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和中社聯婦女與婚姻家庭工作委員會的徐老師開工作會議的時候,她分享了過去工作中發生的一個細節,特別有趣,故記錄一下:
2021年的時候徐老師在北京東城區某社區開了幾期的繪本閱讀,其中有一位家長帶了幾歲的孩子來聽課,可是一到課室孩子就跑來跑去,一刻都不能安坐,徐老師看見了并沒有要求孩子要安靜坐好,而是允許她跑來跑去,孩子的媽媽也以為孩子不喜歡聽徐老師的繪本所以坐不住。有一次因為天氣原因,徐老師不能來了,到了上課時間,孩子問媽媽:“今天不是徐老師的課嗎?徐老師怎么沒有來呢?”孩子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跑來跑去的孩子很喜歡徐老師的繪本課啊。
挺有趣的。媽媽們總是有很多的“我以為”,其實就算媽媽們不懂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發育特點是不能安安靜靜地坐著聽繪本,但如果抱著一顆好奇和尊重的心,依然是可以問問孩子,“喜不喜歡徐老師的課?聽到啥有趣的事嗎?”而不是自我地認為孩子不專心、不愛聽繪本。#抱著一顆好奇和尊重的心,是和孩子溝通中非常重要的法則#
不久前,熹微老師在家庭教育公益群和學員群分享了上述內容。學競老師和一位媽媽作了回應,熹微也與她們在群里進行了互動。
經常“我以為”會誤人誤事
學競:
謝謝熹微老師的分享!
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或觸覺型)。熹微老師分享中的孩子有可能是動覺型的,這類孩子在活動中會更好地吸收所學到的知識。
另外,七歲以下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全身心都是向外界敞開的。徐老師允許那個孩子跑來跑去,孩子就已經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尊重,TA在跑的過程中,也會接收到老師傳遞的各種信息。
曉梅:
感恩熹微老師和學競老師的分享!
生活中真的有很多“我以為”。比如吃飯,小孩飯前可能吃了很多零食,吃飯時就不想吃,或吃一點點。家長就以為小孩挑食,或者嫌棄家長做的飯菜不好吃,然后就開始嘮叨指責,小孩不高興,家長又心情不好,這就是“我以為”的后果。其實當下就該尊重孩子,或者晚點吃飯。
還有以前孩子小的時候,給他讀書,講故事,或聽音頻故事,有時候他就是坐不住,要走動一下,或拿玩具玩,我以為他不想聽,沒心聽,我就停住沒往下講,可是當我停下來不講時,孩子馬上就會問故事后面的事情。原來孩子一直在認真聽。
我心里想,任何時候都不要靠自己的主觀意識去下判斷,什么都我以為,生活中,工作中,總是有這種想法的話,我覺得是會誤人誤事的。時刻覺察自己的言行舉止,回到當下自己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學競老師說孩子分很多種類型,我一下有那種我以為的感覺:普遍家長可能不會有這樣的學識去區分孩子屬于哪個類型,然后怎樣去教。
就像熹微老師說的:媽媽們總是有很多的“我以為”,其實就算媽媽們不懂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發育特點是不能安安靜靜地坐著聽繪本,但如果抱著一顆好奇和尊重的心,依然是可以問問孩子,“喜不喜歡徐老師的課?聽到啥有趣的事嗎?”而不是自我地認為孩子不專心、不愛聽繪本。抱著一顆好奇和尊重的心,是和孩子溝通中非常重要的法則。
能從更多的角度或維度去看待孩子,
對孩子影響深遠
學競:
曉梅,謝謝您的回應和反饋!我很同意和欣賞熹微老師的分享!
我之所以分享在心理學上孩子分哪幾種學習類型,是希望給到家長多一個視角去認識和了解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隨著我們的認知不斷提升,能從更多的角度或更高的維度去看待和理解孩子的話,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潛力的發揮帶來深遠的影響,在這方面,我有著切身的感受。
抱著尊重和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等)以及周圍的一切,是我們線下課《探索自我,讓愛回家》第一節課很重要的一個內容,課程對這個目標的具體內容、如何才能做到設置了多個心理練習環節。目前我正在考慮如何設置一些每天要做的基本功,以確保學員能夠更好地長期保持這種良好的狀態。
熹微:
曉梅,謝謝您的回應和分享,非常走心,對“我以為”這個點有很多自己的生命感悟,很贊!祝賀你的進步!學競老師分享了很多的知識點,我們在修心悟道的基礎上努力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也會更加有助于我們去理解孩子。愿我們大家都一起堅持走在學習的道路上!?
