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之窗丨浪激潮涌,改革帆揚

        伶仃洋上,長橋臥波。

        6月30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伶仃洋上,全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宛如一道跨海長虹。海面水平如鏡,橋上車流穿梭。何其壯美。

        從這一天開始,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從此前約2小時縮短至30分鐘。這個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的車流量就保持高位運行。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A”字形交通主骨架的關鍵一橫,深中通道讓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實現了跨海直連,有力促進大灣區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項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這,僅僅是粵港澳大灣區一隅。

       

        如果我們將俯瞰視角尺度繼續放大,從粵港澳大灣區延伸開,不管是鐵路空港、貨運碼頭,還是街頭巷尾、各大景區,人流、物流、車流,整個中國都在川流不息。

        這是流動的大灣區,這是流動的中國。

        而改革開放,從一開始,永在征途。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份1978年以來歷次三中全會篇幅最長的改革決定,曾被稱為“范圍如此之廣、內容如此具體及有抱負的改革計劃”。

        如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啟新的篇章。這一章,必將波瀾壯闊。

        浪激潮涌,改革帆揚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赴廣東考察,要求廣東要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錨定“走在前列”總目標,廣東有一往無前的豪情。

        1980年,當深圳和珠海、汕頭、廈門一起成為首批經濟特區時,國外驚嘆“中國大變革的指針正轟然鳴響”。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憑借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一躍而起。

        看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城市經濟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

        看珠海。從一個落后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

        看汕頭。從一座偏遠小城日益發展成為內秀外名的活力特區、和美僑鄉、粵東明珠。

        歷史見證壯闊的征程,時間鐫刻奮斗的足跡。“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牢記總書記囑托,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繪就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在廣州番禺一個新能源汽車智能生態工廠的總裝車間,機械手高速擺動,不停揮舞。終端處,每兩輛車的下線時間間隔只有53秒。

        除了在新賽道創新領跑,廣東在制造業的傳統賽道上也在向新突破。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廣東汽車制造業面對新的產業變革,積極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推動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目前,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是“廣東制造”。

        全面深化改革,源源不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動力。從2012年以來,截至2023年,?廣東?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到13.58萬億元,?連續跨過8個萬億級臺階,成為我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

        這里,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八分之一、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且其中15個規模居全國第一; 這里,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這里,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第一;這里,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國第一,全省研發人員數量全國第一;這里,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位居全國第一; 這里,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域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這里,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中小企業數量全國第一;這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國第一。

        如今,全國1/6的智能終端、1/3的工業機器人和近九成的無人機,都是“廣東造”。

        瞄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廣東可謂是“第一”的集合!創新活力噴涌、創新動能澎湃、創新成果頻出。

        全面深化改革,氣象壯麗,郁郁蔥蔥。

        更高起點,先行示范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中國要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是要靠改革開放。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從一窮二白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而廣東,則從相對落后的農業省發展成為全國第一的經濟大省。

        “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之于中國,廣東無疑是一扇窗口。當世界目光凝聚中國,感嘆“何以中國”時,他們或許可以從“何以廣東”尋找答案。

        廣東,一直以來就是出經驗的地方。就在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再次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向全國推廣深圳22條典型經驗,過去3年累計推廣深圳改革創新舉措87條。

        在廣州黃埔,獲批全國唯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落地全國首家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險中心,實現國內首例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賠付;

        在廣州南沙,以制度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出商事登記確認制,全球溯源中心,無證明自貿區等標志性改革,跨境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2年前,來自廣東湛江的農村少年楊書明成了世界冠軍。2023年,廣東省出臺《廣東省人才優粵卡實施辦法》,將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納入可申請人才類別中,并享受在戶籍、安居、出行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性優惠待遇。這一政策的出臺,也照亮了楊書明在廣州奮斗的舞臺。今年7月1日,《廣東省技能人才發展條例》正式施行,作為全國首部關于技能人才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它的落地實施將為廣東省1979萬技能人才的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6月,在珠海橫琴,澳門中醫師梁偉衡正在為患者診治。去年8月,《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實施,澳門醫療人員可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梁偉衡也成為首批獲得執業證書的澳門醫療人員。

        廣東經驗,正在持續為全國賦能。

        何以能夠經驗頻出?敢闖敢干,敢為人先。這個“敢”,是目標導向的“敢”,是問題導向的“敢”,是結果導向的“敢”。這個“敢”,背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理解,呼喚勇毅,鼓勵闖勁,激勵創新。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今天,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沒有捷徑,唯有實干。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7月7日,港珠澳大橋。

        自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截至2024年7月7日下午,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香港單牌車突破100萬輛次。

        香港居民霍女士告訴總臺記者,“港車北上”好,一放假就過來了。開車過來,可以享受美食,也有大購物商場。

        在大灣區建設的五大戰略定位中,共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作為其中一項重大任務,關系著三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

        改革為了誰、依靠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子落而全盤活。近年來,許許多多的“小變化”匯聚成了“大變化”;許許多多的“一小步”積累成了“一大步”:

        著力推動政務服務“指尖辦”的“粵省事”,從2018年上線以來累計加載高頻民生服務超過2600項,實名注冊用戶達1.87億,讓廣東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大灣區數字生活快捷“打開方式”,獲得隨時隨地辦事的便捷體驗;

        出入境簽注、人才落戶等35項便民新舉措落地實施,大灣區“集聚效應”持續加強;

        “一地兩檢”、跨境口岸24小時通關、自助購票取票……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等手段,港澳居民往來內地的便利化水平在不斷提高,智慧出行越來越便捷;

        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方面,港澳居民一步一步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此外,廣東持續擴大“組合港一港通”改革覆蓋范圍,今年1—5月新增航線5條,運輸集裝箱量23.9萬標箱,同比增長43.4%。目前兩模式總航線已達62條,實現省內7個直屬海關全覆蓋,為企業節省物流等相關成本已超2億元。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經過40多年改革,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怎么辦?一言以蔽之,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方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怎樣才能把短板變成“潛力板”,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2022年12月,廣東開始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這也是廣東推動縣域崛起、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

        接力奮斗,碩果累累。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以汕尾為例,如何在“百千萬工程”大賽場中打造海上新汕尾?當地一方面著力向海洋要產業,構建海上風電等多元化能源體系,推動汕尾港與深圳港協同聯動發展。另一方面,還著力向海洋要食物,加快推動已規劃的20片海洋牧場和馬宮等漁港經濟區建設,加速建設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先行示范區。

       

        目光看向粵西,在有著優質海洋資源的湛江,當地也正在通過全力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打造高質量的“藍色糧倉”。

        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就位于湛江,這里全年都可產出味道鮮美的金鯧魚。一個個深海養殖網箱,就像漂浮在蔚藍海面上的“甜甜圈”。

        產業的發展,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千方百計讓群眾腰包鼓起來,變化,寫在村民的笑臉上。

        改革有恒,則業有成。

        歷史的發展,往往取決于重要關頭的選擇。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珠江兩岸,浪激潮涌,改革帆揚。

        (總臺記者 鄭澍)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