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東大嶺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
“一城兩街道”同城化建設驅動城市品質提升
大嶺街道地處惠東縣西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嶺街道社會環境和產業結構早已滄海桑田。曾經道路狹窄、少有車輛往來的小村落如今蛻變成廠房林立、商貿發達、人口眾多的社區;原本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制造業逐步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暢通無阻的農村道路、生機盎然的農業產業組成一幅嶄新的和美鄉村畫卷……
近年來,大嶺街道立足“做強大嶺制造、建設活力新城、十年打造新大嶺”這一總目標,聚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大洲片區開發、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奮力開創街道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局面。
擴容提質
大洲片區開發有序推進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一代又一代接續奮斗,大嶺街道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特別是大洲片區綜合開發建設以來,大嶺街道將大洲片區打造成為惠東江北新區作為目標,致力培育城市新中心。
大洲片區北靠財山,南臨西枝江,與惠東縣城最繁華的華僑城片區隔江相望,是推動落實“一城兩街道”同城化建設的關鍵一步,也是承接惠東縣產業轉移工業園綜合服務的重要部分。
文布村茶園。大嶺街道辦供圖
加快大洲片區征地、供地及公用事業建設進度,推進片區連片開發,提升大嶺城市發展能級,是當前乃至今后惠東縣城提速增效,擴容提質的重要工作之一。
規劃設計、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大洲片區整村搬遷安置實施方案》已報惠東縣政府審議通過,正在組織實施。同時,大嶺街道全力保障沿江北路、湖州一路等市政道路無障礙動工建設。這一樁樁項目工程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以“十年打造新大嶺”的干勁拼勁闖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大嶺新篇章。
產業發展
筑牢強鎮富村根基
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嶺街道轄區內有1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惠東產業轉移工業園,2006年建園以來引進了富安娜、鉑科磁材、金立智能科技、同富康生物科技等38家規上企業。
秉持“靠前服務,地等項目”的工作思路,圍繞產業園區招商引資、增資擴產、產業承接平臺打造、交通路網、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建設,大嶺街道加大土地征收盤整力度,為優勢企業增資擴產、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公寓、村民安置等提供堅實的土地保障。大嶺街道主動成立“助企服務隊”,圍繞用地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等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措施,打造讓企業留得下、項目落地快、員工安心干的良好環境。
建設中的惠東產業轉移工業園。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劉一雄 攝
談到大嶺街道的產業發展,必然要提到制鞋業。早在上世紀80年代,惠東縣興辦第一家制鞋企業,經過40多年的培育,惠東鞋業形成了以研發設計、原料供應、模具加工、成型組裝、包裝裝潢、倉儲物流、產品銷售一條龍和以時尚女鞋為主打產品的鞋業發展格局。
2020年5月,歷經3年半建設,總投入約7500萬元,全國唯一落戶在縣級行政區域的國家級鞋類產品質檢中心——國家鞋材及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正式在大嶺街道揭牌成立,標志著惠東女鞋向品牌化創建邁出了重要一步。
多年來,轄區鞋企積極參加惠東縣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鞋類)工作站各類平臺舉辦的線上線下展會,大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外貿內銷同步發展;指導鞋企建立產品部件標準化、工藝標準化、技術標準化、流程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的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推進制鞋業轉型升級。
聚力農業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扶持食用油自動化生產線、百畝玫瑰花田、富含微量元素的水稻試種等項目,大洲芒果、白沙布村“壹米玫瑰”“鉬稻米”“民康源”花生油、彭白臘味、澄溪油柑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不斷涌現。大嶺街道積極探索拓寬“電商+”渠道,以“小屏幕”鏈接“大市場”。同時,因地制宜開發特色生態體驗游、休閑農業趣味游等產業新業態,提升農業產業鏈韌性,切實把鄉村“家底”轉化為發展新優勢。
典型村創建
打造發展示范標桿
