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白沙布村:閑置土地種花生 日產食油5000斤

      原標題:
      大嶺街道白沙布村黨總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鄉村振興
      農旅融合發展 村莊美村民富

         “吃完飯啦,大姐,你今天這么早?”“飯后沒什么事,便來小公園逛逛啰。”……落日余暉灑在惠東縣大嶺街道白沙布村內街頭公園里,幾名婦女你一言我一語聊著家常,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這個公園是在該村黨總支部力推下建成的,因為有了這樣一些休閑場地,村民家門口的幸福感不斷攀升。

        2019年,在該村黨總支部的促成下,當地鄉賢成立了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村民以自家的土地入股,一舉解決了村民農產品種植、銷售等問題,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未來,白沙布村黨總支部將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一體化方面做文章,通過引進專業合作社、農業科技公司等整合散亂的土地資源,逐步打造農業生態旅游觀光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農業特色產品,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該村經濟社會發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白沙布村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該村經濟社會發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建設“四小園”村莊環境更宜居

        白沙布村位于大嶺街道西北方向,環城北路、廣汕公路、平梁公路均繞村通過,潮惠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在白沙布村內設置“惠東北”高速路出入口收費站,規劃中的機場路東延線也貫穿村內,交通非常便利。白沙布村黨總支部下轄2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3人。

        白沙布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曉鷹介紹,近年來,白沙布村黨總支部發揮“領頭雁”作用,在村莊人居環境改善方面下功夫。在村黨總支部的引領與當地鄉賢的資助下,村內基礎設施大大改善,目前下樓村民小組至山塘尾村民小組的1.5公里太陽能路燈帶已安裝完成。為美化人居環境,村內開展“四小園”建設。目前,建有4個小菜園、3個小果園以及2個小公園、小花園。

        “有了公園,廣場舞也跳起來了,到處都能聽得到歌聲和笑聲。”村民劉曉軍說,有了街頭公園和小菜園,閑暇時,村民都愿意走出家門,鄰里關系更加融洽,幸福感也是直線飆升。

        要成為合格的“領頭雁”,加強自身建設必不可少。周曉鷹說,近年來,該村黨總支部聚焦生產、教育、公益、人才和貧困地區的基層基礎工作等領域,培育“領頭雁”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并成立培養對象數據庫和導師資源庫,通過技能及知識的培養引導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帶動全體村民共同致富。“我們今年補充了三個年輕黨員,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夠以開闊的視野,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周曉鷹說。

        整合土地資源提高村民收益

        一大早,白沙布村民劉必權就已經在自己的花生田里勞作。目前,他種有兩畝多的田地,未來他計劃擴大種植,皆因他現在不再愁自家花生的銷路了。“我們村里有合作社,合作社那邊會幫助我們銷售。”劉必權開心地說。而他口中的合作社是該村黨總支部發動當地鄉賢成立的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周曉鷹說,白沙布村盡管地理位置優越,但村中經濟仍然不是很活躍,尤其是現代農業方面。該村屬于沿江、丘陵地帶,地形低洼,耕地面積4800畝,林地1200畝。當地農產品也非常豐富,瓜果蔬菜都有大面積種植,但銷路比較窄,形成不了效應。

        針對這一情況,2019年10月,白沙布村黨總支部發動村干部、村民小組長、鄉賢聯合成立了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牽頭把土地資源整合起來。村民的就業與收入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打消村民疑慮,合作社開始運行的時候選擇了先行試點。

        據介紹,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村民可以以自家的土地入股,也可以把土地租給合作社,而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種子、化肥、種植技術指導等,并承租農戶土地再提供給農戶種植,收購農戶種植的農產品,合作社經營的收益則根據農戶的土地入股情況進行分紅。

        “如今白沙布村的閑置土地基本上已流轉到合作社。”駐白沙布村“第一書記”李邦龍介紹,通過建立農村合作社,一方面當地農民可以以土地直接入股的形式進行分紅,另一方面村民也可以把土地租賃給合作社進行分紅。該合作社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并打通銷售環節,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整體收益。

        2019年,在該村黨總支部的促進下,該合作社將村里的廢棄小學校舍重新改造,修建了新的生產車間,專門生產花生油。目前,該合作社一條生產線日產花生油5000斤左右。

        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

        近年來,白沙布村黨總支部通過花生種植、加工,生產優質花生油,開拓出一條以土地流轉促進農村發展、村民增收的新路子。接下來,為發揮當地農業產業特色優勢,將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一體化上做文章,通過引進專業合作社、農業科技公司等模式整合散亂的土地資源,發展特色農產品。

        周曉鷹介紹,該村除了盤活村民閑置土地,發展特色農產品,還將重點往農業觀光旅游方面發展,形成一個休閑旅游和農業一體化的綜合項目,從而達到激活鄉村振興新動力的目的。

        目前,該村合作社除了種植花田,還建設20畝簡易溫室大棚種植切花玫瑰。合作社內除了花生田、花田及玫瑰溫室,還種有部分蔬菜瓜果田,以供游客采摘,體驗農家樂。

        “節假日期間,周邊城市不少游客來村里游玩。”周曉鷹說。鄉村旅游這一旅游形態被越來越多人關注。

        該合作社以農村社區為活動場所,通過鄉村田園風光、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風俗等為亮點,吸引周邊都市居民前來領略農村田園風光、體驗農事生產勞作、了解風土民俗和回歸自然,逐步打造生態農業旅游觀光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區。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藍斐菲 蔡偉健 通訊員葉衍達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