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藍斐菲 特約通訊員李文聰 通訊員李成)為廣泛宣傳自然教育的重要意義,普及生態科普知識,更好地傳播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激發更多人熱愛自然、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積極性,日前,惠東縣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舉行“認識身邊的大自然——城市生物多樣性公民監測”活動。
老師教大家觀察自然界中的動植物。 惠州日報記者藍斐菲 通訊員李成 攝
培訓老師帶領志愿者們到寨場山東風林場進行野外監測調查,記錄監測物種的種類、數量等基本信息。徒步路上,志愿者們都充滿了好奇,看見動物在地上、樹上留下的痕跡,聽見近處遠處動物發出的聲音,迫不及待地向身旁的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想法,并認真地向老師請教。活動中,大家初步認識了灰麝鼩,現場發現了黑眶蟾蜍的糞便和野豬覓食的痕跡,聽到了叉尾太陽鳥、赤紅山椒鳥、中華鷓鴣等鳥類的叫聲。
在第一處紅外相機安裝點位,老師給志愿者們講解紅外相機的安裝及調整方法,并將志愿者分為5個小組,分別對應5個點位安裝5臺紅外相機,后期就可以通過網絡看到自己所在小組的紅外相機記錄到的“神秘”動物。志愿者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受益匪淺,這是一次貼近自然、充滿意義的體驗,不僅豐富了生活體驗,更體會到以后要主動參與生態環保宣傳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實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
據了解,惠東縣自然生態保護促進會將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自然教育活動,更好地普及生態科學知識,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