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文博會:文創精品迭出 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小巧玲瓏的非遺刺繡掛件、小蠻腰造型的廣州塔酒、制作精良的高明扎獅……第十九屆文博會上展出的非遺文創、旅游手信、工藝精品,成功地激發了觀眾的購買欲,讓人想親身到當地旅游;而通過科技手段打造的文旅融合新場景,更是讓人忍不住駐足體驗。文創精品迭出,科技賦能文旅,正在不斷激發出文旅消費的新潛力。

        非遺煥新

        非遺文創讓傳統變新潮

        非遺文創成了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

        “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內,聚集了不少做“新”非遺的企業,時間印記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山東企業,時光印記從2017年開始參加文博會,對他們來說,參會一方面是為了展示團隊歷年來深耕文旅、非遺煥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這一“窗口”對接更多資源。

        這次其展廳主題為“Hello非遺”,展臺上不乏各類創新型的非遺文創、產品。來自東莞的參展企業嘉恒文化將目光聚焦于民族文化。展位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鼓,其上擺放著各色栩栩如生的民族人物雕塑。這是嘉恒文化以雕塑為載體、創作出的《鼓舞中華》作品,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大賽金獎。如何更好向大眾傳播非遺以及民族特色文化?文創成為思路。嘉恒文化先后開發出“民族文化小場景”“先秦七子系列”“東莞寶貝系列”等雕塑文創產品。除了裝飾品,還可定制印章、臺燈等,美觀與實用兼備,受到不少消費者喜愛。

        武功縣馨繡民間手工布藝開發有限公司,這次也將豐富的非遺文創帶來了文博會舞臺。小巧的九色鹿布藝擺件、刺繡香囊、“開口笑”掛件……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刺繡作品,展位上的文創不僅小巧精致、更頗具趣味和實用性。據參展商介紹,企業成立以來,持續開發以陜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武功刺繡”為代表的馨繡產品,涵蓋手工刺繡藝術畫、手工繡花服飾、手工布藝掛件擺件、手工繡花鞋、抱枕被保健枕等五個系列200多個品種,其中30余種文創產品獲得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讓非遺通過這種方式走入大眾百姓家、被更多的人所接觸和了解,這就是我做文創的初衷。”中國刺繡工藝大師盧梅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

        旅游手信

        讓游客把“文化”帶回家

        走進“文旅消費館·一帶一路國際館”,來自各地的旅游“手信”讓人目不暇接。

        如何提升辨識度?“手信”的打造,首先要抓住地方、景區特色,并在此基礎上做設計、產品延伸。在這一點上,廣州塔做出了示范。

        作為廣州新地標,其于2014年開始自主研發并經營旅游商品業務,目前已開設五間實體門店和三家電商門店,商品涵蓋:創意擺件、首飾服飾、茶酒食品等五大類,開發和銷售商品逾200種、70多個合作品牌,年產值規模近2億元。產品突出廣州塔及廣府嶺南獨特文化,集創意、紀念、藝術和實用于一體。

        極具辨識度的建筑造型是廣州塔的名片,也成為開發“廣州塔+”的重要支點。2015年,廣州塔公司攜手瀘州老窖公司,推出廣州塔酒經典窖藏等系列產品,酒瓶便呈現“小蠻腰”造型。2019年,更是推出廣州塔水,在保留纖纖細腰造型的同時,打造廣州塔健康、活力、時尚的品牌形象。

        西安詩遠方品牌運營管理公司則在“吃”上做出創新。他們開發出具有陜西特色的預包裝肉夾饃、甑糕——這些食品保留了原產地的風味,還可以長途攜帶,開袋即食的特性也讓其在年輕群體中受到歡迎。工藝之外,包裝也進行了“潮流化”處理:明亮的黃、紫、藍等為底色,醒獅的卡通元素搭配上趣味的字體,讓“手信”變成了一件件國潮禮品。

        除了食品,更多的地區、景點打造得以長久保存的“手信”。而創意性成了這類產品能否“俘獲人心”的關鍵。來自浙江的文博會觀眾黃先生就表示,自己對比較新奇的、有當地特色的文創產品更感興趣。“這類好玩的產品會激發我的購買欲。”他笑道。

        此次參展的在文旅,就是這樣一家專注創意性的文化企業。企業以文旅為原點,致力于打造有顏、有品、有用、價美的文化創意產品,覆蓋不同的文化領域,并通過創新使文化更具趣味性、亦更加實用。尤其在城市文創方面,目前已落地運營成都、重慶、青島、南京等多個城市,以及100多個景區、博物館等,為它們提供文創衍生品的開發、運營等。

        在文旅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打造不同城市的文創產品時,會融合當地的特色元素符號,或將當地文化作為靈感。比如,在為敦煌打造的系列產品中,就有以敦煌音樂為特色的“空靈鼓”、敦煌壁畫為靈感的“慢時光流沙盤”;成都系列產品則以熊貓為主要元素,除了水杯、鑰匙扣等常見文創,更自主研發出“永恒筆”系列創新型產品。

        對文博場館來說,創造力在“手信”打造中亦不可或缺。在韶關展區,豐富的文創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少都源于韶關市博物館。據博物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博物館始終致力于文創類“手信”的設計及開發,甚至成立了文創相關部門。在設計上將博物館內展品卡通化、形象化,并制成冰箱貼、杯墊等實用類產品。在推出不同主題展期間,也對應開發系列主題產品。比如近期就以“韶關茶趣”為關鍵詞,推出系列鼠標墊、手機殼等,趣味十足的設計加上傳統文化的內涵,讓不少逛完博物館的游客“一眼相中”。

