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縣羅浮山景區持續以“文旅+”為重要抓手重塑文化旅游品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發展煥新彩
巍巍羅浮山,嶺南群山之首。
游羅浮、登頂羅浮之巔,自古以來被人們津津樂道。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和重陽節,羅浮山再次成為旅游熱門目的地,游人登高賞景,感受羅浮山的文化魅力。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了旅游供給,提升了羅浮游的魅力,增強了游人的體驗感。
羅浮山景區風景優美。
隨著景區建設的日益完善和旅游供給的不斷豐富,羅浮山的魅力值持續提升,其旅游龍頭的帶動效應也日趨明顯。作為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的關鍵節點,羅浮山正搶抓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的重大機遇,著力打好生態牌和文化牌,加快構建南昆山——羅浮山之間以自然觀光、森林徒步等體驗為主的生態旅游路線;堅持“以文塑旅”發展理念,強化羅浮山文旅IP,持續以“文旅+”為重要抓手,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重塑文化旅游品牌,在文旅融合發展的浪潮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與光彩。
資源稟賦
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底蘊成就嶺南名山獨特魅力
“好美!山上的風景就是不一樣。”在羅浮山,尤其是每年的重陽佳節,游人都喜歡到此登高望遠,欣賞沿途風景,感受羅浮山文脈。游羅浮山被文人墨客稱為雅致之舉。時至今日,依舊如此。今年重陽,八方游客紛紛前來赴登高攬勝之約。
景區燈光秀絢麗多彩。
游羅浮山的雅致,在于游人的興致,更在于仙山本身。羅浮山自古被稱為“嶺南第一山”,是北回歸線上的一顆明珠,以秀美的山川和富氧的空氣,書寫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蔚然深秀。
作為一座文化名山,儒釋道三教齊輝,歷代眾多文人墨客為其作詩詞歌賦,上古傳說、宗教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養生文化在羅浮山兼容并蓄,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嶺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
作為古代南藥的重要產地,宋代羅浮山“洞天藥市”是嶺南的“四大集市”之一。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在此留下《肘后備急方》,啟發了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在中醫藥文化歷史上留下古今同輝的樂章。
厚重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加之云波疊錯、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使得羅浮山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交相輝映。近年來,羅浮山金字招牌持續加身: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十佳生態文化景區、中國天然氧吧等,成為吸引無數游客紛至沓來的強力引擎。目前,羅浮山景區已發展形成一條集歷史、人文、醫學、研學、科普、康體、養生等于一體的鏈條,是粵港澳大灣區民眾休閑觀光、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特色游玩項目吸引眾多游客體驗。
乘著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的東風,羅浮山將迎來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羅浮山景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沛林說,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中,羅浮山從規劃引領、項目建設、文化提升等方面著手,導入更多優質資源、集聚更多力量,助力景區配套提質升級、推動景區文化品牌重新塑造,為羅浮山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撐。
體育賦能
以“體育+旅游”為發展理念,塑造生態康養健身名山
登山賞景是游羅浮山的傳統方式。隨著景區的發展,旅游產品的供給不斷豐富,旅游內容更加形式多樣,“旅游+體育”在羅浮山景區得到了完美體現。以“體育+”賦能,羅浮山景區充分利用羅浮山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以登山棧道、環湖綠道串聯起景點以及周邊鄉村旅游資源,深入推動文旅有機結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讓游客收獲更好的健身體驗,羅浮山景區升級改造了登山棧道,新建2.7公里登山棧道,打造了全長8公里的玄碧湖環湖綠道,開辟了1.2公里無臺階適老登山路線。無臺階適老登山路線還被國家部委評為全國20個老年旅游典型案例。
