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學員相約象頭山參訓,讓大自然成為“最好課堂”

        原標題:

        相約象頭山 讓大自然成為“最好課堂”

        自然保護區解說能力和自然教育實踐培訓在象頭山保護區舉辦

        惠州日報訊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陶君)11月16~23日是“綠美廣東 粵動粵美”第五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值此之際,11月21日,一場面向全國保護區、相關行業愛好者以及志愿者的“自然保護區解說能力和自然教育實踐培訓”在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開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約40名學員參訓。授課老師和學員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共同探討自然教育方法與路徑。

        以“課堂+戶外”方式讓學員實地參訓

        本次培訓邀請了省市林業部門、復旦規劃院生態環境分院自然教育戰略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進行授課,圍繞自然保護地解說、各地自然教育運營模式及保護區動植物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專業的講解。培訓通過“理論+實操”“課堂+戶外”“學習+復盤”相結合的模式,讓學員實地了解保護區內自然資源,實地體驗保護區解說工作實操,實地感受生物多樣性,提升學員對自然教育的理解,建立自然教育整體概念和底層思維。

        值得一提的是,為期4天的培訓還設置了豐富的實踐環節,包括夜觀直播、自由觀鳥活動以及實地考察自然教育徑和實操環節,為進一步推動自然教育人才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參訓成員的自然教育水平和講解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保護區累計開展自然教育活動200多場

        “我做自然教育志愿者至今有七八年時間了,這是我第一次系統地參加自然教育解說能力和實踐培訓,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參訓學員陳少平說,雖然他本人并非業內人士,但自七八年前對植物世界產生濃厚興趣后就“欲罷不能”,堅持記錄植物和從事自然教育志愿活動,至今也有8年時間。他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將原先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為接下來開展科普志愿服務奠定良好的基礎,為身邊的親友或孩子帶去更優質的“大自然課堂”。

        “廣東省是擁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林業大省,有1300多個自然保護地,很多自然保護地也是自然教育基地。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一直引領著行業的發展。”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魏丹說,本次培訓活動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資深的自然導師和優秀的志愿者,針對自然教育中最核心的課程、標識等解說系統進行深度交流和探討,并分享了大量的實踐案例,對我省自然教育解說的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象頭山保護區已先后建成了森林科學家工作坊、多媒體會議室、70米宣教長廊、總長8公里的科普教育徑等科普教育設施,形成象頭山保護區科研宣教中心,并逐年提升完善。宣教中心在場地設施建設、活動組織、課程開發等方面逐年攻堅,已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文明宣傳效果,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至今已開展200多場精品自然教育活動,直接或間接惠及數萬人次。

        “此次培訓的舉行,將更好地發揮保護區作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以及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等宣教責任和功能,高質量構建象頭山保護區科普教育品牌。”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說,在此基礎上,保護區將繼續致力于推廣森林類型自然保護區科普解說標準化規范和體系,帶動更多保護區和相關行業愛好者、志愿者共同參與到自然教育中來。

      編輯: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