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兵點將。這一次,廣東@了腰部城市惠州。
7月3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對外公布《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亮出28條舉措,為惠州量身定制政策“大禮包”。
其中,“干貨”很多,目的也很直接。正如開門見山所說,為推動惠州全面提升發展能級,順應新時代要求加快高質量發展。
這份6300多字的文件,最核心內容可概括為4個字——“兩地一極”,即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這是廣東賦予惠州的新目標定位,既有對過去的傳承,更有對未來的升華。
這樣的定位從全球、全國、全省三大維度來審視惠州的優勢與潛力,格局和視野一下子就打開了。
站上5000億元GDP的臺階之后,惠州最需要的就是奮力一躍。有高含金量的政策支撐,加上被賦予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惠州有望跳得更高、更遠。
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支持某個地市發展的《意見》,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這次“點將”惠州,顯得不同尋常。
從格局到棋局
“三非城市”的高光
被委以重任,惠州迎來城市發展的高光時刻。而這也許是廣東區域格局演進的一個新起點。
2021年以來,為支持各地加快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委、省政府先后為珠海、汕頭、湛江、佛山、東莞出臺《意見》。
這5個城市是五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員,且地位都比較特殊。珠海、汕頭、湛江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前兩個還是經濟特區,佛山、東莞則是萬億GDP城市。
在全省大局中,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其定制政策文件,當然很好理解。
相比之下,惠州非經濟特區、非省域副中心城市、非萬億GDP城市,是眾多“三非城市”中的一員,憑什么被“高看一眼、厚愛三分”?
還有一個細節,從篇幅來看,這次支持惠州的文件字數遠超其他5個城市。為何值得重點著墨?
過去,地位和能級更高的城市,往往近水樓臺先得月,可獲得更多政策資源。如今,“三非城市”得到更多重視。這種棋局變化,體現的是廣東對“新勢力”崛起的呼喚與期待。
這次“花落”惠州,也并不意外。
今年初,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實際上,惠州各方面的基礎條件都不錯,不僅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五,增速也保持在全省前列,是一個擁有很多“唯一”的潛力股。
其一,是廣東唯一處于5000億元—1萬億元梯隊的城市。
去年,惠州GDP達5639.68億元。前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四大萬億城市,后有珠海、江門、茂名、中山、湛江、汕頭6個GDP超3000億元的城市,惠州承前啟后的位置尤為關鍵。
其二,是唯一與3個萬億城市陸地相連的廣東地市。
毗鄰廣深莞,惠州是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陸海空交通統統都有。擁有3條高鐵線、9個高鐵站,“豐”字交通主框架快速通達大灣區各城市;惠州機場加快建設千萬級干線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億噸級港口正在擴能升級,打造大灣區出海新通道。
其三,擁有廣東唯一的國家重點建設石化產業基地。
惠州是繼廣深佛莞之后全省第5個“萬億工業大市”,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規模穩居全省第三。大亞灣石化區連續多年排在“中國化工園區30強”之首。
其四,是大灣區東部唯一擁有大面積未開發土地的城市。
陸海統籌發展空間足、潛力大,惠州一直被視為廣東下一個萬億城市最有力的沖刺者。惠州土地面積約占整個大灣區的1/5,相當于廣深莞三市土地面積之和,但土地開發強度僅為11%左右,海域面積更是廣深莞三市海域面積的3倍多。
從版圖上來看,惠州儼然是一個“小廣東”,既有相對發達的沿海沿江地區,又有欠發達的北部山區,地理形態、城鄉結構、產業布局、人口構成、經濟格局猶如全省的一個微縮版。
如果惠州更強大了,廣東當然也可以更強。
有了“跳一跳”的目標,又有高規格政策支持,惠州的無限潛能一旦被激發,可為廣東更多“中等生”提供示范。
從頭部到腰部
區域競跑的新戰場
廣東對惠州的重視與支持,是對壯大腰部城市的新期許,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動作。
以往,人們關注區域競合,通常看頭部城市。一個省的經濟能否跑得快,就看車頭帶。因此,過去有句話說,“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
隨著“百千萬工程”這一頭號工程推進,均衡、協調更受關注。
廣東也更加清醒認識到自身短板。相比以發展均衡著稱的“蘇大強”江蘇,“粵老大”有著城市梯隊“斷檔”的風險。
綜觀江蘇13個地市,隊形非常整齊。不僅有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5個城市GDP超萬億,還有6個城市GDP處于5000億元—1萬億元梯隊,包括徐州(8900.44億元)、揚州(7423.26億元)、鹽城(7403.87億元)、泰州(6731.66億元)、鎮江(5264.07億元)、淮安(5015.06億元)。處于5000億元以下的,只有宿遷(4398.07億元)和連云港(4363.61億元)。而廣東目前6000億元—1萬億元梯隊為空白,5000億元以下的地市則有16個。