圍繞“組織強、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目標,著力推動白沙布村、彭白村在發展現代農業、培育產業新業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改革、創新鄉村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強化“一村一策”引領,截至目前,橋星、春光、文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以上,白沙布、彭白、茗教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
大嶺街道嚴格按照村黨組織領導有力、村民自治依法規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風、鄉村發展充滿活力、農村社會安定有序創建標準積極開展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已成功創建春光村、彭白村、白沙布村、萬松村為省級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范村。
同時,積極動員企業幫鎮興村。2024年至今,已有健輝臘味廠、興泰生、美新科技等7家企業通過捐資、捐物、幫扶采購等方式參與“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向彭白村、橋星村、白沙布村等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6.8萬元,助力鄉村規劃、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大嶺街道還積極搭乘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的政策東風,分別與惠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科研處結對共建荔枝龍眼品種更新和栽培技術研發與果品加工項目、荔枝產品改良培育技術合作項目,依托現代機械和自動化智能管理技術,發展惠東優良特色農作物產業鏈。
人居環境
建設宜居宜業鎮村
大嶺街道深入落實主要領導抓部署、分管領導抓督促、干部群眾齊心干的工作機制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開展。
落實縣委縣政府深化綠美惠東生態建設的部署要求,以黨建林、護綠撿跑等活動為載體,積極植綠、見縫插“綠”、自覺護綠;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掀起共建綠美鄉村新高潮。
對照典型村創建標準持續完善農房風貌提升方案,組織力量做好全面摸排工作,詳細登記造冊,積極入戶宣傳,推動形成黨員干部帶頭干、村民跟著干、社會力量幫扶干的濃厚氛圍。
航拍惠東縣大嶺街道。 大嶺街道辦供圖
加強污水治理,開展污水治理攻堅行動,積極對接上級部門,聯合縣住建局、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等部門同步解決河流排口污水排放問題,爭取更多資金支持萬松河治污項目。轄區內2座污水廠和10座農污運營設施出水水質穩定達標,進水量穩步提高。
持續整治生活垃圾亂擺亂放、車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亂貼“牛皮癬”等影響村容村貌、市容市貌的行為,美化凈化轄區容貌;推進白沙布村、彭白村“三線”整治,及時消除“三線”亂接、交越、搭掛等安全隱患,實現安全顏值雙提升;計劃在棠閣市場至沐坑村民小組段路面增設路燈,解決群眾夜間出行難題。
加快推進積水點改造工程。通過梳理城鎮的內澇點,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完善城鎮排水排澇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惠東大道社背路口處內澇點已納入縣城四處積水點改造工程,并于今年5月竣工。
完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圩鎮范圍內現有污水收集主管網約34公里;城鎮居民污水收集管網EPC工程管網8.97公里,城鎮居民污水收集管網PPP項目管網5.95公里;萬松河流域整治項目已在青河、新雅等6個村莊建設主管9.73公里。惠東縣產業轉移工業園規劃區內已建設好支線管網共9條約23公里,已基本覆蓋圩鎮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收集。
公共服務
織密千家萬戶“幸福網”
大嶺街道持續在全社會促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始終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需求、突出醫療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等內容。
醫療資源配置方面,爭取專項債和公益資金支持推進大嶺社區醫院遷建項目,該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6800平方米,設計床位145張,目前已完成選址、前期立項等工作。同時,依托縣域醫共體建設,與縣級醫院保持密切聯系,實現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向鄉鎮下沉。
教育服務更加公平可及,教育均等化扎實推進。大嶺街道加快推進大嶺二中、大嶺第五小學(二期)建設。穩步推進大嶺第二幼兒園建設,積極推動青河小學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多渠道增加學前學位和中小學學位供給,有效解決義務教育學位緊缺問題。
