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一加一減打造文明實踐可復制推廣特色品牌

      原標題

      活動開展做“加法”、問題清單做“減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打造可復制推廣特色品牌

        文明實踐春風化雨,時代新風浸潤人心。近年來,惠城區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一線落地生根,通過一次次生動鮮活的文明實踐、一項項便民惠民的志愿服務,讓文明實踐新風吹拂大地,浸潤群眾心田。

        近日,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第二季度)聯席會暨現場分析會在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召開,通過座談交流推動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工作。接下來,惠城區將在文明實踐上下功夫,在活動開展上做“加法”,在問題清單上做“減法”,通過深化活動品牌,打造辨識度高、可復制可推廣的文明實踐特色品牌,助力打造“四個惠城”和全面建設一流中心區。

      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活動走進鄉村,讓鄉村孩子感受科學魅力。

        今年以來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6000多場次

        從“逢5出發”到啟動“四季行”,今年上半年,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質擴面,按照“暢享春天”“繽紛夏日”“歡慶金秋”“情暖冬季”4個篇章蓬勃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今年以來,惠城區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工作路徑,全區逐步形成“一個中心抓統籌、三級隊伍保覆蓋、實踐陣地遍城鄉、宣傳宣講接地氣、志愿服務添活力”的格局。以“黨工+社工+義工”“三工”聯動為模式,志愿服務隊伍廣泛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等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6000多場次,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獲群眾點贊。

        接下來,惠城區將持續豐富文明實踐活動、深化文明行為養成、健全志愿服務體系,通過注入新的內涵、打造新的品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和文明創建各項工作向“最后一米”深入拓展。

        會議要求,要在文明實踐上下功夫。進一步深化活動品牌,努力打造1~2個辨識度高、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品牌;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四季行”及對照測評要求五大類開展主題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強化組織領導,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各項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加快促進鎮街“雙中心”融合,即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充分融合,加強資源共享,打造多元陣地。發揮職能部門的組織優勢和社會組織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8+N志愿服務聯盟”,形成聯動配合、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的志愿服務格局。

        在活動開展上做“加法”。文明創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態化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是建立在具體實際工作基礎上的,必須把平時工作做扎實,堅持常態長效。正確處理好日常與集中、數量與質量、整體與局部“三個關系”,以日常履職盡責為支撐,聯動組織、精心策劃各類活動,讓群眾喜歡來并參與其中。

        在問題清單上做“減法”。重點做好公共文明倡導、窗口行業提升、農貿市場及周邊秩序管理、交通秩序整治等各項工作,著力推動“三線”、基礎設施、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等重難點問題的整改落實,確保創建工作常態長效。依托大數據管理平臺,夯實點位責任。要把“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作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度融合,積極引導黨員回小區亮身份、作貢獻。

        談經驗擺問題,積極探索打造文明實踐特色品牌路徑

        會議上,江南街道、江北街道、汝湖鎮等鎮(街)、部門對今年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志愿服務開展情況及下一步活動安排進行了交流發言。大家交流經驗、查擺問題,積極探索打造更有特色、更有效果、更接地氣的文明實踐特色品牌路徑。

        祝屋巷文創街區內,“江南街道民間文化巡游”“‘小小文人’游江南,我為祝屋巷代言”“古巷尋‘粽’”等具有江南街道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在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強精神力量。

        江南街道相關負責人在會上分享,江南街道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在“優化機制、創新載體、釋放活力”上下功夫,優化陣地制度建設,創新特色實踐品牌,定期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文明新風吹進基層離群眾最近的地方。以文化人方面,該街道打造獨具歷史韻味的文明實踐陣地;創新舉措方面,該街道為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路徑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江北街道整合轄區資源,積極掌握群眾需求動向,探索培育品牌項目,不斷形成文明實踐特色�!苯苯值老嚓P負責人分享說,現已打造了“家校平安”聯絡站、“‘暑’你開心”暑期托管、“共享公益”加油站、“樓宇企業服務站”等活動品牌項目,廣受群眾好評。接下來,江北街道將著力提升陣地建設標準,培育特色服務隊伍,持續整合轄區資源,推動村(居)實現自身造血。

        白鷺湖社區“綠茵講堂”活動,草坪上的宣講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前廣場上的大榕樹下,孩子們圍坐聆聽志愿者安全知識宣講……汝湖鎮相關負責人分享道,該鎮按照“黨建+服務群眾”模式,多元化融合紅色黨建資源、群團共建資源、社會組織力量,通過打造市級巾幗創業基地源茵生態園黨建大棚、汝湖鎮七女湖起義陳列館、南新村史館、上圍村黨員教育基地等,多內容、多角度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全面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轄區落地生根。

        此次現場會,與會人員收獲頗多。大家紛紛表示,通過交流學習,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到了許多好經驗。接下來,將結合轄區實際,不斷創新文明實踐工作方式,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邁上新臺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鄭惠茹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