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研廣州檢驗中心碰撞試驗室正進行汽車側面碰撞試驗。 南方日報記者 李永智 張迪 通訊員 江雨璇 攝
濃霧籠罩下,局部能見度不足30米。一輛時速30公里的車輛在路上疾馳,突然一個測試假人“騎著”自行車沖進路面。只聽“嗖”地一聲,千鈞一發之際,車輛自動觸發緊急制動功能,迅速剎停。
這是發生在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廣州)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檢驗中心”)的一幕。“這是復雜氣象條件模擬通道,能模擬自然環境中不同強度的降雨、不同能見度的霧氣、不同的光線條件,以檢測智能網聯車輛的主動安全性能。”廣州檢驗中心副總經理張向磊說。
碰撞、擠壓、水浸、火燒、跌落……廣州檢驗中心仿佛一個巨大的汽車“試煉場”,一輛輛汽車、一個個零部件在這里經受“上刀山、下火海”般的考驗。“我們更關注汽車行業對檢驗測試的共性需求,能最大化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既為企業的自主研發爭取更多寶貴時間,又為汽車產品的安全性保駕護航。”張向磊說。
自主創新
引領汽車行業國際標準
“在我們的碰撞試驗研究室,一年至少會進行500多次實車碰撞測試。”張向磊說,很多消費者看到碰撞試驗中的車撞得很慘、變形很大,就覺得它不安全,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其實我們關注的核心,是車輛對人的保護性能。”
張向磊解釋道,整車碰撞安全和每個零部件的性能息息相關,特別是安全帶、安全氣囊等約束系統部件、座椅、前后保險杠等。其中,車輛前端的變形吸能是一個合理設計。
目前,碰撞試驗分成兩類,一類是法規認證類試驗,即測試乘員保護效果是否合格,是汽車準入市場的最基本要求。另一類是測試項目更全面、要求更嚴苛的新車評價類試驗。“比如乘員艙結構是否完整、乘員是否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假人在碰撞后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標準等。”張向磊說。
最初,我國以車輛上市銷售的門檻作為安全性能標準,與國外標準存在不小差距。近十多年來,廣州檢驗中心所歸屬的母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汽中心”),根據中國交通事故特點自主研發出多個測試標準,不僅促進了我國汽車產品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對于改善中國道路的交通安全狀況也有積極助力。
這些自主創新的標準逐漸被國際認可。“過去,很多國家的車輛碰撞測試都使用歐洲標準。但我們調查發現,在很多交通事故中,導致乘員死傷較多的往往是相對更大的車型。”張向磊舉例說道,中汽中心根據SUV前車身的剛度、尺寸、重量等參數,設計了我國專用的側面碰撞壁障。
事實上,一輛汽車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整個過程都離不開測試服務的支撐。張向磊表示,從車輛的前期研發到上市之前,廣州檢驗中心都會按照國家標準檢測車輛;車輛上市后,還可以按照更加嚴格的標準為車輛進行星級評分,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選車參考。
技術支撐
助力汽車產業向高攀升
“砰”的一聲,在沒有任何額外保護和緩沖結構的情況下,一塊飛行汽車高電量動力電池包從15.2米的高度墜落,以62公里/小時的垂直速度直擊水泥地面,并在靜置24小時后沒有出現冒煙、起火等情況……近日,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在廣州檢驗中心進行了動力電池包墜落試驗。
廣州檢驗中心是華南地區首個具備飛行汽車實機飛行測試能力的汽車行業服務機構,“飛行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的技術重疊度高達70%以上,所以我們擁有先天優勢,因為我們在汽車、新能源汽車測試領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張向磊說。
為助力廣東低空經濟發展,廣州檢驗中心還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了面積約300畝的開放空域,高度真高300米,能夠進行飛行汽車整機的起降、巡航、機動操控、續航等飛行測試。
去年,廣州檢驗中心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成為助力區域產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力量。目前,廣東擁有25家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這些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基礎關鍵技術研究、產業運行分析、知識產權分析評估等服務。
“包括政府制定產業政策、行業標準,我們都會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張向磊說,如果每家企業自行組建檢測中心,將花費很高的成本,“我們更關注行業共性需求,能最大化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為企業的研發周期爭取更多寶貴時間”。
展望未來,張向磊說,作為廣州檢驗檢測產業鏈汽車分鏈的“鏈主”單位,廣州檢驗中心將充分發揮產業技術支撐作用,不斷提升傳統檢測業務智能化水平,積極布局汽車行業發展新業態,加速汽車國際化業務開拓,“通過數字化試驗室項目,拓展智慧檢測等前瞻技術服務,為區域行業的創新發展持續提供全價值鏈技術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曾良科 實習生 陳樂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