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日前,《中國環境報》整版報道惠州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報道以“惠州力量”“惠州示范”“惠州樣板”介紹了惠州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記者了解到,2018年,我市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我市生態環境領域喜報頻傳:15個國、省考斷面全面達標,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全國排名第七;空氣質量保持穩定優良,近年來排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列,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從2017年起,連續4年位居珠三角第一。
堅持將污染防治攻堅擺在發展突出位置
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源、整潔的居住環境,實實在在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如今,越來越多的地區在發展中交出了漂亮的綠色成績單。成績的背后,是惠州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
近年來,惠州堅持將污染防治攻堅擺在發展的突出位置,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
特別是2018年至今,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擔負起污染防治攻堅的政治責任,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親自研究部署污染防治攻堅戰,主動擔任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總指揮部總指揮長和第一副總指揮長、市河長辦總河長和副總河長,牽頭督導東江和西枝江兩條最主要河流的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簽發了總指揮部1號令,號召全市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分管市領導靠前指揮,全力推動解決硬骨頭問題。
防治污染,貴在合力治。市人大積極監督各級政府、部門做好治水工作;惠州市政協多次組織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調研工作,加強民主監督,積極獻言獻策。全市各級河長認真履職,特別是市領導帶頭巡河,2020年以來,全市五級河(湖)長共巡河(湖)超7萬次。
堅持“一線工作法”解決污染防治攻堅難題。2020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總指揮部成立了近60人的加強版下沉督導組,對7個縣(區)的水、大氣、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攻堅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等工作進行全面幫扶和督導,形成“立即轉辦-立即整改-立即反饋”的問題整改落實機制;惠州市紀委監委全程參與督導,有效壓實屬地環保責任。
連續兩年簽發市“1號令”攻堅水污染防治
環境美不美,關鍵要看水。2019年、2020年惠州連續兩年簽發市“1號令”,采取超常規統籌、超常規督導、超常規問責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惠州治水工作向縱深挺進。
早在2019年,惠州就以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為終極目標,全面打響消除劣Ⅴ類水質河涌、重點流域(海域)污染治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養殖污染治理、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業污染治理等標志性戰役。
同時,編制實施系列污染防治攻堅方案,建立周研判、月調度、季匯報、定期督導、專家問診、預警等機制,制訂環保責任考核獎懲辦法,專門成立7個污染防治攻堅戰下沉督導組,每月下沉縣(區)一線督導工作。
防治污染,不僅要合力治,更要源頭防。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治水攻堅戰工作,始終堅持“系統、科學、精準”的治水原則。著眼于完善污水管網體系、增強污水處理能力、加快實現雨污分流、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系統推進“五大工程”建設。深入開展全市七大水系57條主要支流河涌污染整治及全市27條黑臭水體治理,2019年,27條黑臭水體均通過初見成效評估;2020年8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組織對惠州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省級專項排查,認定27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完成“十三五”期間213個建制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排查,科學做好全市畜禽養殖禁養區調整劃定,農村污水處理和雨污分流率明顯提高,農村生態產品不斷豐富,群眾生態環境幸福感顯著提升。
通過地方立法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力度
作為惠州的省控VOCs重點企業之一,恒昌涂料(惠陽)有限公司投入2114萬元推進VOCs綜合治理,通過治理每年可削減VOCs超過150噸。這是惠州開展VOCs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治理,有效削減VOCs排放量的真實案例。
放眼全市,煤改氣、生物質改氣工作也已全面鋪開。鋼鐵、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廢氣全面實施特別排放限值,全面完成VOCs企業整治、生物質鍋爐整治、重點工業企業提標升級等工作,完成197家省市控企業VOCs“一企一策”整治,321家VOCs重點監管企業銷號式綜合整治,3個工業園區涉VOCs企業排查和整治。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市區,極少見到風一吹便塵土飛揚的景象。這得益于惠州推行的揚塵治理標準化管理,出臺了《惠州市建筑工地揚塵噪聲在線監測系統平臺管理和設備安裝接入規范(試行)》,要求建筑工地安裝揚塵噪聲在線監測系統,落實施工工地“7個100%”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同時,通過地方立法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力度,《惠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已于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
除了標準化管理,惠州已建成市級揚塵在線監控平臺,累計對市區496個工地實施動態監管,全方位、全時段對在建工地內的沖洗臺、施工區域和渣土車裝載、密閉、沖洗情況進行監控。逐步推廣泥頭車密閉化運輸,目前已有2220輛新型全密閉智能環保渣土車投入使用。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防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土壤防治取得積極成效。調查重點行業企業1042家,完成全市調查成果集成,建立污染地塊清單、優先管控名錄和數據庫;對全市6個工業園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為治土奠定基礎。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全市100%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立全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監管聯動機制,加強建設用地在規劃許可、土地供應、治理修復等環節監管,開展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初步調查地塊46個;加強土壤污染重點單位的環境監管,推動33家重點監管企業完成隱患排查及自行監測工作。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