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凱星 葉前 周穎
經濟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的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和最大潛力板,也是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開放日備受關注的話題。
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勢在必行順勢而為,機制初成成效初顯……這是一年多來廣東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交出的答卷:以最強共識、最大力度補齊最大短板,就能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122個縣(市、區)、1612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區)動起來,熱起來。在你追我趕中,廣東各地正在抓好強縣促鎮帶村各項落實舉措,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氣象。
壯大縣域經濟——
既是結構調整工程,更是動力增長工程
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突出短板在縣。57個縣或縣級市,面積占全省面積的71.7%,但GDP僅占全省GDP的12.5%。
為此,廣東省支持各縣(市)立足優勢資源,打造1至2個特色產業集群,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河源轄內有華南第一大人工湖新豐江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I類。記者了解到,當地以水經濟產業園為依托,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產業配套,拓展產業空間,吸引多家國內飲料食品龍頭企業落戶,將生態好水轉化為經濟活水。
“河源的縣域產業不斷壯大,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加快打造!比珖舜蟠怼⒑釉词形瘯浐螄f,河源堅決以頭號力度推進頭號工程,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突破。
過去,依靠外向型經濟發展,珠三角形成先發優勢,近市場、近技術、近人才,與粵東西北的產業差距也隨之拉大。如今,廣東將壯大縣域經濟當作一項產業結構調整工程和動力增長工程來抓,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為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導入產業項目,完善交通,注入人才、技術等各項資源,撬動當地產業發展。
走進位于粵北的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車間內機器忙碌地運轉著,工人們在抓緊趕制訂單。這里已落戶企業460余家、新建成標準廠房53.1萬平方米,正成為清遠市承接珠三角紡織服裝產業的主陣地。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市長溫文星說,抓好項目落戶,清遠正把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來落實。
如今,廣東已建設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省財政下達專項資金42.5億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路通,財通。完善基礎交通設施,是助推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梅龍高鐵今年具備開通的條件,屆時革命老區梅州到廣州僅需1.5小時。去年9月底,途經廣州、惠州、深汕合作區、汕尾的廣汕高鐵正式開通,為沿線城市融入灣區、輻射粵東、連接華東提供了便捷通道。
人來了,百校聯百縣。共青團廣東省委組織青年,聚焦縣鎮產業發展、科技攻關、創業幫扶等實際需求,組織校地結對1735個項目,選聘2000多名專家,帶動高校超過20萬名大學生入縣下鄉開展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
錢來了。廣東加大對“百千萬工程”金融支持力度。2023年,廣東涉農貸款超2.1萬億元,并提出到2027年超3萬億元,農業保險深度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縣域貸款力爭總體超1.6萬億元,縣域存貸比力爭達80%。
一年多來,廣東縣域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加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激活“鎮”能量——
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各美其美”
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薄弱環節在鎮。
千鎮千面,各有不同。廣東聚焦鎮域薄弱環節,將1612個鄉鎮(街道)分成5類,包括554個城區鎮、239個中心鎮、260個專業鎮、315個特色鎮、244個普通鎮,推動鄉鎮差異化、品質化、特色化發展。首批確定110個典型鎮,2023年新增35億元資金支持典型鎮培育工作。
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鎮鎮有“絕活”。
中心鎮要提質升級,按照小城市來規劃布局,根據當地特色資源稟賦開展整體風貌設計,彰顯地域風情。
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擁有全國最大的海洋牧場示范區和全省最大的海水魚苗種業生產孵化基地。走進這個小鎮,像是置身沿海小城市,綠樹濃蔭、街道整潔,配套設施齊全!霸谒茉燹r村新風貌方面,沙扒鎮立足鄉村環境風貌特色和村莊現有基礎,結合海洋文化主題,通過以獎代補方式,開展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鄙嘲擎傸h委書記林志遠說。
廣東美食美景多。近日,超千頭中華白海豚現身湛江雷州灣,成群的中華白海豚追逐戲水、翻轉跳躍。來湛江,在欣賞生態奇觀的同時,也能嘗到大海的鮮美。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說,這里不僅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還有多到數不過來的海鮮美食!拔覀冋蕴厣鷳B、特色美食,吸引全國游客,持續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在惠州龍門縣的永漢鎮,當地在建筑外立面,創造性引入南昆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元素,形成別具一格的視覺形象。這種將當地風土人情與現代審美有機結合的創意,進一步增強了小鎮辨識度,聚攏了人氣,促進了消費。
專業鎮要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名鎮名品!笆澜鐭舳肌敝猩焦沛傛,又迎來新光景。近年來,古鎮鎮將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升級的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戰略布局取得新突破。
部分特色鎮在休閑、旅游、康養等產業上脫穎而出,形成了典型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在廣州增城區派潭鎮,一個廢礦坑經過系統性修復后,成了一道“在森林里看海”的靚麗景觀。當地還通過舉辦“村晚”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聚攏人氣。去年,戶籍人口9萬多人的派潭鎮,旅游收入約20億元。
為支持鎮域經濟發展,記者了解到,在鄉鎮聯城帶村領域,廣東已投入省級駐鎮幫鎮扶村資金99億元、鎮域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資金79億元。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讓鄉村底子更厚鄉愁更濃
廣東城鄉區域高質量發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和美鄉村,廣東各地統籌鄉村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房風貌規劃“三個規劃”,健全黨領導下的鄉村治理體系,讓鄉村底子更厚、里子更好,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美麗鄉愁……
位于云浮市云城街道的朱屋村,依山傍田,風光秀麗,入村路干凈蜿蜒。這里可以看到干凈整潔的民居,門前地面十分整潔;房子的墻壁上統一的裝飾,與青山綠水交相呼應,和諧自然。
過去,朱屋村是一個臟亂差的后進村。拆除農村違章建筑,改造農房墻體立面,更新鄉村公共空間……朱屋村舊貌換新顏。憑借詩意田園風光,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點。
從生態宜居到產業興旺,如今朱屋村也不斷更新升級。通過加大土地流轉招商力度,朱屋村打造草莓種植基地40畝,并帶動油茶、發財樹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努力打造集體驗農業、農家樂、民宿為一體的觀光旅游村。
在河源連平縣上坪鎮古坑村,桃樹延綿,萬畝桃園成了粉色花海。鷹嘴蜜桃產業不僅給當地帶來人氣,還為村民帶來商機。古坑村因地制宜,將休閑采摘農業和鄉村旅游有機結合,走出一條以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富民之路。2023年,古坑村種植萬畝鷹嘴蜜桃,帶動35家合作社、655戶桃農增收致富。村民靠發展鷹嘴蜜桃,總體收入達2.84億元。
隨著“百千萬工程”持續深入推進,廣東鄉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基本實現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建立。
回望來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氣如虹。南粵大地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帶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豪情,必將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