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長排陳氏
以鹽為基“創世業” 發展壯大富甲一方
【編者按】
據宋代《元豐九域志》記載:“惠州歸善淡水一鹽場。”隨著鹽業擴張,古淡水場分出碧甲柵、大洲場。惠州惠東稔山長排村地處碧甲柵范圍所在,是沿海傳統鹽業村之一。追根溯源,長排村鹽業的形成發展與村中大姓陳氏宗族密切相關。
據考證,長排村陳氏于明末遷入稔山“擇圍肚創世業”,后通過購置土地修筑圍屋定居長排;清朝時期,陳氏以鹽業為根基穩固家業,經過歷代奮斗,其子孫后裔人才輩出,曾走出顯赫的“鹽官”;民國時期,陳氏填海造鹽田,推動長排鹽業擴張生產……數百年間,陳氏宗族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了對長排富饒的漁鹽資源的控制和壟斷,富甲一方。
陳氏家族緣何遷入稔山長排落坦開基?其宗族如何依托鹽業發展壯大?其填海造鹽田的舉措如何影響當地鹽業發展進程?本期惠州文脈跟隨鹽業調查團隊,走進惠東縣稔山鎮長排村,追溯陳氏宗族與長排村鹽業發展史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 (陳麗媛)
長排村原名為“排里”,地處稔山鎮南部,東面范和村,南臨大墩村,與熱鬧的稔山圩相連。作為傳統沿海鹽業村,長排村依山傍水,自古深得漁鹽之利,村民多以打魚曬鹽為生。過去由于打魚歸來的船只眾多,碼頭邊排隊泊船上岸者常常大排長龍,場面一派壯觀,故改名“長排”。
長排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陳氏、林氏、呂氏、余氏、莊氏等,其中以陳氏為最早遷入并定居。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陳氏發展成為村中大姓。長排村鹽業歷史與陳氏宗族密切相關;诖,對陳氏族譜的解讀與研究,是探尋長排村鹽業歷史的重要渠道。
稔山鎮沿海地區自古得漁鹽之利,形成了多個傳統鹽業村 王小虎 攝
族譜記敘先祖“擇圍肚創世業”
調研團隊收集到長排村的陳氏族譜有兩本:《廣東省澄海縣澄城溝下池陳氏族譜》(以下簡稱《澄城陳氏族譜》)和《廣東省惠東縣稔山長排村大墩陳氏族譜》(以下簡稱《稔山陳氏族譜》)。其中《澄城陳氏族譜》記載了陳氏先祖的遷入稔山之前,在澄城溝下池的世系和事跡;《稔山陳氏族譜》則記載了陳氏支系遷入稔山長排村、大墩村后的世系和事跡。
溯其源流,長排村陳氏始祖沁泉公來自于澄海縣澄城溝下池。據《澄城陳氏族譜》記載:“三房祖辛塘公之子沁泉公(七世)出任云南巡遣司。家族從八至十世為興盛時期,人口已多,人物輩出開始登科出仕,家業發達,先后中舉入貢,為世譽稱‘九舉十八貢’……”由上述記載可知,陳氏宗族自七世祖沁泉公出任云南巡遣司始步入官場,并逐漸發展壯大。換言之,在遷入稔山之前,陳氏宗族已經是一方望族。
據《澄城陳氏族譜》記載:“三房祖辛塘公的裔孫,已從八世移居惠州歸善縣平政司海洲角村(今惠東稔山鎮海洲村),三房七世祖沁泉公之三子,平洲公,易洲公,一公無傳詳(以具東莞橋頭鄉)。平洲公的裔孫已傳至二十五世,易洲公的裔孫已傳至二十二世,如今人口眾多,成為稔山一大家族……”
由上述記載可知,七世祖沁泉公之子——平洲公、易洲公移居到惠東稔山。當稔山陳氏傳至三世祖居伍公時,從稔山海洲村移居稔山長排村。據載,康熙元年(1662年),三世祖居伍公與鄉親鄰里共同買下長排村一片圍地,其名為 “圍肚”,也稱寨內肚,并與此開基修建圍屋。
為了保障族人居住安全,充分防賊、防盜、防匪,陳氏在圍屋四周壘建高大墻體,外墻高達10米,只在東南面開大門,以便于守管。陳氏宗族由此開啟了定居長排村的歷史。值得注意的是,陳氏宗族通過購買圍地,獲得了長排村的合法戶籍。
