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民大道(汝湖段)沿線道路綠化和人行道品質提升及重要節點改造基本完工
整出好效果 治出好風景
迎著冬日的暖陽行走在惠民大道上,只見沿線路面整潔,人行道翻修一新,綠化提檔升級,原本臟亂差的地方變成一個個惠民停車場或景觀節點……一處處細節的改變,匯聚成惠民大道沿線環境品質的大提升。這是自今年6月底以來,惠城區汝湖鎮全力推進惠民大道(汝湖段)品質提升整治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目前,沿線道路綠化和人行道品質提升以及重要節點改造基本完工。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惠民大道沿線環境的改善,不僅刷新了城市顏值,增添了城市內涵,也提升了周邊群眾的幸福感。
惠民大道(汝湖段)整治后整潔美觀。
綠化美化齊發力,道路環境換新顏
惠民大道是連通市區的一條主要交通要道,是很多外地人來惠州后對汝湖的第一印象。道路坑坑洼洼、綠植光禿禿,這些看似小問題,但直接影響著道路形象和車輛行駛等。為此,汝湖鎮自6月底以來,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停車秩序整治、人居環境整治三項重點工作,全面推進惠民大道沿線環境品質提升整治,營造更加潔凈、有序、暢通的營商環境,以小資金投入撬動沿線大發展,助力惠城一流中心區建設。
截至目前,惠民大道汝湖段沿線101棟建筑外立面改造施工已全部完成。在完成沿線建筑外表的大刀闊斧式“整容”后,沿線的小修小補式美化也緊緊跟上。汝湖鎮對道路沿線小巷、路口、商鋪門前等地進行集中清理與整治,累計清理亂拉掛橫幅70余處;清理巷道亂堆亂放、房前屋后垃圾、溝渠和池塘漂浮物1300余處;規整電力線、通信線、有線電視線等270余處;拆除“牛皮癬”、小廣告牌400余處,拆除面積約3900平方米。同時,汝湖鎮根據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對18公里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帶、輔道進行了綠植更換與瀝青修補作業,深度清理枯枝落葉、隱蔽垃圾,沿線人行道和路口環境的提升工作已基本完成,給市民營造了一個平整順暢、賞心悅目的路面環境。
征拆改造一把抓,品質提升見成效
原本雜亂的場地經過平整建設后,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個惠民停車場,這是惠民大道沿線環境品質提升整治工作的一大亮點。
“東亞村路口處的停車場改造已完工,規劃了87個停車位,村民們現在都挺滿意,一是可供停車的車位多了,二是路面變得更整潔干凈了!”汝湖鎮東亞村黨總支部書記楊玉山欣喜地跟記者講述“家門口”的變化。
楊玉山所說的停車場位于汝湖鎮東亞村新湖一路與惠民大道交叉路口,占地約4000平方米。記者看到,原本的泥地變成了干凈平整的水泥路面,一個個停車位有序分布。不僅如此,里面的商鋪也換上了“新裝”,先前的鐵皮棚屋頂換成了樹脂瓦,老舊的外墻貼了瓷磚!斑@些都是政府免費為我們改造的!睎|亞村村民鐘友順指著其中兩個經過改造后煥然一新的商鋪樂呵呵地說,“以前鋪面很難租出去,現在這里環境搞好了,很多人想租,租金都漲了!
汝湖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整治工作安排,該鎮組織力量集中拆除惠民大道沿線窩棚、違法建設,累計拆除整治200余宗,拆除整治面積約1.1萬平方米,完成率98.96%,有力地推動了惠民大道汝湖段的整體品質提升。圍繞群眾所愿打造“舒適、便捷、美觀、規整”的生活環境,有效利用清拆整治出來的場地規劃建設停車場,現已完成惠民商務樓、蝦村村委會、明興、東亞等7個停車場建設的重要節點打造,硬底化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新增便民停車位約470個。
城市品質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經過6個月的共同努力,如今惠民大道(汝湖段)沿線品質提升整治工作已取得可喜進展,受到周邊群眾和商戶的稱贊。
汝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鎮將繼續做好惠民大道沿線人居環境和“三線”整治工作,對跨門店經營、貨物亂堆放、車輛違停等行為實行“零容忍”,確保整治效果不反彈。與此同時,制定行動方案完成兩個重要節點的改造:一是對金石一、二路路口各約1000平方米的地段進行便民改造提升,初步計劃繼續改造成便民停車場及對周邊進行綠化,美化提升道路兩側環境;二是對中信大橋橋頭路口進行改造提升,集中整治商家占道經營、亂擺亂放行為,營造更加規范有序的經營秩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曾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