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聲惠語】以“壯馬輕車”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都說基層工作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千頭萬緒,繁雜瑣碎。筆者在基層走訪中發現,不少基層干部感慨:一邊承受著任務重、責任大的雙重壓力,一邊又面臨“看得見管不著”的現實窘境。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引人深思。

        “小馬拉大車”,是對基層組織權小責大、人少事多等實際問題的形象描述。其實,這種現象并非出現在一時一地,而是長期困擾基層干部的典型問題,可謂流弊極廣、根深蒂固。

        為何“小馬拉大車”問題屢見不鮮?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長期以來,在社會治理場域,基層的主要職責是抓執行、抓落地,對一些下放到屬地的工作任務,沒有太多自主權,加上基層工作點多面廣、處理難度大,“馬”小“車”大既有先天的“基因”,又面臨現實的困境。另一方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兩大頑疾導致了問題的加劇。比如,在一些地方,“表海”“會海”泛濫、“打卡”“評比”繁多等問題未得到根本扭轉,“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現象死灰復燃,“運動式”“甩鍋式”的工作做法禁而不止,讓基層減負大打折扣,甚至“越減越負”。

        當前,社會治理的重心逐漸向基層下移,基層干部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小馬拉大車”難題不破解,必然造成“馬倦怠、車超載”。基層工作者往往疲于奔命,分身乏術,難以抽出精力解決群眾問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務群眾“短腿”,拉遠了干群關系,挫傷了基層干事創業積極性。

        治病必求于本。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關鍵是要從“權小責大”入手,厘清職責邊界。實踐中要堅持制度導向,科學梳理清單,形成職責、事務等“熱力圖”,嚴防以“屬地管理”為幌子向基層“甩鍋”“加碼”,絕不能把“問責機制”當成推卸責任的“擋箭牌”,確保基層治理權責平衡對等。

        “大車”負擔輕了,“小馬”拉起來步子才會快。避免基層負擔過重,必須紓解基層的難與煩,為“小馬”釋能。要從“人少事多”入手,根治政績觀不正的“病因”,堅決杜絕基層工作中文山會海、過度留痕、考核繁多等問題,徹底拔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軟釘子”,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回歸到服務基層群眾的本色。

        誠然,“馬拉車”是矛盾對立統一體,“馬”大并不意味著力大高效。新形勢下,廣大基層干部開展探索性、創造性工作,既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必備能力,要多些“首創精神”,認真對待紛繁復雜的基層工作,對上級要防止被動應付、刻意迎合,對工作要注重主動謀劃、靈活變通,始終保持一股敢闖敢干的創新勁頭,讓“基層首創”賦予“小馬”更大動能。

        破解基層治理中“小馬拉大車”難題并非一日之功,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只有從體制機制層面找出問題病灶成因,因地制宜出實招、鼓實勁,切實做到“壯馬輕車”,才能使“馬”跑得更好更歡、“車”行得更穩更快,才能讓基層治理增添動力、更有活力。

        (歐陽成 張旭華 白璐)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