據《稔山陳氏族譜》記載,稔山陳氏宗族大致于明嘉靖末年從溝下池遷入稔山海洲村,由一世祖平洲公“擇腹地創世業,遺陰后裔俾成一族”。這里的“世業”指什么呢?經調研考究認為是鹽業。
稔山海洲村始建于明代,由人口遷入而形成。因歷史上曾是孤島,四周是淺海而取名為海洲村。海洲村世代以鹽業為主,輔以農業和漁業,陳氏遷入后自然也離不開鹽業。陳氏一世祖平洲公不僅奠定了基業,而且“遺陰后裔俾成一族”,稔山陳氏繁衍生息,傳至三世祖居伍公時,從海洲村移居長排村。
如今傳統鹽業村堅持曬鹽的村民已經寥寥無幾 資料圖
清代宗族壯大走出顯赫“鹽官”
清朝年間,陳氏宗族逐漸發展壯大,作為宗族“世業”的鹽業也隨之發展。調研團隊走訪發現,清朝時期,長排村陳氏族人在動蕩的歷史背景下,經歷了動蕩與安定,留下了眾多耐人尋味的事跡。
據考證,自三世祖居伍公定居長排村圍肚后,陳氏族人曾因社會動蕩屢次遷居。其中,陳氏四世祖和五世祖在動亂中堅守,推動宗族發展壯大。族譜中以四世祖藝甫公的事跡記敘最為詳細。明末清初,鄭成功在東南沿?骨,東南沿海社會動蕩,地方山賊海盜趁機作亂,藝甫公等人“曾避居于望堯嶺舊寨,不得已又暫遷于平海城中”。
社會動蕩之際,藝甫公帶領族人不斷遷居,最終回到稔山長排定居,反映的正是清康熙年間東南沿海遷界、復界的歷史。其中還有一段插曲。在剛剛復界的時代背景下,亂時仍未平,藝甫公帶領族人回到稔山,可好景不長。據《稔山陳氏族譜》記載:“罔料于長毛鄭賊于丙辰康熙十五年正月驟哨至稔,稔公被所執!薄嚫驊饋y被鄭賊捉走。他的兒子五世祖元集公,年少膽識過人,冒充賊的裝束,深入賊營,陳情哀怨并賄賂其統領,才將藝甫公救出。
《稔山陳氏族譜》記載了元集公的事跡:“公進廣東王府恩錄門生周旋無事,不幸修短有數,齊志以沒,未獲發展于仕途”。雖然元集公進王府后未獲得進一步發展,但其“救父于賊營”“進廣東王府”的事跡,足以證明其聰慧非凡并且膽識過人。陳氏后世對元集公也十分敬重,修建起了“陳元公祠”來紀念他。
長排村目前仍然保留了數十座宗祠,其中主要以陳氏祠堂為主,分別有德慶堂、集慶堂、善豐堂等24座宗祠,祠堂林立,陳氏輝煌之勢仍歷歷在目。修建祠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陳氏宗族能在清朝時期建立起數量規模宏大的公祠,可以推斷出其家族勢力和財富不可小覷。
綜合族譜和祠堂匾額等多方資料考之,清朝時期,陳氏宗族人才輩出,曾走出了顯赫的“鹽官”。族譜記載了陳氏后代步入仕途后擔任的歷任官職,其中長房十二世其金公擔任鹽課司大使。據記載,其金公陳大恩在道光二十八年成為鹽課司大使分發福建,并且隨后擔任不同地方的鹽場大使。與此同時,調研團隊在陳氏宗祠內發現4塊匾額,其中道光二十八年所立的“鹺使第”匾額與其金公陳大恩鹽課司大使的時間相吻合。
雖然歷經遷居奔波,陳氏宗族最終通過置辦圍地獲得長排合法戶籍,此后不斷以鹽業為基礎發展家業,其子孫后代人才輩出,漸入仕途,更有擔任鹽官者,推動家族財富勢力進一步積累發展。
陳元公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是長排村最早建立的祠堂 資料圖
壟斷一方鹽業帶動填海造鹽田
調研過程中,團隊發現的鹽業調查資料以民國時期的居多,民眾關于這一時期的鹽業記憶也更為清晰。民國時期,稔山地區鹽田私有化程度加深——70%以上的鹽田掌握在地主、漏主(鹽田所有者)、惡霸、官僚等手中。當時,有錢有勢的漏主填海造鹽田,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鹽業的發展,但其在生活、生產中剝削底層鹽民的歷史也同樣不可忽視。大量鹽民耙鹽為生,生活艱苦,即便是在顯赫一方的陳氏宗族中,親緣關系之間也交織著漏主與鹽民的矛盾。
