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探索漁客文化紅色文化與文旅項目深度融合路徑

        原標題:

        探索漁客文化紅色文化與文旅項目深度融合路徑

        澳頭衙前村實施13個典型培育項目

        衙前村2023年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這是村里的生態塘。

        讓紅色故事煥發光芒,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積極挖掘盤活澳頭街道衙前村文化資源,探索將漁客文化和紅色文化等文化基因與衙前文旅項目深度融合的路徑,為發展注入紅色力量。

        紅色文化

        抗戰時期胡展光等熱血青年義無反顧投身革命

        據年長的村民回憶,抗戰時期,東江縱隊曾在村里活動過,抗日隊伍凝聚了許多有志之士奮起抗戰、保家衛國,衙前村也有不少熱血青年義無反顧地投身革命,其中一位便是后來擔任東江游擊指揮所獨立大隊副大隊長的胡展光。

        胡展光1909年出生在衙前村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從小跟著父親出海捕魚,歷盡艱險,從而練就了他不屈不撓的意志,18歲時他考進了陳濟棠辦的燕塘軍校。從軍校畢業后,胡展光進入國民黨軍,1933年至1936年間擔任國民黨軍隊排長之職。期間,胡展光耳聞目睹了國民黨軍中的腐敗內幕,這與他保家衛國的從戎初衷背道而馳。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后,胡展光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他按照黨的指示,繼續留在國民黨軍隊里,以合法的身份開展黨的工作。他和地下黨的同志在廣州中央公園邊的葉氏宗祠建立了一個名叫“淡社”的群眾團體,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組織青年和愛國人士參加抗日救亡工作。

        有一年,胡展光回家鄉衙前村過春節。他悄悄地對妻子曾友妹說:“不久,我就不當這個官,要到山區去過跋山涉水的艱苦生活。到時,我會回來帶你一起去。”他還囑咐妻子說:“你不識字,要加緊學文化。以后會有人來我們村里辦農會和婦女會,你要串連村中的青年婦女參加。”他不僅動員妻子參加革命,而且發動村中一批青年參加了游擊隊,從而使衙前村成為我黨開展抗日游擊活動的根據地。

        1940年初春,胡展光奉命轉移,暫時回到老家澳頭衙前村。在險惡的環境中,他仍然積極為黨工作。當他獲悉“東團”博羅隊李健行等23位同志被捕并被押解到惠州時,立即趕到李健行的家鄉,把情況告訴李健行的妻子。然后,他趕往惠州與中共地下黨聯系,但國民黨頑固派處處布下了監視中共地下黨活動的密探。當胡展光從博羅返回家時,便被敵人發覺,專門派密探暗中跟蹤他。當他到達惠州的第二天,不幸被捕。1940年4月20日,胡展光犧牲,年僅31歲。

        文旅融合

        打造“山海漁村”特色鄉村休閑旅游綜合體

        如今,胡展光烈士的英勇事跡被記錄在《東江縱隊在博羅犧牲的烈士名錄》中,展板陳列在東江縱隊紀念館內,接受后人的敬仰與追憶。大亞灣開發區也正積極挖掘盤活衙前村文化資源,在村內規劃建設胡展光烈士紀念區域,講好胡展光紅色革命故事,探索將漁客文化和紅色文化等文化基因與衙前文旅項目深度融合的路徑,推動文化資源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使文旅元素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依山傍海的衙前村,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是大亞灣最早的傳統漁村之一。三喜祠、胡氏宗祠、媽祖廟,是傳統漁家文化歷史的堅實見證者;古井公園、古樹公園、榕樹公園,詮釋著古韻新生的魅力。大亞灣開發區以打造體現“山海漁村”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綜合體為目標,整合衙前村歷史人文、鄉村景觀等優勢資源,創建內外兼修、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該村2023年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與此同時,大亞灣開發區以聯動發展為抓手,重點落實衙前—金門塘典型培育工作,實施魅力衙前文旅項目建設,開展老舊客家民居優化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濱海公園—金門塘碼頭—彩虹橋燈光工程等13個典型培育項目,投資約2300萬元,讓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

      編輯:李影君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