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區試點開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活動,已有近8000名在職黨員到居住社區報到
在職黨員組團“回家” 共建共享幸福家園
登記資料、攙扶老人、維持秩序……3月8日上午,惠城區河南岸街道學府社區開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系列惠民服務行動之免費體驗活動,近10名黨員志愿者各司其職,引導居民有序體檢。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的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深化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工作,切實加強黨對城市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去年底以來,市委組織部在惠城區試點開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活動,推動居住地在惠城區范圍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回住宅小區報到“亮身份”,在社區黨組織的統籌帶動下,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認領并解決“微實事”,助力社區治理。
記者從惠城區委組織部獲悉,目前,全區已有近800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黨組織報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建引領觸角有效延伸至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到河南岸學府社區報到的惠城區衛生系統黨員,為小區帶來了免費體檢資源,受到群眾歡迎。
精準服務
發揮黨員特長,引入資源服務居民
3月8日上午8時,住在東江學府小區的長者陸續下樓參加免費體檢。記者在現場看到,體檢項目包括測量血壓,血常規、血脂和血糖檢測等,還有心電圖和B超檢查,近10名穿著紅馬甲的黨員,在現場協助做好資料登記、維持秩序等工作,引導老人有序進行體檢。“老人家下樓就可以享受免費體檢,不用到醫院排隊等候,很方便,住在這里感覺很幸福。”社區居民肖維珍說。
“這是到社區報到的衛生系統的黨員鏈接的資源,很受群眾歡迎。”學府社區黨總支書記邱國毅介紹,自“黨員回家、服務萬家”活動開展以來,已陸續有120多名黨員到社區報到,并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為扎實做好“黨員回家、服務萬家”這項工作,學府社區專門設定了“回家三步曲”報到流程。對每位回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首先登記詳細信息,然后進行深入溝通了解,最后結合每位黨員的個人興趣特長,按照“黨員所長、群眾所需、精準服務”的原則,達成初步服務意向,組織策劃開展精準服務活動。
“我報到后,就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能引入的資源,向社區黨組織明確了我的服務意向。”惠城區委政法委的黨員陳紫纓說,了解到學府社區正在推進“樓棟善治”工程,她主動請纓擔任所在樓棟的功能型黨小組組長,同時,引入了惠城區委政法委的“粵心安”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常態化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對此,學府社區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我們計劃在社區騰出一間辦公室,布置成心理咨詢室,方便居民隨時來咨詢。”邱國毅說,接下來,社區會與報到的黨員加強溝通聯系,希望更多黨員發揮特長,引入資源,更好服務社區居民。
組團“回家”
黨員每年到社區至少參加4次志愿服務或完成2件“微實事”
共產黨員,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份責任。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不限于單位和黨組織,回到住宅小區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小區群眾,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體現。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深刻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迫切要求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不斷提升黨的城市工作水平。近年來,惠州持續深入推進黨員“雙報到”工作,推動市、區兩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全覆蓋,采取承諾踐諾、志愿服務等做法參與社區治理、有效服務群眾。
為進一步加強黨對城市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去年底,市委組織部在惠城區試點開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活動,推動居住地在惠城區范圍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回住宅小區報到“亮身份”,激活黨員“微力量”,培育治理“生力軍”,繪出社區善治新圖景。
記者從惠城區委組織部了解到,根據相關工作要求,在職黨員一般到居住地的社區黨組織報到,居住在惠城區范圍以外的,到所在單位結對共建的社區黨組織報到。社區黨組織將黨員報到工作納入窗口工作內容,安排專人負責,在登記黨員的基本情況后,工作人員根據黨員居住地址按照小區、片區、網格等方式進行編隊,對黨員擅長的志愿服務類型進行科學組合,實行精細化管理,為接下來成立功能型黨組織打好基礎。
黨員到社區報到后,可利用周末、法定節假日時間,或根據社區的要求,協助社區做好政策宣傳、矛盾調處、文明倡導、環境保潔、便民服務、扶貧濟困等工作。“原則上每名在職黨員每年到社區至少參加4次志愿服務或完成2件‘微實事’,完成情況作為黨員評先評優、提拔使用的重要參考。”惠城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已有近800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黨組織報到,并編入600多個黨員志愿服務隊,陸續參與到各社區相關活動中。
發揮作用
點燃在職黨員熱情,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效能
吹響“集結號”,黨員“齊報到”!隨著“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作的推進,惠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回家服務的熱情很快被點燃,他們紛紛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打通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的“領頭羊”。
橋東街道東湖社區地處西枝江畔,常住人口約2.2萬人。惠城區“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作啟動以來,東湖社區黨委把居住地在職黨員、共建下沉單位黨員、駐點團成員等人員編入紅色小區(網格黨支部)和七彩志愿服務隊伍,按照“認人、認親、認崗、認事、認賬”五步工作法,形成攜手共建暖心家園、鄰里共享幸福美好的良好氛圍。
結合7個小區的特色和居民需求,東湖社區成立七彩志愿服務隊(“赤”政策宣講服務隊、“橙”銀齡安康服務隊、“黃”困難幫扶服務隊、“綠”綠色家園服務隊、“青”平安巡邏服務隊、“藍”居民調解服務隊、“紫”文體活動服務隊),在職黨員則依托自身的特長和興趣愛好選擇加入七彩志愿服務隊,認領志愿服務崗,依托黨群陣地開展精細化、特色化志愿服務。
同時,東湖社區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為民辦實事模式,社區(小區)黨組織根據居民訴求,分類給七彩志愿服務隊伍派單。惠城區司法局黨員羅力慧加入“藍”居民調解服務隊,對東湖一號小區電梯加裝問題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并參與調解,助力電梯加裝順利完工,“社區給我們搭建了這個服務平臺,我感覺非常有意義,讓我們在工作之外、閑暇之余能夠更好地服務身邊的居民群眾。”
社區治理,是黨執政為民的重要一環。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將推動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全員報到,組建小區黨支部,加強信息化建設,依托線上平臺開展黨員跟蹤管理、活動項目發布、認領“微心愿”、活動成果展示等工作,激活社區治理“紅色細胞”,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效能,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歐陽成 通訊員惠市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