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沒過萬億,為什么說東莞經濟還是強?

        最近各大城市GDP紛紛“放榜”,全國共6座城市新晉“萬億GDP俱樂部”,創下歷史新高。備受關注的制造業名城東莞,GDP9650.19億元,離萬億GDP一步之遙。一時間各種聲音在網上紛起。

        如果將目光看向全國同等城市,看向過去和未來,深入剖析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通過各項數據的對比,或許會對東莞作另一番評判:雖然GDP沒過萬億,但東莞經濟還是強。

        進出口總額下降3.8%

        2020年新春伊始,東莞某鎮,一家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因為訂單取消,貨款難收,交不起房租,被房東拉閘斷電。彼時,一片行將倒閉的恐慌,在東莞企業主之間蔓延。

        2020年東莞進出口總額1.3萬億元,下降3.8%。受外貿影響,東莞第二產業增加值5193.09億元,下降0.9%。這兩項關鍵指標,導致東莞GDP止步9650.19億元,離萬億GDP只差“臨門一腳”。

        記者統計了新晉“萬億GDP俱樂部”城市的外貿依存度,分別為:西安34.7%、南通26.9%、福州26.9%、泉州19.4%、濟南13.6%、合肥3.7%(說明:南通和福州為2019年數據)。而東莞2020年的外貿依存度高達137.9%。國際疫情對東莞經濟發展的沖擊,遠高于其他6座城市。

        東莞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莫安達分析,按東莞往年規律,出口每增長1%,就能拉動GDP增長約0.3%。作為外貿大市,出口拉動效果對東莞GDP的影響很大。例如,2019年東莞出口8628.8億元,增長8.5%,對GDP的拉動效果就非常明顯。而2020年東莞進出口總額不升反降,共減少了498.7億元,這種缺口不得不通過其他途徑來補足。

        撫今追昔,這已不是東莞第一次“渡劫”。十余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東莞2009年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3.7%,進出口總額下降17%。當年,全國進出口總額下降13.9%,東莞降幅高于全國。而應對2020年的一系列沖擊,東莞這兩項指標降幅分別為0.9%、3.8%。降幅大幅度收窄,反映出東莞應對國際國內環境沖擊的能力顯著增強。

        莫安達說:“東莞在進出口總額下降3.8%的情況下,仍能保持GDP正增長1.1%,是極不容易的。”

        東莞制造業“家底”依然強

        考量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能只看GDP這一個數據。東莞GDP雖然沒過萬億,但細細比較國內稅收、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反映經濟發展質效的核心數據,會發現東莞經濟實力并不遜色于6座新晉萬億GDP城市。

        稅務部門統一組織的國內稅收最直觀地反映著城市經濟實力。根據各市稅務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東莞國內稅收收入1783億元,不低于一些GDP達萬億的城市。一位專家分析,因為工業增值稅的稅率是各行業最高的稅率,而東莞制造業發達,所以稅收數據領先。

        規上工業企業是一座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盤”。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來看,東莞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193億元,領先于多個城市,這足以表明東莞經濟發展的厚實基礎。

        如果說,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第二產業增加值反映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量”,那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則反映城市經濟發展的“質”。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來看,東莞超過6000家。

        從產業結構來看,2020年東莞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分別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0.9%、37.9%,先進制造已成為東莞經濟發展的“主流”。

        不難發現,無論是經濟發展的“量”還是“質”,東莞制造業“家底”依然強。

        壓力倒逼東莞加快經濟轉型

        “東莞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每當遭遇危機,舊的產業倒下,一定會有新的產業興起。”莫安達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東莞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紛紛倒閉,電腦資訊類產業迅速成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垮了,智能手機等一批新興產業、高科技企業又興起。

        回顧2020年,雖然東莞沒有摘獲“萬億GDP”桂冠,但在內外壓力倒逼之下,東莞經濟轉型步伐加快,催生新空間、新主體、新機制、新增長點,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

        開拓新空間,東莞實施“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力爭三年完成拆除整理3萬畝,統籌5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全球招商。

        發展新主體,去年12月末,東莞工商登記注冊戶數134.10萬戶,比上年增長8.3%;累計登記新興產業5.77萬戶,增長26.2%;“十三五”時期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16年11.9萬元/人增至2020年16.5萬元/人。

        構建新機制,東莞率先在全省成立投資促進局,開發智慧投資平臺“莞小投”和服務企業的“企莞家”,政商關系健康總指數排名全國前十。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0%,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5.4%。

        培育新增長點,去年東莞372家倍增計劃工業企業(含名譽企業)增加值1126億元,增長14%;“十三五”時期,東莞高企從2028家提高至6412家,高企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過萬億元。

        春節將近,東莞多家企業給出新春紅包、多倍工資等優厚福利,吸引員工們留莞過年趕訂單。機器日夜不息的轟鳴聲,就是東莞經濟依然強盛的有力見證。

        南方日報記者 吳擒虎 靳延明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