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越來越多的地市正在通過設立“企業家日”,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力以赴拼經濟。
最新一個是東莞。11月1日,這個民營經濟大市迎來了首個民營企業家日。
同日,深圳、中山也分別高規格舉辦“企業家日”活動,以城市名義致敬企業家群體。
再放眼全國,設立“企業家日”已漸成風潮:吉林以全省名義設立,經濟大省江蘇已有南通、無錫、蘇州、常州、宿遷、鹽城6個設區市設立,青島、長沙、石家莊、廈門等重點城市也紛紛設立。
在這一新風向的背后,企業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生力軍的作用,正越來越重要。
01
走足程序的官宣
縱觀廣東已經設立“企業家日”的地市,其誕生官宣并不是隨隨便便、一蹴而就。
最先“吃螃蟹”的是深圳。
2019年10月,經深圳市委市政府研究,市政府正式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將每年11月1日設立為“深圳企業家日”的議案。在這個月的最后一天,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以全票通過這一議案,深圳由此率先成為全國法定設立“企業家日”的副省級城市。
隨后跟進的是佛山。在2022年召開的佛山市人大會議上,13名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設立佛山企業家日的議案》。同年3月,佛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佛山市政府提出的有關議案,決定確立每年9月27日為“佛山市企業家日”“佛山市人才日”。
2022年3月13日,佛山市通過召開企業家大會將這一決定宣布,由此成為全省第一個設立“企業家日”“人才日”的地級市。
就在7個月后,同年10月13日,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山市政府的有關議案,決定每年11月1日為“中山企業家日”。當年11月1日,中山以高規格舉行中山企業家日啟動儀式暨企業家座談會。
上述三市都有一個鮮明的共同特征,即以人大重大事項決定的形式確立“企業家日”,不僅走足動議-醞釀-確立的程序,還凸顯莊重。
今年新設“民營企業家日”的東莞則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官宣”。今年的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在當年的工作安排中明確寫入“設立‘東莞民營企業家日’,全流程培養百名領軍型、千名成長型、萬名創業型企業家”,也體現出十足的分量。
有意思的是,這些地市“企業家日”有的定在11月1日,有的定在9月27日,出于什么考慮?
實際上,這些時間頗為講究。五年前的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而兩年前的9月27日,恰是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時間。
02
城市與企業家雙向奔赴
對于這些設立“企業家日”的地市而言,以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有著什么特殊用意?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關地市曾作過詳細解釋。
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曾在首屆中山企業家日啟動儀式上說,城市造就企業家,企業造就一座城。名城靠名企,什么樣的城市成就什么樣的企業。一座城市,形成發自內心尊重企業家、呵護企業家、全市上下干部群眾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氛圍,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對于設立“東莞民營企業家日”,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光濱在今年2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說,充分彰顯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堅定民營企業家扎根東莞發展的信心,支持民營企業在東莞敢闖、敢干、敢投,讓企業家精神在莞邑大地上綻放異彩,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潛藏其中的信號具有共通性:以最大誠意重商愛商扶商,進一步增加企業家群體的認同感歸屬感,堅定企業家發展信心、釋放企業家創新創造活力,激勵他們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實現城市與企業家的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對于深圳、佛山、東莞、中山這些最早經歷改革開放帶來市場化浪潮的城市而言,企業之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體會更為深切;激發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自然有著更為緊迫的內在需求。
比如深圳,企業在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上創造了六個90%的奇跡: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
在佛山,平均每天就有756個“老板”誕生。在最近發布的“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佛山共計17家企業上榜,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
與全國全省相比,東莞民營經濟的占比則更為吃重:貢獻了六成以上的GDP和工業增加值、七成以上的稅收總額、八成以上的創新成果、九成以上的市場經營主體。
這些數據,也意味著上述地市的發展,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整體實力與發展活力。
03
優化營商環境的催化劑
通過設立“企業家日”,除了表明重視尊重企業家群體的態度外,有關地市也正在探索從多個維度賦能企業發展。
第一個維度,是將“企業家日”作為政企交流溝通的固定渠道和常態化機制,通過座談、圓桌會等活動,實現政府主要領導與企業家代表面對面交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共商地方未來發展。
從2019年開始,深圳企業家日便將“深圳企業家座談會”作為一項固定活動安排,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和各區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與企業家代表面對面交流,企業家在會上反映的意見建議被納入市委市政府督辦內容,確保政企溝通成果有效轉化。
今年11月1日,深圳市市長覃偉中等與當地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有9位企業家代表發言,圍繞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營商環境、人才政策、要素保障等提出意見建議。
第二個維度,是在“企業家日”集中開展評優獎勵,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比如今年中山在“企業家日”高規格舉辦企業家大會,表彰一批優秀企業家和優秀企業,并首次頒發中山市制造業企業科技創新30強牌匾;東莞民營企業家日組委會則將選出20家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3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和30名優秀(青年)民營企業家,給予其“玉蘭卡”相關待遇。東莞佛山還在“企業家日”前后發布企業百強榜單,都意在營造創先爭優的氛圍。
第三個維度,是借由“企業家日”進行培訓交流,促進企業家群體整體能力素質提升。
今年的企業家日期間,深圳舉行了“民營經濟·鵬城論壇”論壇,邀請著名經濟學家黃江南教授作《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展望》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創院院長樊建平作《科學發現與未來產業發展的一體化創新實踐》主題演講。而在隨后的圓桌對話環節,專家學者與企業家代表也圍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等話題進行互動交流;在今年佛山“企業家日”舉行的第二期佛商論壇上,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和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也分別作專題報告,這些都有助于企業家及時掌握國家政策走向和最新科技前沿動態。
第四個維度,是在“企業家日”期間密集開展惠企政策宣介,推動政策利好直達企業。
這些宣介通常由職能部門組織開展,重點圍繞減稅降費、扶持補貼等惠企政策進行解讀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市也會在這個特殊日子積極發聲,呼吁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在去年佛山首個“企業家日”,當地召開了企業家日品質革命大會,號召企業持續推進制造業品質革命,堅持“品牌化”發展,由“埋頭苦干”向“品牌帶動”轉變,這與佛山制造業處在轉型升級重要關口的階段性特征密切相關。
這些努力,無非是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背后所指的都是營商環境的建設。
在當下,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各地都在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而其中的關鍵在于營商環境的角力。設立“企業家日”,恰是一劑優化營商環境的催化劑。
南方+記者 吳曉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