的職務,惠陽縣第二區抗日民主政府遂告結束。
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東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惠陽第二區行政委員會的存在雖然只有5個多月的時間,但為民族抗日,為群眾利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各階層群眾的擁護。惠陽第二區行政委員會的建立是東江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它不僅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也為后來華南抗日根據地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淡水祖廟舊照。
“東團”配合東江地區抗日救亡運動
“七七”事變后,海外華僑時刻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積極參與和支持祖國抗戰,掀起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的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0月,惠州及東江下游地區淪陷的消息傳到海外,激起了廣大華僑保衛祖國、救援家鄉的熱潮,紛紛開展救國救鄉活動。10月30日,南洋英荷兩屬各地的惠州僑胞在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州吉隆坡惠州會館召開南陽各埠惠州華僑代表大會,成立南洋英荷兩屬惠州同僑救鄉委員會(簡稱“南洋惠僑救鄉會”),將分布在南洋英荷兩屬各地的廣大惠屬僑胞組織起來,形成抗日救國力量。大會還決定,在香港設立南洋惠僑救鄉會駐香港施賑辦事處,并派黃適安等回東江了解戰情。
大約一個月后,黃適安率領南洋惠僑救鄉會代表團抵達香港,與廖承志、連貫和正在香港的葉挺等商討救鄉計劃。
12月中旬,在中共東南特委的主持下,召開了有南洋惠僑救鄉會、香港惠陽青年會、余閑樂社和海陸豐同鄉會代表參加的會議,決定以“動員東江群眾協助軍隊及人民武裝抗戰,并救護傷兵,賑濟難民及輔導民眾組織各種救亡團體”為宗旨,成立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簡稱“東團”),并決定在香港設立辦事處,負責與南洋救鄉總會聯系。
1939年1月,“東團”在惠陽淡水隅園宣布正式成立,團長葉鋒,副團長劉宣。“東團”先后組建了7個團和兩個隊。在“東團”的影響下,隨著南洋各地抗日救亡運動的深入開展,惠屬華僑的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他們從精神上、政治上、輿論上和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面大力支持東江抗日戰場。“東團”的建立及其活動,對促進東江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敵后游擊戰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東團”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引起了國民黨東江當局的恐懼和不滿,電請南洋惠屬僑領黃伯才、葉淡波回到惠陽,妄圖利用僑領的影響和壓力,達到控制“東團”的目的。此時,中共惠陽縣委決定將“東團”改為“隊”,并將縮減的人員編入抗日游擊隊。在惠陽活動的第一分團,改為“惠陽隊”,人數也由原有的100多人減少到50人。從而挫敗了國民黨東江當局掌握控制“東團”活動的陰謀。
在中共東南特委和東江特委的領導下,“東團”的活動得到東江人民的大力支持,國內外愛國青年踴躍參加“東團”活動,隊伍不斷擴大,人數也迅速地增加到500多人,活動范圍遍及惠陽、博羅等13個縣。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的建立及其活動,有力地推動和配合了東江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為中共東江組織、惠陽地方組織的發展壯大,敵后游擊戰爭的開展,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色傳承】
傳承紅色文化激發老城新活力
“我們一直致力于紅色文化的保護推廣和宣傳。”淡水街道黨工委委員吳志健介紹,該街道經常會組織黨建團建活動,并倡導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紅色文化學習教育活動,還會組織社會群體參觀紅色革命紀念地等。
“傳承和發展好紅色文化,可以激發老城經濟活力,提升老舊城鎮的人居環境和城市面貌。”吳志健介紹,依托古城項目、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文化項目,以文化旅游為跳板,重點推動古城項目和老城區微改造項目,促進商貿物流、商貿批發等商貿流通業和餐飲住宿、商業零售等餐飲零售業的發展,推動第三產業繁榮,進一步提升第三產業質量,力爭將街道建設成為惠陽區內宜居、宜業、宜游的產城人融合發展示范區域。
紅色基因融入德育課堂
在位于惠陽區淡水街道的百年老校崇雅中學校區內,一座古色古香的兩層建筑特別顯眼,它就是崇雅中學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1889年由告老還鄉的清朝“鐵筆御史”鄧承修所建的崇雅書院樓。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攻下淡水城后,以此為行營,周恩來、葉劍英等東征軍將領曾在此辦公,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
“‘崇雅書院樓’一直得到當地政府和崇雅中學師生的精心保護,經過多次修葺,目前基本恢復原貌。”崇雅中學校長宋錦鋒說,學校經常組織學生來這里參觀,讓他們了解崇雅歷史,感悟紅色精神。同時,學校也將其厚重的紅色文化融入學生德育課堂教學中。
宋錦鋒表示,接下來,準備把魁星樓和文昌廟連在一起,打造成歷史文化廣場,并把崇雅書院樓當作校史室,讓崇雅悠久的歷史傳統、厚重的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革命遺址】
東征軍淡水之戰舊址(淡水老城墻)
淡水城墻遺址。
位于惠陽區淡水街道圩集內,建于清朝咸豐初年,是淡水城防護的重要工事,東、南、北三處均筑城門,為淡水城內與外界進出的交通要道。1925年2月14日,東征軍抵達淡水附近,部署攻城計劃,并于次日清晨在惠陽農民武裝的配合下,發起攻城。黃埔軍校教導團挑選200名官兵組成奮勇隊,冒著敵軍強烈炮火,扶梯爬過城墻,在敵軍陣營內發起攻擊。在奮勇隊配合下,教導團從東面強攻而入,東征軍其他各部也相繼攻入城內。當日上午,敵軍大量兵力從惠州、平山方向增援,被粵軍擊退。此戰俘敵1000余人,繳獲槍支1000余支,為東征首次大捷。
現在,老城墻僅在東門、南門、北門附近仍殘留著斷斷續續的一小截。2010年7月,淡水老城墻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征軍淡水之戰舊址(位于惠陽淡水)
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行營舊址
位于淡水街道崇雅中學老校區崇雅書院樓。該樓由清朝“鐵筆御史”鄧承修先生建于1889年,建筑面積200平方米。1925年2月15日,東征軍攻克淡水城。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在崇雅書院樓設指揮部和政治部,周恩來的辦公室及居所設在書院樓的二樓。
崇雅書院樓經多次修葺,現在基本恢復原貌,并在樓內陳列崇雅中學史料和各種書畫,2003年被列為區級文保單位,2015年被列入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崇雅中學老校區崇雅書院樓。
隅園——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成立舊址
隅園位于淡水街道紅星社區西北部,是鄧承修故居,建于清代,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上下兩層,樓高7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現僅存圍墻。1939年1月,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在惠陽淡水隅園宣布正式成立,該團先后組建了7個團和兩個隊,分別活動于惠陽、海陸豐、博羅、河源、東莞、寶安等地,對促進東江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敵后游擊戰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專欄由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市委黨校、市委黨史研究室推出。文中相關史料由市委黨史研究室、惠陽區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侯縣軍 香金群 歐陽成 通訊員鐘遠明 黎一星
本版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湯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