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發展!仲愷高新區典型村培育與綠美生態建設并進

        原標題:

        仲愷高新區:特色發展與綠美生態融合

        “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關注仲愷高新區“百千萬工程”和綠美生態建設

        7月18日,參加惠城區仲愷小組活動的省、市人大代表實地視察了典型村惠環街道西坑村建設以及陳江街道石圳村植樹基地建設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匯報實施“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情況,開展探討并提出意見建議。

        典型村培育與綠美生態建設并進

        沿河建起約3公里的環西坑村綠道蜿蜒翠綠;西坑公園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農房風貌古樸典雅,洋溢著淡淡的嶺南特色韻味……驅車駛入惠環街道西坑村,沿途可見“百千萬工程”實施成果。

        人大代表視察“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惠環街道西坑村建設情況。  

        西坑村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近年來,西坑村不僅成功實施產業培育行動,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持續推進西坑村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項目,進一步拓寬村民和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還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行動,構建“黨建+志愿”出租屋服務體系,深化“周究偉工作室”經驗化解流動人口管理難題,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構建智慧型綜合應用平臺精準管理村內事務,營造了和諧穩定的鄉村環境。

       

        西坑公園。  

        同時,西坑村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綠美仲愷建設,通過建設“四小園”“口袋公園”和西坑公園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利用“積分制”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加快聯城帶鄉大路網建設,升級改造村道,建設環西坑村綠道,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在產城鄉融合發展行動上,投入1900多萬元提質增效污水管網,推動區疾控中心和惠環醫院新院等項目落地建設,全面改善基層醫療環境和條件。

        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使得西坑村在2023年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了320萬元,不僅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全區乃至全市的鄉村振興工作樹立了標桿,展現了新時代農村發展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人大代表視察陳江街道石圳村植樹基地,聽取綠美仲愷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調研第二站,人大代表們來到陳江街道石圳村植樹基地,聽取綠美仲愷生態建設情況匯報。步入“綠美陳江黨建林”,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景象映入眼簾。鳳凰木、黃花風鈴木、黃槐等樹種錯落有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現場視察調研后,人大代表們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匯報區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情況和綠美廣東建設的工作情況。

        據介紹,2023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始終把“百千萬工程”作為牽動全局、惠及長遠、根深葉茂的“頭號工程”,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增長10.1%,成功邁入“千億縣區”;今年上半年四大園區平臺共引入項目160宗,一季度全區完成GDP總量217.92億元,同比增長11.1%,總量居全市第3位,增速居全市第2位;多項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努力打造區鎮村高質量發展樣板。

        在取得顯著經濟成就的同時,仲愷高新區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對于區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該區積極探索并實踐以典型鎮村培育為核心的路徑,通過示范效應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無人機視角下,左側為觀洞水庫,右側為中韓(惠州)產業園,繪出一幅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惠報全媒體記者邱舒婷 通訊員李明 供圖  

        仲愷高新區以“抓兩頭促中間”工作法,建立“2+5+5+3+N”典型培育體系,成功培育5個省級首批典型村,引領鎮村高質量發展;通過“三項攻堅”推進農房風貌品質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綠美生態建設等,城鄉面貌顯著提升;強化改革創新、創先爭優擂臺賽、村企結對幫扶與金融支持“四個抓手”,激發發展活力,凝聚社會合力,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提速。

        目前,仲愷正有序推進典型鎮村培育,全力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小披檐”改造、綠美仲愷生態建設等重點事項,以“賦權強鎮”改革事項回頭看工作加快推動潼湖“萬畝方”項目落地實施。結合“抓兩頭促中間”鎮村考評,精心組織行政村“爭先創優”擂臺賽,激勵鎮村爭資源搶項目、展現鎮村建設成效,營造賽龍奪錦的濃厚氛圍。

        在綠美仲愷生態建設方面,仲愷高新區精心策劃并實施了“六大行動”策略,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推動城鄉綠化一體化、強化綠美保護地管理、激發全民參與植樹護綠熱情、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水平,并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力,還顯著增強了“百千萬工程”的生態底色與美麗景觀,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

        人大代表獻策破解同質化、環保等難題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仲愷高新區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存在的項目同質化、資金利用效率不高、環保措施不足、農房風貌改造不均衡,以及綠美生態建設宣傳與利用不充分等問題,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召開座談會,人大代表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建言獻策。

        “關鍵在于因地制宜、注重實用性與長效性,確保項目能夠深入人心、持續惠及群眾。”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市人大代表鄒偉華提出,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仲愷高新區未來可進一步探索創新,打造特色亮點,注重資金的高效利用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項目影響力和實效性。以今年火出圈的潼湖“三角梅瀑布”美麗庭院為例,可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三角梅“網紅點”。

        市人大代表張琰建議,打造“美麗庭院”要避免同質化,鼓勵每個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文化特色進行差異化發展,實現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效果。同時,她留意到現階段的“美麗庭院”建設多與農家樂結合,她建議在打造庭院和農家樂的同時,同步考慮在餐飲、廢物處理等方面要采取環保措施,避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

        環西坑村綠道蜿蜒翠綠。 

        “主題林不僅僅是種植活動,更是情感交流和互動的平臺。”綠美仲愷生態建設方面,張琰建議可以通過持續開展活動和布置相關展示,加深參與者的情感聯結,讓主題林成為長期的文化和情感載體。同時,提倡發動村民和孩子作為講解員,更深入地參與到“美麗庭院”和環保理念的宣傳與推廣當中,增強群眾的凝聚力和環保意識。

        “要積極展現仲愷不僅是功能區和產業發展區,還有社會治理和管轄職能,提升外界對仲愷的認知。”市人大代表陳瑞勵認為,要利用好媒體資源,通過多元宣傳提升仲愷形象、展示精神面貌。針對農房風貌改造中的不均衡和不平衡問題,她建議要科學規劃,制定優先改造的選取條件和范圍,特別是關注經濟落后、留守老人和兒童多的家庭,考慮特殊政策和重點幫扶,并且要多元化籌集資金,增強企業和社會力量的參與感。

        對于綠美仲愷生態建設,她建議要利用好本身具備的優越生態資源發展綠美經濟。如加強“口袋公園”的宣傳與維護,提升知名度和使用率,建立政府長效管理機制;利用潼湖生態濕地科普館吸引游客和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增加節假日去處,促進經濟發展。“在綠美工作中還需要加入更多經濟帶動的小心思,以爭取省、市的更多支持和資源。”陳瑞勵說。

        文 惠報全媒體記者邱舒婷 實習生彭志恒 通訊員李明

        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邱舒婷

      編輯: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