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仲愷每年投入超七成新增財力
建設更加幸福一流高新區
9月開學季,沉寂了兩個月的校園重新熱鬧起來。在惠州仲愷高新區,有11所學校新傳出讀書聲。根據該區規劃,今年全力推動新建、改擴建學校13所,新增約2萬個公辦學位,截至9月份,11所學校項目交付使用,累計新增公辦學位約1.6萬個。
近年來,仲愷經濟發展一路高歌向前,與此同時,該區格外注重民生工程,每年堅持投入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建設,新改擴建仲愷中學、仲愷高級中學、仲愷高新區第九學校、仲愷高新區第十小學等一批學校,建成區人民醫院新院、潼湖衛生院、38間村衛生站等一批醫療設施,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增進高品質民生福祉,向著“十四五”目標——建設更加幸福一流高新區邁進。
學生們在操場上進行體育鍛煉
學有優教
新增約1.6萬個優質公辦學位
走進陳江街道的仲愷中學,可看到新建的教學樓,黃白相間瓷磚在陽光照射下分外明亮簡潔;操場上,學生沐浴陽光與微風,跟著老師的指令,有序運動;“鈴鈴鈴”下課鈴聲一響起,嬉笑聲開始傳出,青春活力氣息洋溢……
去年,仲愷中學改擴建項目被列入該區文教事業工作重點,于去年10月動工,今年完工并于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仲愷中學校長張干丁介紹:“近年來,區委、區管委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完成學校改擴建工程,建設面積增加8.4萬平方米,新增優質學位3750個。”
事實上,仲愷中學僅是該區教育高質量提升工程中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由于歷史規劃的局限性,導致仲愷各區域發展不平衡,起步時期的仲愷教育存在區域發展不夠均衡、特色教育品牌不夠突出,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等問題。
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仲愷科學研判仲愷產業發展和城鄉空間的拓展趨勢,舉全區之力系統推動全區中小學校擴容增位工程。2017年-2022年,推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4所,擴增優質公辦學位約4.1萬個。僅在今年9月,就有11所新建、改擴建學校集中投入使用,新提供約1.6萬個優質公辦學位。
據統計,目前,仲愷高新區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1所。2022年秋季學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比例達85%,公辦占比持續優化。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仲愷將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全面做好城市更新單元范圍內義務教育學校配建工作,計劃通過新建、改擴建項目,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4萬多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3750個),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全面消除工作。緊扣仲愷高新區“5+1”產業集群,建設優質中高職院校,新建1所公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系統提升本地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地方主導產業的能力和水平。
居民實現家門口看病
目標:“辦一所新校、成一所名校”
在8月31日舉行的仲愷高新區2022年新建、擴建學校集中啟動儀式上,仲愷區委常委、區宣教文衛辦主任程矛提出,仲愷要乘勢而上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創新性發展,做到“辦一所新校、成一所名校”,打造仲愷教育發展的新標桿。
現場他還特別提出:“仲愷中學和仲愷高級中學,更要著力探索以人為本、聚焦內涵、特色多元、協同高質的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之路,打造仲愷教育家園的新高地,為仲愷加快建成國家一流高新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我們學校目標是要沖進全市縣(區)第一梯隊,成為區內一流學校、市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張干丁告訴記者,為此,仲愷中學近年來招聘了400多名教師,高中教師大部分是研究生,初中教師也全都來自師范院校。“新學期開學又精挑細選,招聘了40多名老師,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師隊伍的水平,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飛躍。”張干丁說。
放眼全區,仲愷中學絕非個例。仲愷區宣教文衛辦教育科科長王姝君告訴記者,近十年來,仲愷一直致力于做好教育人才“外引內培”工程,每年新增一批專業教師,加強緊缺學科教師的補充,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2022年就公開新招聘教師700余名。
在“內培”工作上,仲愷建立了從新任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名教師分階段培養的培訓體系;開展“三名”工程,380名優秀教師列入“三名”工程培養對象,評選了第一批及第二批仲愷高新區“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35人,成立20個“名校長工作室”和“名教師工作室”。開展“全省拜名師跟崗培養項目”與“教學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在全區各學校布局與培養學科教學領軍人才,發揮學科領軍人才在本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助推仲愷高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仲愷將進一步深化“區管校聘”改革,采用交流輪崗、跨校競聘、學區一體化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聯盟、對口支援、“管理團隊+骨干教師”組團輸出等多種方式持續推動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圍繞“三個一批”強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育工作隊伍,即培養選拔一批優秀校長,配足配強一批優秀班主任,培養招聘一批優秀教師。
老人們正在做健康操
病有良醫
“足不出區”享受三甲醫院優質診療服務
今年,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仲愷院區(以下簡稱“中心醫院仲愷院區”)急診醫學科接診了一名主動脈夾層的病人(主動脈夾層屬危急重癥)。入院時,病人已休克昏迷,動脈大血管已經撕裂,非常兇險。該院醫生準確搶救后,馬上啟動綠色通道,將病人送至上級醫院救治,最終,病人得到了及時救治。這得益于仲愷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快速提高。