曉梅:
感恩兩位老師的回應,我又學習了。
學競:
24年前,我就開始看各種育兒書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征、發展規律及教育方法。9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我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育兒,感覺挺好的。在孩子讀幼兒園時,在橙橙老師的提醒下,我發現自己理性很強,感性不足,開始踏上由走腦向走心的轉變之路,為此上了不少線上線下課。
近年來,我與孩子交流時,很少會先入為主(一般不會“我以為”),常是靜靜地傾聽,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給孩子或成人做心理咨詢時,內心更是處于虛靜、慈悲的狀態,引導來訪者去看見、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協助其療愈傷痛并為其賦能。正如熹微老師說的,修心悟道是根本,各種知識、方法只有在內心清明、慈悲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我以為”大多是潛意識的,需要去覺察和內觀
熹微:
看見學競老師的分享了,贊嘆學競老師的學習精神,一直在進步。但我此刻更想表達的是:我們很多的“我以為”是潛意識的,這種習慣的模式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覺察和內觀,發展我們的覺知力。
比如前段時間帶小分隊(有兩個孩子兩個大人)去順德,到傍晚的時候,潛意識我以為大家都按照約定去找吃魚生的地方,但是正在“我以為”當中,有一位孩子提出清暉園對面似乎有一間看起來很不錯的藏宅咖啡館,在周圍都是廣府建筑的設計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我注意到這個點,于是好奇地問孩子:“你們是不是想去看看那一間藏宅?”
果真,孩子們的想法是一致的。大家就去到那個藏宅,藏宅非常舒適、美麗,體驗了很好喝的酥油茶以及牦牛干!原來這還是一間順德休閑飲食文化營訓中心。——這樣的探索結果大家都非常開心,對順德這座城市的開放和包容又有了新的體驗。
所以說,“我以為”的模式有時候是潛伏得很深的,好奇和尊重要成為我們生命的底色并不容易,那個習性很重的“我”是很容易反彈的,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學習。
細細再回想一下,當時孩子也只是望了馬路對面的藏宅一眼,好像輕輕地說了一句“想過去看看”,被我聽見并覺察到了,于是才有了好奇地發問。很多時候,孩子的內在力量不足,心里的想法是沒有辦法清晰地表達出來的,我們家長好奇和尊重的發問其實也是在做一個示范,告訴孩子可以這樣去表達自己、去溝通,孩子慢慢也會更加能清晰地表達自己,親子關系(或關系)中的誤會就會越來越少。
如果我當時過于在自我的中心,也許我注意不到孩子的狀況;也許即便聽到了也會忽視這么細微的聲音,那么孩子就會失去了一個很好的體驗以及學習的機會:比如她又漸漸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漸漸地變得更加沉默。
轉化潛意識信念
才能更好地看見生命的真相
學競:
謝謝熹微老師的分享!不斷地去覺察和內觀自己潛意識的信念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受生活經歷和教育的影響,我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信念系統,這個信念系統很大一部分是受潛意識制約的。我們只有不斷地去覺察和內觀自己潛意識的信念,才能夠明白自己的信念到底是阻礙還是促進了自己的發展。然后通過把限制性的信念轉化為創造性的信念,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所不同。這也是我們線下課的內容之一。
當好奇和尊重成為了我們生命的底色,我們的思維也會更加靈動和具有彈性,能更好地探索和看見生命的真相。而要做到這點,正如熹微老師所說的,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去學習。
熹微老師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讓我們明白,成人若能靜心、用心地去傾聽孩子,對孩子好奇地發問,孩子才會勇于清晰地表達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成人常會為各種瑣事、情緒所困擾,或是因為受各種限制性信念的影響,很難做到不帶評判、好奇而尊重地去傾聽孩子,啟發、引導孩子,甚至會去指責或給孩子貼標簽,所以很多孩子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敢去表達自己。熹微老師通過長期的學習,對覺知力的訓練,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需求,并鼓勵孩子去探索。我們只要愿意去學習成長,同時遵循正確的方法,就能夠不斷提升與孩子的溝通能力,讓孩子逐漸成為自信、積極、有勇氣和力量的人。
惠州日報社幸福家庭教育工作室供稿
包圖網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