有觀點認為,廣東與江蘇最大的差距在于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表現,就在于腰部城市不強。
所謂腰部城市,是指在城市體系中處于中間梯隊、綜合實力較強、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城市。
對廣東來說,要走在全國前列,首先要做到經濟總量保持領先,其中,腰部城市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今年5月,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通過官網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按照經濟總量劃分,廣東21個地市可以分為三個梯隊,處于第二梯隊的惠州、珠海等7個城市即腰部城市。
該報告認為,這些腰部城市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重要的發展定位,擁有人口、土地、海洋等經濟資源及部分特色優勢,同時又具備較為扎實的產業基礎,有能力、有條件比全省發展得更快,也有責任、有義務在推動全省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目前,7個腰部城市還存在一些共性及個性的制約問題。比如,經濟結構有待調整優化,產業創新能級不足,面臨虹吸效應和同質化競爭的“雙重擠壓”,資源要素配置和開發不足。
廣東要更高挺起脊梁,當然每個城市都得再加把勁,廣深佛莞等頭部城市要挑起大梁,惠州、珠海、江門、中山等腰部城市更要強起來。
這次為惠州送來政策“及時雨”,反映出廣東更加重視“壯腰”強基。
這也是廣東提升綜合競爭力的一大關鍵。只有壯大腰部城市、提升發展能級,廣東走在前列才有更足底氣、更強后勁。
從全省到全球
“兩地一極”的路線圖
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廣東為惠州設定的目標很大,期望很高,路徑也很明晰。
如果拆解文件中的高頻詞,可以勾勒出路線圖,主要包括四大方向。
一是主攻兩大支柱。
文件中提到產業62次,是出現最多的字眼之一,制造也出現17次,凸顯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導向。
從產業類型來看,石化出現31次、電子出現14次。有中海油、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TCL、德賽等明星項目加持,惠州正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群。計劃到2035年,這兩大支柱產業躋身世界前列。這將成為“兩地一極”的硬核支撐。
二是聚焦綠色低碳。
山江湖海兼具,好山好水好空氣,城市顏值出眾……這是外界對惠州綠色生態的大體印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惠州產業“含綠量”也很高。不僅大亞灣石化區是全國首批綠色園區,惠州的清潔能源產業體系也很完備,“風光核氣儲”齊備。
此次文件在標題中就旗幟鮮明地點出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正文提到綠色18次、低碳9次,還把“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作為惠州四大戰略定位之一,要求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清潔能源中心和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這釋放出強烈信號:惠州不僅要打造新增長極,還要是綠色的增長極。
三是發力區域協同。
在這份文件中,協同、協調、合作出現很多次,并專設一小節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百千萬工程”的背景下,廣東支持惠州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推進擴權賦能強縣。
除了市內協同,跨區域協作也是方向。例如,支持惠州與深圳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加強產業協作,加快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支持惠州聯合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共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搭建深惠、廣惠、港惠人才合作平臺,深化與港澳臺僑交流合作;支持深莞惠共建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
四是注重開放創新。
一座城市發展不能單打獨斗,更不能畫地為牢。文件第20條專門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文還提到國際11次。比如,支持惠州深化與國際能源企業合作,支持惠州按規定申辦國際石化產業高峰論壇。這些都凸顯開放是惠州打造“兩地一極”的必由之路。
與此相呼應的是,創新相關字眼也貫穿始終。文中出現技術、科技、創新分別達14次、11次、8次。不單是產業科技創新,還有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其中明確,賦予惠州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支持和鼓勵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按此邏輯分析,惠州“造極”路徑清晰可見:以兩大支柱產業為主攻方向,以綠色低碳為鮮明底色,以區域協同為突破口,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
步步躍升能級,早日登峰造極。
這是惠州發展之所盼,也是廣東“壯腰”之所需。
【采寫】南方+記者 周歡
【制圖】嚴經緯
【統籌】何山 周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