羅浮山景區大門。
除了登山道外,羅浮山景區還進一步提升硬件基礎,將吊椅索道改造為先進自動脫掛吊廂索道,配強用電及網絡信號設施,升級景區智慧門禁系統,建成景區數字化綜合監控指揮中心,加快智慧景區的建設步伐。完善景區旅游配套設施,并以景區發展為核心,帶動周邊鄉村景觀與人居環境改善,推動周邊民宿酒店、農家樂等提質升級,進一步豐富旅游景區服務配套。接下來,羅浮山景區還將持續提升各項基礎設施及服務水平,計劃推動全長8.3公里的登山棧道支線項目建設,優化棧道配套服務節點,增設如休息區、觀景臺等便利設施;優化智慧景區導覽,全面提升景區服務水平。
有了完善配套的加持,健身名山效應在羅浮山逐步放大。近年來,羅浮山景區先后舉辦“健身名山”登山賽、越野挑戰賽、千人太極瑜伽展演等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強化羅浮山的體育健身名山形象。接下來,羅浮山景區將充分發揮體育旅游資源優勢,融合休閑旅游和體育健身元素,持續探索舉辦“健身名山”登山賽、騎行徒步、越野挑戰賽等體育活動,依托羅浮山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文、旅資源,深入打造戶外運動IP,加快體育旅游產品開發,打造羅浮山登山賽等體育旅游活動品牌。
IP加持
打造景區IP,擁抱文旅融合提升旅游文化內涵
在全民旅游時代,人們對旅游品質與體驗的追求不斷攀升。當下,“旅游+IP”掀起了一陣熱潮,為順應新變化,羅浮山景區積極謀劃從風景名勝區轉化為文旅景區,并通過打造景區IP來尋找新的發展方向,為景區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沉浸式體驗成為重要的文旅業態之一。對于游客來說,景區既要擁有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要有參與體驗感強、挑戰性高的體驗項目。羅浮山景區在文旅項目上持續發力,在戶外體驗型游樂項目方面,先后引進羅浮山叢林穿越、玻璃漂流、叢林飛車、越野樂園等項目;開展形式豐富的文旅活動,如漢服巡游、紅娘說媒、美食節、開筆禮、羅浮修禊等主題活動,在節假日將非遺文化融入文化表演,把舞春牛、舞龍、舞獅、畬族婚嫁歌舞等博羅非遺文化引入景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動,增設國畫、太極、艾灸、香囊制作等文化體驗活動,通過文旅+體驗、文旅+節慶、文旅+非遺,探索打造多樣化、特色化的文旅產品,不斷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與廣度,沉浸式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羅浮山吸引八方游客登高攬勝。
在羅浮山,葛洪和中醫藥文化是繞不開的文化標志之一。羅浮山景區不斷挖掘葛洪文化內容,蓄力深入打造葛洪IP:舉辦葛洪文化節,邀請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羅浮山論道中醫與科學;開發葛洪研學產品,相繼推出“探中華文化、識羅浮百草”“青蒿素探究之旅”“葛洪治瘧情景劇”等科普研學活動;以葛洪和鮑姑濟世故事為主題的大型情景劇《道醫濟世》在今年國慶假期震撼上演……以葛洪為文化內核,羅浮山景區從文化講座、研討會、文學藝術創作、文化體驗和文創產品等方面,展現葛洪在羅浮山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景區品牌形象,增強景區辨識度和獨特性,提升旅游吸引力,帶動旅游產業鏈和文創產業發展。
景區品牌價值持續提升,羅浮山文旅IP日益凸顯,成為吸引游客的強大磁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獨特法寶,以文旅融合為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增色添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羅浮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約60萬人次,綜合營收近6000萬元。接下來,羅浮山景區將堅持以文塑旅、項目帶動,進一步活化利用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摩崖石刻文化等內涵故事,培育更具競爭力的文旅融合項目,豐富研學路線及課程、推出更具特色的文創產品、開發南昆山——羅浮山溫泉康養旅游體驗項目等。
融合發展
項目帶動,以多維度融合引領旅游發展新方向
羅浮山是環“南昆山一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中的關鍵節點。陳沛林認為,羅浮山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的核心功能定位非常明確,“我們致力于探索一條‘文化引領’‘資源聯動’的旅游融合發展路徑,為全縣旅游發展提供典型示范。”
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中,羅浮山景區在做好自身建設的同時,將發揮羅浮山的旅游龍頭作用,帶動全縣旅游高質量發展。其中,通過梳理紅色文化、養生文化等結合點,把沿線的農耕文化、田園風光、生態景觀、名勝古跡、古樹古道、傳統村落、紅色遺址等元素巧妙融合,打造“產業+生態+文化+旅游+資本”的生態旅游開發模式,引導更多農業農村資源融入旅游發展;加大力度開發“森林+旅游+體育”項目,探索體育、旅游、自然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出一條高標準的森林徒步路線,承接大型賽事,推動體育健身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實現旅游產業轉型發展。
