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西區新寮村“以工帶商,工商聯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厲害了!年收入超4600萬元
上午11時左右,位于大亞灣西區新寮村坪北一路的“湘美瀏陽蒸菜木桶飯”餐館進入了一天最忙碌的時段,來自周邊工地、工廠的工人陸續走進餐館就餐。戴著眼鏡的飯店老板鐘巧達在餐館大廳不停地來回走動,端菜送飯招呼客人,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毗鄰深圳的新寮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近年來,該村堅持“以工帶商、工商聯動”發展戰略,持續探索鄉村全面振興可持續發展之路,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去年創造了超46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而退伍軍人鐘巧達在外闖蕩數年后毅然回鄉創業的故事,也成為新寮村振興發展的縮影。
退伍軍人返鄉創業開餐館
與深圳坑梓一路之隔、工廠樓盤林立的新寮村,相對于傳統村莊更像一個正在蛻變的小城鎮。20世紀90年代,新寮村還是大亞灣的一個偏僻小村莊。2002年,因為中海殼牌等大項目進駐,大亞灣迎來大開發、大發展。新寮村也抓住發展機遇,牽頭建設工廠、綜合市場,通過固定資產出租的方式發展村集體經濟,自此開啟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之路。
今年40歲的鐘巧達是新寮村人。2003年,20歲的他入伍當兵,5年后光榮退伍。2013年5月,在外闖了幾年后,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創業,開了一家早餐店。2019年,他擴大經營規模,又開了一家餐館。
“在部隊的時候就牽掛家鄉,回來后看到家鄉變化那么大,道路寬敞又筆直,工廠多、人流量大,所以就考慮自己創業開餐館。”鐘巧達說,得益于在部隊的歷練,他做飯炒菜樣樣都會。開餐館是秉承一份為周邊居民和產業工人服務的初心,因此所有食材都是自己和家人親自采購,務求新鮮放心,并用物美價廉、誠信經營留住客人。
鐘巧達創業做餐飲,可謂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彼時的新寮村,聚集了東風汽車零部件、惠州住成電裝等十幾家大中小型企業和數萬產業工人。寬敞的大道旁,一座座新建的廠房、一棟棟新樓房拔地而起。2013年,新寮村產業收入突破1000萬元。2017年,新寮村通過村企合作,進一步做大村集體經濟。
鐘巧達開早餐店和餐館,都是利用他自家的樓房門面,兩個店一前一后。餐館所在的坪北一路,是新寮村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早餐店門面古樸,雖是十年老店,但里面干凈清爽;餐館主打小碗菜,價格親民,前來就餐的有扛著鐵鍬從工地來的工人,有穿著制服剛下班的青年,也有剛從學校接孩子放學回來的母子。
大亞灣區西區街道新寮村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惠州日報記者陳濤 攝
人均年收入超8萬元
“開餐館,村里給了我很大支持和幫助,村干部經常指導我怎么做得更好。作為商家,我也很樂意配合村委會的工作。”鐘巧達說,做餐飲很辛苦,十年來,從第一家早餐店到第二家餐館,兩家店里的員工主要都是自己家人。這些年餐飲店憑借著良好的菜品和誠信經營,積累了不少老顧客,大家對他的信任和支持是支撐他和家人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寮村黨總支部創新工作理念,整合盤活資源,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土地出租、項目引進、與外商合作開發等村企合作方式,大力招商引資,開啟了“以工帶商,工商聯動”的新格局,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4600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常態化收入1589萬元。村民則通過創業、村集體分紅、出租房屋、打工等形式,人均年收入8萬多元。
“鄉村振興為新寮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村容村貌更美了,居民生活條件更好了,素質也更高了。”鐘巧達說,接下來他將結合村莊發展機遇,繼續完善餐飲店服務,希望越來越多人到新寮村上班、生活,留在這里、愛上這里。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