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入庫習慣逐漸養成!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初現成效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初現成效
      市容市貌展新顏 文明停車育新風

        市區江北水北七路上空,白鷺在天空飛過,打破城市清晨的寧靜。碧水灣小區的居民陳阿姨和鄰居相約從小區門口散步到旁邊的公園晨運。

        “以前水北七路的人行道、公園的人行道要么損壞了,要么被車輛霸占,現在人行道徹底還路于民,新鋪地磚干凈漂亮,人行道清清爽爽,城市空間改造后的效果非常好。”陳阿姨點贊說。

        這是我市推動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效之一。通過市城管辦、惠城區政府和各相關單位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經過1個月整治,基本實現了部分重點區域停車秩序明顯改善。

        截至9月24日,共組織聯合行動26次,現場查處亂停車違法行為16905宗、非現場21024宗;凈化騰退人行道路5.3公里、取消車輛出入口64個;拆除臨時建筑物3處、停車場自動識別系統14套。目前江北東江片區和市民中心片區、橋西菱湖片區、河南岸沙梨園片區和演達路片區等5個片區的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

      施工人員安裝止車墩規范停車秩序。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物理隔離”保障人行道通暢

        此次行動,重點對惠城區江北、河南岸等10個區域進行整治。9月28日,記者前往惠遠路、演達三路、演達一路、水北七路等重點整治區域走訪。

        目前,惠遠路、演達三路兩側的人行道已用止車桿做了物理隔離,防止機動車違停人行道,有效保護人行道路面。但由于此前部分人行道、公共空間長期停放機動車輛,路面破損嚴重,有待下一步修復。

        在演達一路周邊,除了對人行道進行隔離外,針對電動車長期霸占人行道的情況,工作人員對演達一路的休閑步道進行了微調,將灌木移除,修復為水泥路,供電動車停靠,確保行人能在休閑步道上行走。

        被市民點贊的水北七路西側人行道是此次行動改造提升的樣板。在附近居住的市民謝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小區門口的人行道都是機動車,帶著孩子出門總要緊緊牽著,擔心停放的車輛突然發動。現在規范后,人行道沒有機動車,安全多了。”

        記者走訪看到,目前西側人行道已設置物理隔離設施,人行道徹底還路于民,地磚干凈漂亮。接下來西側人行道還將設置坐凳、運動雕塑及景觀小品。此外,針對商鋪的實際需求,道路設置進出閘門卡口,裝卸貨時間允許貨車進入,其余時間閘門關閉。

        水北七路東側人行道的地磚被樹根頂了起來,導致路面不平和開裂。目前,工人也在進行改造,樹下鋪設草地,加寬人行道并鋪設地磚,保障行人安全。

        碧水灣小區靠近東江一路東側人行道,也在進行微調,通過止車桿隔離人行道、盲道。

        據悉,水北七路的優化提升經驗,將向其他重點整治街區推廣,全面升級改造城市空間。

        停車入庫文明習慣逐漸養成

        隨著行動的開展,文明停車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市民逐漸養成規范有序停車的習慣,中心區的交通更加順暢,車輛停放更有秩序。

        “以前習慣將車停在商鋪門口,總覺得一直以來大家都是這么停的,沒問題。經過改造,發現人行道沒有車之后,寬敞舒適,老人孩子散步更安全了,之前亂停車確實不應該。”家住碧水灣小區的張先生說,現在已經習慣將車停進小區或附近停車場。

        家住市區河南岸怡景華庭的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家附近的停車位不足,有些司機圖方便,常常將車隨意停放在路邊,導致路面擁堵。如今,附近新增了停車位,加大了宣傳和管理力度,街面秩序規范了很多。“每天進出,看到小區周邊干凈整潔,心情也好了很多。”李女士說,現在朋友過來,都讓他們停到附近的停車場。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開展行動,結合《惠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按照《條例》內容劃定責任區、明確責任人,落實基層網格治理,并通過智慧城管平臺作用,完善管理措施,建立聯合巡查管控、快速查處等長效管理機制,嚴格查處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及占用公共空間設置障礙物、構筑物行為。

        另外,推動《惠州市停車場建設與管理辦法》盡快出臺,依法加強對侵占公共空間、違法停車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實現常態化管理。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分享到: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