據方志史料記載:“民國時期,由于鹽田有限,鹽民為了生計,土法上馬境海造鹽田。當年,長排村的陳氏漏主在稔山沿海一帶填海造鹽田,填海近10畝(630公畝)。隨后各地鹽民紛紛效仿聯合填海造鹽田。填海造鹽田發展擴大至稔山鎮9個自然村,1300多人參與鹽業生產,造鹽田面積2萬多公畝(約合200公頃)!
從清代開始發展壯大的陳氏宗族,始終牢牢把握當地鹽業的話語權,世代延續。民國時期,陳氏宗族在現有的基業之上,提升鹽業生產需求,并具備填海造鹽田的實力,足以證明其資金實力之雄厚。陳氏宗族對鹽業生產的熱情,直接推動了稔山鹽業的擴產。
不過,這一時期,鹽民備受盤剝,生活困苦!痘葜荩|江)鹽務志》提到:“稔山鹽田12個自然村,662戶……為地主占有的鹽田574畝,農田5675畝,開設商店186間,其中有鹽館多間壟斷鹽斤買賣”。據《稔山鎮志》記載,漏主所設鹽館實行“專利統管”,壟斷鹽區鹽斤買賣,盤剝鹽民,鹽民生活沒有保障。
據當地一位80多歲的老鹽民陳來華自述,他是陳氏第十四代子孫,13歲開始耙鹽。他提到長排村鹽田的漏主比較多,其中以陳氏的漏主較多。關于鹽產量分配上交漏主40%,自留60%。此外,《惠州(東江)鹽務志》記載了一項典型調查:“長排村村鹽民陳觀容,新中國成立前耙地主陳瑞德鹽田,年產量600擔,折谷100擔,其中付出地租50擔,押金3擔,年節送禮2擔,生產工具4擔,實收入37擔!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提到的“耙地主”(即鹽漏主)陳瑞德,以及鹽民陳觀容,他們都是陳氏宗族的子孫。二者同屬陳氏宗族,卻擁有著漏主與鹽民兩種不同身份。
長排村鹽業發展到民國時期,陳氏家族中不僅有坐擁大量鹽田和壟斷鹽斤買賣的漏主,也有以此謀生、受盡壓迫的鹽民。橫向對比調研可以看出長排村的鹽業歷史與平海鎮的諸多鹽業村落的不同之處——長排村鹽業歷史的“書寫者”一直是陳氏宗族。其自遷居稔山起,一直以鹽業為宗族基業,但家族內部交織著漏主與鹽民之間的貧富差距、壓迫與反壓迫等復雜矛盾。
陳氏宗祠內發現的“鹺使第”匾額 鄧瀅瀅 攝
陳氏宗族奮斗史勾勒長排村鹽業浮沉
調研團隊走訪發現,長排村這個典型的鹽業村,自21世紀前后起,其與鹽的關系就愈發疏遠了。如今村中大部分鹽田已經處于拋荒狀態、或者被改作魚塘養殖地,僅有少數村民仍保留著曬鹽的傳統勞作。
長排村近20年來這種大規模、大幅度的鹽業生產下降,與當地的鹽民的轉產轉業息息相關。20世紀80年代,在政策鼓勵之下許多鹽民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當時普遍是以海水養殖魚、蝦、蟹為主,鹽業生產自那時起逐漸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數據顯示,到2010年為止,長排村還仍有專職鹽民3000多人;至2013年,村內專職鹽民家庭只剩下二三十戶,專職鹽民不到100人,年紀都在45歲以上,鹽田面積也減至不到200畝。團隊調查發現,現仍從事耙鹽的村民人數,在2013年的基礎上還在大幅減少,并且那些繼續從事鹽業生產的鹽民往往年紀較大,他們的耙鹽早已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與鹽為伴大半生的情結所驅使。時移世易,長排村鹽業逐漸在歷史與時間的淘洗下最終走向了沉寂,成為老一輩鹽民心中抹不去的歷史記憶。
長排村的鹽業發展歷經數百年浮沉,在這些厚重的鹽業記憶中,交織著陳氏宗族的奮斗史,也滲透著無數鹽民的血汗和困苦。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馬勇
文/段雪玉 汪潔 鄧瀅瀅 劉美妤
長排村寨內圍正門 鄧瀅瀅 攝
稔山長排村:
寨內圍頗具規模 古韻猶存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麗媛