時間倒回2019年,仲愷為提高仲愷醫療服務水平,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將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委托市中心人民醫院經營管理,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啟用。
兩年多來,仲愷大力推進以高質量和高水平醫療健康服務為目標的改革創新,通過中心醫院仲愷院區將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從根本上改變了仲愷高新區群眾的就醫方式與就醫環境,轄區基層患者“足不出區”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廣東省高水平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優質診療服務。
“目前院區的醫療服務水平達到了三甲醫院的服務能力,每天急診病人接近500人次,多的時候達到550人次左右,床位使用率在今年上半年接近90%;門診服務量可以達到每天1300人次以上。”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仲愷院區副院長夏家惠介紹,該院現有省重點專科12個、省重點扶持專科2個、市重點專科18個。開放床位568張、12個標準病區、9個醫技輔助科室,門診開設專科47個。他表示,院區服務能力朝“大病不出區”目標邁出一大步,接下來將繼續提高服務能力,爭取讓仲愷區人民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質量。
基礎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
惠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惠環轄區唯一一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是廣東省百強社區衛生服中心、全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惠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成堅介紹,中心最大的亮點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比較出色。
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仲愷開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惠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了33個家庭醫生團隊,以分片形式向轄區居民提供簽約、管理、履約等服務,將基礎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據統計,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小病在基層”的目標基本達成,2021年與2020年相比,衛生服務中心醫療門診量上升約30%,打通了居民看病就診“最后一公里”。
“家庭醫生主要為轄區內居民提供契約式服務,包括連續、綜合性的基本醫療基本公衛及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便利又優惠。”成堅表示,平常會為簽約的慢性病居民提供不少免費服務,比如給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人提供免費的藥物,給一些慢病患者開長處方藥等。
一直以來,仲愷按照“完善體系、優化格局、補齊短板、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為重點,不斷努力完善仲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力推進鄉鎮衛生院強基提質工程建設,潼湖鎮衛生院新院建設項目按二級醫院標準規劃建設,已經于2018年11月28日正式啟用;在全市率先提高村衛生站建設標準,全區建成38間標準化村衛生站,建成率100%,投入使用率100%;每年設立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基層設備購買和基建維修;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全面完善區級急救服務體系建設,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仲愷分中心已于2017年10月10日上線試運行……有效提高了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改善轄區群眾就醫環境。
未來,仲愷將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區人民醫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快推進區生命健康產業聚集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惠環醫院新院、區中醫醫院、陳江醫院、東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瀝林鎮衛生院新院建設,完善醫療設備配置,優化醫療服務環境,提升就醫體驗感。
老有頤養
建成三級長者服務保障網
“他們像自家孩子一樣照顧我,每周還帶我們唱歌、做手工等,感到非常溫暖、非常開心。”現入住在陳江街道社溪村新華大道旁的仲愷高新區福利中心院、來自黑龍江的金寶順對中心院舒適的居住環境、無微不至的關懷服務豎起了大拇指。她告訴記者:“我孩子在上海,三個姐妹在惠州,她們擔心我一個人在黑龍江不方便,所以接來惠州,大家過年過節聚一聚也方便。”
據了解,該中心院是一家集助老扶弱、頤養、休閑、娛樂、康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公益性社會福利機構,于2021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五星級養老機構、廣東省旅居養老示范基地,內有養老床位400張。截至2022年8月29日,累計收住249名長者,包括11名困難長者,院內工作人員73名。
日前,記者來到仲愷福利中心院看到,老人們正跟隨工作人員做早操活動身體,早操活動結束后,老人們或前往檢查室檢查身體,或在社工的陪同下進行智力活動,或組隊打麻將,或組織舞蹈等娛樂活動……
“我們很注重老人精神、娛樂方面的活動,會配備專職的社工、心理咨詢師提供服務。”仲愷高新區福利中心院院長馮晶介紹,“我們會針對不同年齡段老人的身體狀況提供不同的精神、娛樂服務,如手部肢體運動、舞蹈、旗袍秀、身體操、智力活動等,保證他們心情愉悅。”
據統計,目前仲愷戶籍人口有170574人,其中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有15486人,占全區總人數的9.07%。基于此現實情況,該區積極貫徹落實“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長者服務工作方針,從長者優待、居家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三個方面切入,建成三級長者服務保障網,不僅建成八個村、社區長者服務站,結合長者需求開展文化娛樂、精神慰藉、探訪關懷、長者自助餐等工作,為轄區內長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還建成一個鄉鎮(街道)長者照護之家即瀝林鎮長者照護之家,現已開展上門服務、助醫、助行、助樂等多項服務。截至目前,工作人員入戶探訪老人8124人次,為3411位老人建檔。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馬勇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海生 通訊員 楊錦強 惠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