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由弱到強,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隊伍,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三院”)以心血管醫學中心建設發展為契機,帶動一系列重點專科發展;成功誕生首例試管嬰兒,填補惠州婦幼系統在試管嬰兒技術上的空白,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市二婦幼”)生殖醫學中心團隊走在惠州生殖醫學技術前沿……
惠城區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今年要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中心城區,打造更高質量的實力惠城和更有品質的幸福惠城,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不斷提升“民生溫度”、增加“幸福厚度”。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是衡量群眾健康幸福指數的“標尺”,而人才則是事業發展的關鍵要素。近年來,惠城區加大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在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定向培養農村醫療衛生人才,為全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引進人才
69名醫療人才“下沉”基層填補空缺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關鍵。近年來,區里高度重視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惠城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詹阮介紹。
引進和培養并重,是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惠城區積極引進各地醫療衛生人才,通過引進和參加省粵東西北專項招聘、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方式,加快補充醫療衛生機構“新鮮血液”。去年,全區醫療衛生單位共公開招聘172名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其中有69名醫療人才將“下沉”基層,分派至8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間鄉鎮衛生院工作,及時填補基層人才空缺。
在引進高層次人才方面,市三院和市二婦幼引進博士18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研究生300多人。在人才引進中,惠城區開辟高層次人才入編綠色通道,積極協調辦理24名博士及副高以上高層次人才入編手續。此外,落實防疫一線人員關愛政策,為48名防疫一線的編外醫務人員辦理入編手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防疫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發放工作,并建立相關臺賬。
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該區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傳、幫、帶”等方法,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人才培養。詹阮介紹,2016年以來,惠城區醫療衛生系統共派出250人次專業技術人員到省內外參加進修學習,時間均在1年以上;派出70余名醫護人員到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邀請50余名專家對惠城區醫療技術進行幫扶活動,有效提升了醫療服務能力。
一直以來,人才短缺是制約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此,惠城區根據上級部署開展定向免費培養農村衛生人才。2015年至2020年,區衛生健康局會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53名錄取考生簽訂了“定向就業協議書”,錄取考生畢業后將到惠城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定向就業,并在定向服務單位連續工作6年(含6年)以上,才能調動工作崗位。目前已有5人完成定向就業,到橫瀝、大嵐等山區衛生院服務。為讓人才留得住,2019年起,區財政每年投入近300萬元,對山區鄉鎮困難衛生院醫務人員根據學歷職稱發放山區補貼每月1000元至2500元。
留住人才
提高福利待遇吸引高層次人才安家落戶
醫院發展靠學科,學科發展靠人才。隨著一批批醫療人才引進來,一個個重點專科陸續建起來。在這些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一批重點專科從無到有、由弱到強逐漸發展壯大。如市三院已通過國家胸痛中心標準版認證,成為粵東地區首家通過認證的醫療機構;該院心血管內科于2018年被惠州市確定為“沖擊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專科”;市二婦幼的生殖醫學中心醫學水平已走在全市前列,甚至在全省都頗具影響力。
市三院作為惠城區綜合三甲醫院,是該區醫療人才引進的高地,近年來通過提高高層次人才的福利待遇,尤其是大幅度提高高層次人才的安家費及住房補貼,最高額度由原來的80萬元提高到170萬元,博士學歷人才還提供10萬元的科研啟動資金,并按月發放500~1500元的高學歷補貼,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安家落戶,為該院人才隊伍建設、醫療水平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從十余年前由湖南引進肖純博士團隊,以籌建心血管醫學中心開始掀開醫院發展新篇章,到去年從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引進胡名松博士團隊,目前市三院已形成以“五大醫學中心”為龍頭、各臨床重點學科帶動一般學科的整體發展格局,醫院醫教研水平不斷提高,醫院品牌及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
市二婦幼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高郁森是婦產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15年受邀加入市二婦幼后籌建生殖醫學中心。在其團隊的攻堅克難下,2019年12月30日,該醫學中心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填補了惠州婦幼系統在試管嬰兒技術上的空白。目前,高郁森已成長為惠州生殖醫學屆的學科帶頭人。在其帶領下,生殖醫學中心形成了以優秀中青年醫學博士碩士為主體、資深醫學專家為支撐、優秀青年醫學人才為基礎的人才團隊。據悉,目前該中心已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投入臨床項目的研究。
故事
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 傳幫帶點燃醫生奮斗激情
十余年前,市三院還是一家縣區級二甲醫院,缺乏學科帶頭人和品牌學科。力圖振興的市三院領導班子數次遠赴湖南考察,引進肖純博士團隊組建心血管醫學中心,開創中心制的學科建設新模式。經過十年耕耘,如今心血管醫學中心已成為市三院響當當的招牌,并成為市三院醫療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催化劑”。在肖純的影響下,一大批高級人才來到市三院,迅速成為各學科的中堅力量。
說起自己來惠的初衷,如今已是市三院副院長的肖純至今印象深刻。2009年,市三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時任院長馬顯力帶領全院干部職工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定選擇心血管學科作為突破口,并將目光鎖定遠在湖南的肖純博士。經過反復考察,2010年7月1日,肖純帶領自己的團隊正式加入市三院,為惠州心血管醫學事業的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在院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10月,心血管醫學中心正式成立。在肖純的帶領下,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等一系列復雜高難度的手術在該中心成功開展,過硬的技術贏得了好口碑,也吸引了其他醫院的醫護人員前來進修學習。
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該中心也建立起一套極富特色的人才培養機制,根據每位醫生的特點和興趣,為其量身定制主攻方向和職業規劃,通過傳、幫、帶以及外出交流和進修,點燃了更多醫生的奮斗激情,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如今,心血管醫學中心155名臨床醫護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2人、博士8人、碩士30人;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導師1人,還有東江學者、市管拔尖人才和惠州名醫各1人。
“十年前肖院團隊還沒到來的時候,招人才確實非常難,不要說碩士,連好的本科生都不好招。”說起前后變化,曾經擔任過人力資源部主任的市三院黨委副書記楊燕媚感慨不已,“經過十年發展,我們現在招碩士是挑著招,而且還可以培養碩士。我們今年還成為博士培養點,可以培養自己的博士和博士后。”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周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