日前,記者來到惠東縣稔山鎮長排村,試圖探尋歷史在這個沿海村落中留下的漁鹽印記。走在村道上,可以看到不遠處有大片格狀田地,據當地村民介紹,大多是昔日的鹽田,如今仍在曬鹽的村民已寥寥無幾,不少鹽田已被改造成魚蝦養殖場。不過,長排村至今保留著見證陳氏宗族“擇圍肚創世業”的古圍屋——寨內圍,當地人又稱之為“圍肚”。
記者走訪看到,寨內圍頗具規模,古韻猶存。走進古圍屋內,青磚鋪設的地面巷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將圍屋中的古屋古建有序串聯。圍屋中古建筑眾多,但四周的城墻已經湮沒在歷史中。
“若仔細找還能找到城門舊址。”據一位村民介紹,寨內圍由陳氏等6姓人家共同修建而成,為了抵御外賊、海盜,當時人們還在圍屋四周修建起了高聳的城墻。該村民表示,近年來看到不少游客前來游覽古圍屋。
據介紹,長排村自古是多姓聚居之地,各姓族人在村莊修建了不少祠堂,如陳氏祖祠、林氏祖祠、呂氏祖祠等,祠堂氣派十足,頗具嶺南特色。
讓人驚喜的是,長排村寨內圍距離盛名在外的范和古村不到3公里,附近還有上千畝紅樹林。紅樹林鷺鳥翩躚、清水綠樹、微風徐徐,讓人流連忘返。記者獲悉,近年來,稔山鎮致力推進長排村、范和村、芙蓉村及大墩村4個村連片發展,形成“四星聯珠”的發展格局,打造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服務片區。近來,長排村憑借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獨具特色的漁鹽風情以及優美的紅樹林生態,吸引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打卡。
長排蓋子獅表演展現東江風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麗媛
惠東縣稔山鎮長排村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至今保留著不少優秀民間傳統文化,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蓋子獅”表演。記者了解到,長排蓋子獅表演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村民逢年過節娛樂助興的方式之一。
“蓋子獅古稱‘金獅’,不同地區蓋子獅的形象各不相同!睋介L排有關蓋子獅傳承人介紹,長排蓋子獅可能是從福建傳入海豐、陸豐、汕尾、稔山一帶,一直以來被尊稱為“獅王”,它造型古樸、紅額青面,其頭部狀似鍋蓋而得名,在獅班中地位最高。
據介紹,長排蓋子獅表演套路十分詼諧、幽默,展現出娛樂性和觀賞性,極具東江本地風情;表演中所展現的起舞禮俗、采青方法、出入屋規矩等習俗,與惠州客家人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整體而言,長排蓋子獅表演具有較高的保護、傳承價值。今年5月,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惠東蓋子獅成功入選,其中包括稔山長排蓋子獅和鐵涌蓋子獅。近年來,惠東縣加大力度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非遺進校園、培養傳承人等方式,推動蓋子獅表演與新時代接軌,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喜愛這項傳統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