公共文化服務“多點開花”。2024年初,位于平沙大道與環城北路交界處的大嶺文體廣場(第一期)及燈光夜市流動攤販疏導點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大嶺文體廣場提供約90個集裝箱式、160個餐車式夜市攤位,打造一個集文化、餐飲、娛樂、休憩、購物于一體的綠色廣場。
“大嶺文體廣場的建設是落實惠東縣‘一城兩街道’同城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其建成投用有效提升了大嶺街道城市承載力,為附近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不斷健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大嶺街道辦有關負責人說。
通過上級支持、街道自籌、社會捐贈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陸續建成白沙布長排小公園、萬松五顯公園、彭白榴亨宮公園,進一步滿足街道文化宣傳、村民游園賞景、健身鍛煉等需求。
道路升級
打造內聯外暢、通達城鄉交通路網
街道始終把優化完善城鄉路網結構作為釋放區位優勢的重要抓手、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有力舉措,穩步推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
教育路位于大嶺街道中部,是連接建成區與大洲片區的規劃主干道,新建道路設置為雙向6車道,起于惠東縣中醫醫院新址,順接至現狀原有的教育路。教育路的升級改造作為惠東縣2021年的民生工程之一,總投資9869.13萬元,全長約1.05公里。建成后,將有效縮短居民出行距離,打通大洲片區橫向東西大動脈。
而與惠東縣城江南路隔江相望的沿江北路建設工程于2024年7月底動工,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道路全長5.18公里,雙向4車道,建成后將有效加強大嶺片區與大洲片區的交通聯系,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
大嶺街道持續暢通內部“毛細血管”,推進道路硬底化工程,更好滿足民生所急、發展所需。加快平沙大道接環城北路交叉口改造工程施工進度,保障沿江北路建設工程、鵬發路惠企便道硬底化工程、萬松路口接環城北路段拓寬工程、茗教村青河村民小組約2.7公里村道拓寬工程等改擴建和硬底化工程按計劃動工。
穩步推進平沙大道接環城北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該工程于2024年初啟動實施,計劃2025年1月底完成,通過實施新建道路、硬化改造、增設非機動車道等工程有效解決YN05鄉道、環城北路以及洪湖小學路口交通擁堵問題。
社會治理
探索基層治理之“新”
城市功能升級和產業壯大發展需要更為完善的基層管理方法,一直以來,大嶺街道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發揮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按照“一中心、一平臺、N應用”建設思路,全面推進“智慧大嶺”建設。按照“以屋管人”的工作思路,2022年10月以來,大嶺街道全面開展地毯式摸排清查,進一步掌握轄區生產類、經營類、住宅類等基本信息,重點掌握轄區內出租屋與流動人口信息,按照出租屋性質進行分類管理,登記在冊并錄入系統,強化“人房關聯”的動態服務模式。
創新推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134”工作法,構建起“黨工委領導,社區與網格聯動、街道部門配合、‘片長’齊抓共管、群眾參與”的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形成社治中心、村(社區)、片區三級聯動機制。“134”工作法是在網格化社會綜合治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網格,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的創新探索。(“1”是堅持黨建引領總方向;“3”是形成社治中心為一級網格、村社區為二級網格、片區為三級網格的綜合網格三級聯動機制;“4”是設立社區共同體、民意直通車、居民議事廳、共享調解室四個平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局面。)
大嶺街道以沙梨園社區作為試點。目前,“134”工作法的社會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二級網格隊伍聯合調解、執法和處理事務20余宗。將沙梨園社區劃分成18個片區,每個片區均已構建“民聲直通車”微信群,形成“有事群里說、事事有回音”的服務機制。目前為止,完成登記居民信息2008戶,收集民生意見13條,有效調解矛盾糾紛20余宗,為153家企業、701間商鋪2008戶居民搭建起18個片區服務網。2024年2月至3月自劃分片區以來,涉及垃圾和市政設施的信訪案件和12345熱線投訴共2宗,環比(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共16宗)下降87.5%。據統計,今年4月以來,在各片長的協助調解下,沙梨園社區共成功處理56起矛盾糾紛案件。
回首過往,大嶺巨變的每一步都書寫著奮斗的足跡。
展望未來,大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接續奮斗的動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大嶺街道不斷增強縣城承載和輻射帶動力,推動縣城擴容提質,打造縣域發展新亮點。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特約通訊員葉嘉文 通訊員陳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