        匠心精品

        看完文創更想去當地旅游

        經過文博會多年的沉淀,傳統手工藝在此次舞臺上越發光彩,家底也越來越厚實,展出的產品越來越新穎,越來越順應在當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潮流。

        一團泥巴,經過一雙靈巧的雙手,堆、雕、捏、塑之下,就變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又或是一只在草叢懶洋洋曬太陽的小鹿……在惠州館,手塑油畫創始人莊敏向人們展示了她的創意泥塑。

        和普通泥塑不同的是,莊敏將繪畫和浮雕融合在一起,這使她的畫作在視覺上更有立體感。現場展示了一幅古村落浮雕裝飾畫,畫作中充滿了凹凸感的石磚臺階、門梁屋檐,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透露現場一些無聲的作品,能聞犬吠、聽蟬鳴,感知這片土地的美麗。

        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也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慷慨解囊,莊敏透露,部分畫作在香港能賣到3萬—5萬元。不過,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手塑油畫也面臨著日漸式微、非遺傳承人人走藝失等問題,但在莊敏看來,通過“非遺+”方式可以打開更多發展空間,與現代時尚和創意設計的結合將進一步活化傳統工藝。

        精品的養成,往往是“一人一技、一技一生”。在佛山館,三只憨態可掬的扎獅引來不少憐愛的目光。但其實,制作一只扎獅并不簡單——要將浸泡七天七夜晾干后的竹篾,用軟紗紙扎成竹架,再經過頂嘴竹、中竹、扎額、加密竹等八大工序,連接起約1800個接點,一個獅頭才能扎成。

        高明扎獅的代表人物譚志明,雖已經年近七十,仍每年不顧長途勞累坐車到200多公里外的梧州,只為采購最好的扎獅原料。他的獅頭也要比一般的耐用好幾年。“原來一只獅子的制作這么復雜呀,難怪這些獅子看起來都這么可愛。”來自江蘇的女生張芳看完扎獅后說,非常想去當地旅游,并進一步了解當地文化。

        陽江館,風箏技藝古樸精湛,種類繁多,漆藝與風箏技藝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制作技藝;湛江館,觀眾可以免費品嘗金華金鉤餅制品、三寶紅糖制品、大神粽子;河源館,“貓頭獅”系列將客家貓頭獅元素融合現代機械風并進行多色系拼接……現場,各種非遺產品與手工展示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趙萱認為,挖掘傳統工藝與文化,一方面可以推動相互欣賞,過去旅游更多是獵奇、嘗鮮,而傳統手工、非遺產品進一步傳遞了文化背后的價值,推動觀眾們在相互欣賞中建立一種文化共識;另一方面,觀光旅游往往容易場景單一化或者同質化,但傳統工藝、非遺產品可以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核,彰顯文化個性。此外,通過深挖本地文化也能帶動產業發展,過去很多土特產,原本可能就只是牛肉干、水牛奶,但通過與傳統文化結合,可以進一步增加附加值,如沙灣姜撞奶就遠近聞名。

        文旅融合

        科技打造新場景讓體驗更佳

        工業旅游、鄉村旅游、非遺展演……在此次文博會上,文旅市場火爆出圈,與此同時,各大展區嫻熟運用電子沙盤、全息互動、5D、4K/8K等數字新技術,全面展現文化新場景、新氣象。

        沙灘上,太陽傘、露天電影、休閑書吧……利用多媒體技術,深圳鹽田館營造了一個濱海休閑旅游的體驗空間,步入其中,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面朝大海的會客廳。

        觀眾們還可以體驗一回飛行員,坐進高仿真直升機模型,操縱駕駛手柄,時而凌空騰飛時而低空盤旋,或者戴上VR眼鏡,飽覽山海壯麗景色。全新視覺技術的引入大大提升了觀眾的體驗感。

        如此未來科技感十足的場景,正照進現實。現場還設置了東部通航展區,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東部通用航空公司,目前在構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圈直升機低空運營網絡,致力于打造千架直升機戰略平臺,實現城市群15分鐘經濟生活圈。

        文博會上,各大展商已經熟練應用VR設備。如在羅湖展館,消費者在選購黃金珠寶首飾時,可線上選擇顏色和款式,再戴上VR眼鏡觀看“試戴”效果。通過一套云上定制系統,消費者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挑選“心水”產品。有意思的是,目前羅湖正積極開展珠寶工業旅游,打造珠寶文旅融合高地,吸引時尚文化消費人群。

        數字化技術在文旅行業中一大創新應用是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在騰訊展臺,“聽見數字山河”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項目中,對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1∶1復制件進行了系統化、高品質的數字采樣和還原,這在行業內尚屬首次,目前古琴音色采樣已試錄入49種常用指法技法,產出2996條音源。

        觀眾們可以通過“傳統器樂數字化”微信小程序“彈奏”,或聆聽一些珍貴器樂的聲音。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數字化存儲中國珍貴傳統器樂的樂音、樂譜,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傳統器樂的文化表達,讓文化基因有譜可循、有譜可依。

        南方日報記者 葉綺涵 郜小平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