旅游發展需要項目賦能和產業支撐。在項目建設上,羅浮山景區將狠抓重點工程項目,有序推動南門片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羅浮山防火通道改造提升、Y548線等配套設施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分水坳至飛云頂片區、景區物業提升改造以及多個文化景點項目建設。在產業結構升級上,加大力度推進康養產業發展,融合兩山之間的生態與康養資源,以最美旅游公路為牽引,探索開發環南昆山—羅浮山的游覽路線,借助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鄉村酒店(民宿)項目集中簽約暨文旅資源對接會的契機,引入更多優質民宿品牌資源,推動景區周邊民宿、餐飲等多領域服務業發展,促進鎮村經濟繁榮。接下來,羅浮山景區將錨定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擦亮羅浮山品牌形象,優化旅游服務環境,加強與南昆山之間的溝通,實現旅游業的更高質量發展,努力形成以旅游發展帶動鎮域、村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訪談
重點發展四大業態
不斷豐富旅游新體驗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為羅浮山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羅浮山景區將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惠州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羅浮山景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沛林。
記者:羅浮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人文與自然稟賦優越。羅浮山景區在旅游資源方面是如何謀劃的呢?
陳沛林:羅浮山景區依托綠色生態和歷史文化等資源稟賦,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要從挖掘、保護、活化三個方面做好羅浮山旅游資源建設。堅持“古色”傳承、“紅色”引領、“綠色”添彩,不斷完善羅浮山古色、紅色、綠色三大文化品牌,構建文化引領發展“新引擎”;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活化利用,通過“文旅+”不斷豐富旅游內涵,加強文化旅游建設“新支撐”;謀劃構建一山三門戶大格局。其中,計劃通過建設南門公園、進山大道等設施,串聯玄碧湖,貫通羅浮山南大門,豐富游客游覽的深度和廣度,釋放旅游產業發展新動能。
記者:“夜經濟”是羅浮山景區在發展中需要破解的瓶頸。目前,羅浮山景區做了哪些嘗試?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陳沛林:2022年,羅浮山景區對外推出了《音畫白蓮湖》夢幻水秀,填補了景區夜間無活動、無看點的空白,為羅浮山“夜經濟”打開了新局面。2023年6月1日,羅浮山景區正式對外恢復夜間免票入園,培育了濃厚的“夜爬羅浮山”氛圍。為進一步點亮羅浮山“夜經濟”,景區計劃在玄碧湖環湖綠道打造夜間集市,增加羅浮山的“煙火氣”。同時,積極探索夜爬服務升級,如帳篷露營、裝備租賃、餐飲服務、聯誼活動、夜間表演等,進一步豐富夜游羅浮山的內容。
記者: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中,羅浮山景區將從哪些方面推動工作開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力量?
陳沛林:面對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我們將以新形象、新業態、新格局“破題”,向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邁進。加快規劃提質升級,圍繞“聯城帶村、景城融合”的發展理念,緊緊抓住羅浮山風景名勝區與自然保護區整合優化的契機,高質量完成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樹立大羅浮發展格局,圍繞“一體兩翼三門戶”,加強朱明洞與飛云頂片區的“山上+山下”聯動,開拓南門片區、聯通酥醪片區,延伸拓展游覽空間;加強文旅融合,做強業態,深度挖掘羅浮山文化、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文化體驗、研學旅游、養生度假、康體運動四大業態,發展夜間經濟、消費經濟、節慶活動經濟,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豐富旅游新體驗。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黃桃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特約通訊員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