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鐺鐺、鐺鐺……”日前,一陣熱鬧的鑼鼓聲從大亞灣開發區澳頭街道黃魚涌村傳來。沿途村民聞聲,紛紛跟著隊伍前進。黃魚涌村麒麟獅團重組以后,經過一年多的訓練,當天第一次匯報演出。大家滿懷期待,前來觀看。
該村長者陳玉山說,200多年前,黃魚涌村就有麒麟獅團,曾興盛一時,遠近聞名。后來,隨著村里青年人紛紛離鄉外出打工,麒麟獅團多年來都無法組建。去年8月,在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文化振興的新形勢下,經陳玉山等人的號召,黃魚涌村麒麟獅團得以組建。現在已發展成一支有30多名隊員、平均年齡38歲的隊伍。
麒麟獅表演生動活潑。
最早從福建莆田一帶傳來
據村史記載,由于黃魚涌村位于河涌和海水交匯處,每當刮北風,黃魚便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村子因此得名。村子始建于清初,由陳氏先祖從福建漳州、莆田等地南遷至此。
因此,黃魚涌村麒麟獅最早從福建莆田一帶傳來。現由于傳承一度斷層,導致文字圖譜遺失,大多依靠言傳身教傳承。
去年,麒麟獅團剛成立,隊員因為久未接觸,只能憑記憶重組套路,不成體系。為學到完整的舞獅套路,隊員們一年多來積極找各地麒麟獅傳人,四處請教學習。目前,獅團學到了傳統獅套動作的七八成。
盡管獅套還不算十分完整,但是隊員們努力將成果展示在村民面前。匯演現場,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一頭活蹦亂跳的“麒麟獅”率先“闖”進了場館。一開始搖頭擺尾,左顧右盼;一會兒又高高騰起,活蹦亂跳;一會兒到處“覓食”,歡快起舞……隊員們將麒麟獅活潑可愛又憨態可掬的形態表現出來。
麒麟獅團資深隊員陳勝南介紹,麒麟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祥瑞之物,以往每逢節日和祭祖都要舞麒麟,表達了村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整套動作都有特殊含義:麒麟獅繞場一圈“拜四方”,意為傳遞吉祥之兆;伸展雙腿“踢四方”,意為趕走厄運;口銜青草食物,再向空中吐出,意為“麒麟送福”;環顧四周后安然沉睡,表示此地“安寧幸福”……
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隊伍
一塊木板上,用工整的字跡寫滿了節奏鼓點;獅頭、響器、旗幟都擦洗得整潔鮮亮……由于目前缺乏資金支持,黃魚涌村麒麟獅團現在村民免費提供的舊廠房訓練。雖然條件簡陋,但隊員們訓練起來一絲不茍。
“從基本功到熟練,至少要三年。”陳勝南說。當年只有14歲的他,和同村發小陳維勇、陳云輝、陳廣文等人是同門師兄弟。現在,大家都已年過五十。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練功,被大家推認為“大師兄”。隊員們在他的教導下刻苦訓練。“我們希望讓更多人喜歡上麒麟獅,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隊伍。”
在陳玉山、陳勝南等人的努力下,村里的年輕人紛紛加入獅團。1999年出生的陳谷權,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他家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麒麟獅世家”。他的爸爸陳廣文、伯伯陳云輝自小學習麒麟獅,在新組建的獅團里也擔任重要角色。在耳濡目染之下,他熱愛上了舞獅,付出大量時間參加訓練。“我從小就在麒麟獅的文化氛圍下長大,長大以后深感有傳承責任。”
陳仕雄是黃魚涌麒麟獅的“大師傅”,是早期被村里公認為麒麟獅傳人。現在50歲左右的隊員,當年都是他爸爸陳水生的弟子。而陳仕雄的兒子陳巧威,聽說村里的麒麟獅隊重組,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經常從幾百公里外的工作地趕回老家訓練,“希望盡早掌握整套動作,把這項文化技藝好好傳承下去。”
目前,村里還在籌劃成立黃魚涌麒麟獅團協會,希望團結舞獅愛好者和各界社會力量,培養后備人才。“接下來,我們還計劃申報大亞灣開發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項傳統文化技藝能更好地傳承發揚。”該村村干部黃偉權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陳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