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開展首例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實現了博羅地區房間隔缺損封堵治療“零”的突破,填補了博羅縣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的空白,標志著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心血管內科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技術踏上新的臺階,為博羅先心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術后進行封堵器釋放后超聲監測。
35分鐘便成功填補心臟“空缺”
記者獲悉,今年40歲的香女士因“胸悶、心悸2月余”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就醫。檢查中,心臟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左向右分流)。
7月20日,心血管內科聯系超聲醫學科副主任陳勇輝,共同完成了該院首例右心聲學造影,對患者進行了評估。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存在右向左分流,RLS分級3級。右心聲學造影檢查陽性,提示靜脈系統如有栓子,栓子可經右心房、房間隔缺損異常通道到達左心系統,隨左心動脈血流動導致反常栓塞,從而出現偏頭痛、暈厥、缺血性腦卒中、外周動脈栓塞等情況。房間隔缺損患者,40歲以后絕大多數會出現心悸、胸悶、氣促等癥狀加重,并常出現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表現,這些均易導致死亡。因此,香女士需行房間隔封堵術治療。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派駐博羅分院專家、博羅分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謝桂庭術前詳細分析了患者的病情,排除手術禁忌,決定用內科介入封堵術為香女士根治這個疾病。經過周密準備,7月22日下午,謝桂庭帶領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專家農盛雄的協助下開展了手術。下午2點,封堵器被精準輸送至房間隔缺損的缺損處釋放,超聲監測示房間隔封堵器位置良好,血流無殘余分流……整個手術耗時僅35分鐘便成功完成,為香女士成功填補了心臟“空缺”。
術后第二天,香女士就可以下床正常活動,術后第三天,恢復良好的香女士康復出院。
該項技術具有多項優勢
據謝桂庭介紹:房間隔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由于左右心房之間的間隔(房間隔)發育不全,遺留缺損造成左右心房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正常的心臟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間會有一個間隔,房間隔缺損就好比兩個房間中間的“墻壁”有一個裂開的洞。
在病癥早期,由于體循環壓力高于肺循環壓力,血流從左向右分流不出現青紫。當屏氣、劇烈哭鬧或任何病理情況致肺動脈和右心室壓力增高并超過左心壓力時則使氧含量低的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現暫時性青紫。隨著病情發展,由左向右分流量的增加,使肺動脈壓力升高,到病癥晚期當右心房壓力大于左心房壓力時,則可產生持續性的右向左分流出現持續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綜合征)。
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是根治常見房間隔缺損的有效辦法。采用經股靜脈穿刺的方法,將封堵器固定在房間隔缺損處,阻斷心房分流,恢復正常血液循環途徑。該手術避免了開胸,具有療效確切、創傷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等優勢,已成為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的主流。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孫曉云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