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橋東黃家塘:打造成最有情感、最有溫度的街區

      [報料熱線] 2831000

        街區環境變得更美觀、人行道修葺一新……走進黃家塘街,看到的是煥然一新的場景,從“老破差”到“新綠美”,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老舊小區改造后“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惠州市和惠城區聯動實施“雙百工程”以來,惠城區橋東街道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城市民生的重要工程,主動謀劃爭取微改造項目在橋東落地,加速推動老舊小區有機更新,1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橋東結出碩果。其中黃家塘街涉及水上人家舊民樓等3個微改造項目,經過3個月的改造,“改”出了共建共享“同心圓”,“改”出了居民新生活,“改”出了街區新面貌,“改”出了發展新活力。

        

      幼兒園門前增設彩虹雨棚方便家長接送小孩。

        改造過程中居民從“看客”變“主人”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人居建設項目,也是社會治理工程,面對改造過程中的不同訴求,橋東街道堅持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共繪老舊小區改造最大“同心圓”。

        黃家塘街長約1公里,沿線有野島文化生活社區、752藝術倉、東坡糧倉文創基地、天主教堂,文化氣息濃厚,同時茶藝、潮飲、傳統糖水和特色餐飲店較為集中,打造文創街區、特色美食街區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去年10月22日,橋東街道召開黃家塘街改造座談會,廣開言路征集“金點子”,拉開了改造序幕。

        野島文化生活社區運營總監許皮皮就是其中“愛提意見”的有心人之一。

        “借助城市更新東風,我們積極參與舊廠房、舊街區更新改造,一方面加快野島項目的更新改造,努力打造成街區內舊廠房更新活化利用標桿,讓更多藝術家愿意留在這里創業和工作,讓更多居民群眾和消費者到這里來打卡。”許皮皮說,同時還希望對街區內的兩個出入口實施文創化改造。

        光提意見還不夠,熱愛老街區的許皮皮,還邀請了法國藝術家對一棟老建筑墻體繪制墻繪,希望通過此舉為街區增添光彩。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橋東街道當即會同區民政局、設計方等相關單位到現場調研,研究制定改造項目“菜單”,提出打造“家門口的幸福街區”“特色美食街區”“文創街區”目標。

        街區改造還得到了居民群眾的配合、點贊,居民在改造中實現了從“看客”到“主人”的角色轉變。

        “這次把黃家塘街改造交給我來設計,我是帶著情懷、帶著溫情去設計、去改造的,盡量把一些傳統手藝和特色美食傳承保留下來,并適當給予強化。”惠州停苑藝術客棧負責人翁樂丹在752藝術倉經營藝術客棧已經有6年了,被這里的人文氣息深深吸引,對這條街也有一定的研究,作為街區的設計方,他很是興奮。

        桂儀餐館的老板林潤芳從改造前的觀望態度到后來主動要求加入改造,林潤芳覺得改造后“獲得感”更多了:“把外墻、樓面改得這么漂亮,你看整條街都變美了,人流量也越來越多了,我們的餐館生意肯定要比以前好一倍不止。”

        

      橋東黃家塘街改造后經商更規范。

        改出街坊溫情和“文化味”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走在黃家塘街區內處處能感受到它的溫情:愛琳幼兒園門前增設彩虹雨棚,接送小孩的家長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街區環境變得更美觀;水上人家,聯排居民樓從前樓面破破爛爛,現在被修葺一新,門前還增設了人行道……

        從小細節出發,不僅要體現溫情,也要為街區的文化流量賦能。在改造中,如何提升街坊小吃的文化味,讓小店和街區改造融合得更好?鐘姨糖水是街區里小有名氣的網紅店,許多年輕男女排隊購買。

        “鐘姨平時都是用籮筐挑著糖水,擺出一張臺和幾張凳子在街頭擺賣,為了讓傳統美食與這條街區升級改造后的環境更加‘合拍’,我們設計團隊專門為鐘姨設計制作了藝術化的流動攤檔和桌椅,讓‘吃貨’們能坐下來慢慢品嘗舌尖上的美食,感受這條街區的溫暖與文化氣息。”翁樂丹說,從細節出發做好改造需要用心觀察。

        走到古色古香的木器加工坊,問起店主對街區改造的感受,店主陳德惠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太滿意了,太感謝你們,做夢都沒想到我的爛鐵皮房,會變成如今古色古香的木工坊,既改善了我的工作環境,也成為了這里的特色工作室。”目前,陳德惠的木器加工坊已經成為街區的拍照打卡點之一。

        文化流量變現增強街區經濟活力

        微改造要實現文化流量變現、提升街區經濟活力,才能真正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黃家塘文創街區的理念與我們公司的發展目標是相吻合的,所以我們選擇落戶這里。”銀河小馬咖啡館管理員劉慶告訴記者,以前這里是洗車場,租下來后,商家重新設計裝修,開張后吸引不少潮男潮女前來消費,這讓致力于打造咖啡連鎖品牌的商家充滿創業激情。

        老惠州餐飲名店彬記河鮮餐館剛剛裝修完畢。“以前我們的店在橋東市場旁邊,店面小、停車難,得知黃家塘街改造后,我立馬租下‘當頭鋪’,還下重本進行設計裝修。新店開張后,旁邊的752藝術倉停車場有100多個車位,停車資源可以共享,生意會變得更好。”店老板敲著自己的發展算盤。

        野島文化生活社區煙囪下的老鍋房也正在發生蛻變。“煙囪是黃家塘街的地標,上野書屋就落戶在煙囪下的老鍋房,目前正在裝修,開業后市民群眾可以在書屋內與書為侶、與咖啡為伴,享受獨屬于你的那一份閱讀時刻。”許皮皮說。

        多方聯動 提升街區顏值品質

        街區更新改造只是第一步,如何進一步深化街區文創化改造,全面提升街區顏值和品質,新的改造計劃將在新的一年里悄然進行。

        “近期,我們正在安裝沿街音響和燈光,在節假日等播放一些應節應時的輕音樂。還會利用燈光把有關友情、親情、愛情的優美詞句投射到地面上或墻上,增加與路人的情感交流,引起共鳴,不斷增強街區的內涵和吸引力,努力把它打造成最有情感、最有溫度的街區。”翁樂丹憧憬地說。

        橋東街道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將積極爭取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等單位的支持,對黃家塘街路面、人行道進行升級改造,并在沿街主要節點增加盆景,進一步改善街區的宜居宜業宜游環境。桃子園社區則計劃對連接黃家塘街的龍井巷等內街小巷實施改造提升。

        “接下來,我們將推動野島文化生活社區與東坡祠景區等強強聯手。比如在濱江路增設出入口,在街區內設置盆景、景觀指引牌等,聯手把黃家塘街打造成網紅打卡地,主動擁抱和參與橋東街道提出的‘文創’‘商創’發展戰略。”許皮皮說,共建共治共享最有情感、最有溫度的街區,逐漸成為居民的一種共識和默契,大家凝心聚力,把黃家塘街打造成“居者心怡、來者心悅、聞者心動”的魅力街區,更好地融入惠城區“一湖兩江”整體改造。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特約通訊員程理均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