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惠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報告(全文)

      (2021年11月28日)

      劉 吉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惠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惠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在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接續努力、團結奮進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團結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實干擔當,為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而努力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為黨帶領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標定了歷史方位、時代坐標和前進方向。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趕考路上譜寫惠州新篇章。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內一流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惠州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勢,面對前所未有挑戰,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省委“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謀劃推動國內一流城市建設,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正風反腐,攻堅克難、奮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取得全面進步。

        ——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定自覺。突出黨的政治建設,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持續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廣大干部群眾心向總書記、心向黨中央。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省委關于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堅實。聚焦發展實體經濟,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經濟總量穩步提升,全省第五城地位日趨穩固。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中海殼牌二期、TCL模組及整機項目建成投產,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廣東太平嶺核電廠、恒力(PTA)等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世界500強企業聚“惠”勢頭迅猛,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持續優化投資結構,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增速領跑全省。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兩番,先進制造業占工業比重大幅提升,居全省前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上市公司大幅增加。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熱火朝天,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扎實起步,實際利用外資規模質量顯著提升,發展勢能持續集聚,向上突破的態勢明顯。

        ——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更加豐碩。強化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主流意識形態昂揚向上。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有聲有色。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博羅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入選全國先行試驗區,全市注冊志愿者突破120萬。《紅色東江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等黨史學習教育原創作品反響強烈,多部文藝作品入選省“五個一工程”獎,城市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大幅躍升。

        ——人民群眾幸福感更加豐厚。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市46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15188戶35546人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特色農業發展提質增效,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堅持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事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群眾生活全方位改善。大手筆規劃啟動“豐”字交通體系建設,仲愷大道、隆生大橋等一批城市干道和橋梁建成通車,群眾出行更加順暢快捷。切實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顯著,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階段性任務圓滿完成,首次奪取全國綜治領域最高榮譽“長安杯”。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成功抗擊“8·30”洪水、強臺風“山竹”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力捍衛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綠水青山生態優勢更加彰顯。堅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打好藍天保衛、碧水攻堅、凈土防御三大戰役,扎實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堅持大投入推動水環境大治理,實施供排污一體化改革,1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100%達標,城市建成區27條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水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性變化,獲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高度肯定。堅持精準控源治氣,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居全國重點監測大中城市前列。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和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交出一份美麗“綠色答卷”。

        ——全面從嚴治黨更加嚴實。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層層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干部工作“五大體系”,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全面落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實施鎮村干部“大儲備”,高質量完成縣鎮村換屆工作。創設重大項目聯合黨委,黨群服務中心實現鎮村全覆蓋。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建立健全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實現本屆市委巡察全覆蓋,以“零容忍”態度清除一批害群之馬,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更加鞏固。

        五年來,市委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新時代黨管武裝、國防動員、軍民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壯大,民族、宗教、外事、對臺、港澳、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工作實現新進步,形成黨政軍民團結一心、社會各界攜手共進的大好局面。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還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一是發展不足仍然是最迫切的問題。經濟總量不夠大,產業結構不夠優,創新能力不強,土地、能耗等資源要素約束趨緊,發展的自主性、韌性、源動力不足問題突出。二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協調。縣域經濟不夠強,內生發展動力不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更加繁重、挑戰更加艱巨。三是社會民生事業與群眾期盼仍有差距。人口快速增長對教育、衛生、養老、托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的一些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覆蓋面沒有與時俱進。四是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涉房地產遺留問題較多,征地拆遷矛盾較為集中,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隱患仍需高度警惕。五是部分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一些領域形式主義依然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復雜嚴峻等。這些問題,我們一直都在強調,一直都在致力解決,必須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同志們,回顧五年奮斗,我們砥礪奮進、豪情滿懷,啃下了一批硬骨頭,辦成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解決了不少老百姓久盼未決的老大難問題。我們狠抓發展的能力和信心更強了,想干事、能干事、干凈干事的底氣更足了,建設一流、競逐一流的士氣更高了。五年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最關鍵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航定向,最直接在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歷屆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最給力的是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600多萬惠州人民的共同奮斗,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企業家和駐惠部隊、武警官兵、消防指戰員的拼搏奉獻!最令人感動的是,在艱苦卓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愛心企業家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全市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筑起了保護生命健康的鋼鐵長城,凝聚起惠州奮發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此,我代表中共惠州市委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二、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特征新要求,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創造性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歷史方位,立足新起點,科學研判形勢,準確把握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未來五年,是惠州踏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五年。放眼國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化深刻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持續加劇,國際金融風險有所加大,世界經濟低位震蕩。聚焦國內,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動能深刻調整,以中心城市為龍頭的區域間競爭更趨激烈,城市競合分化加速,以國內龍頭企業主導的新一輪內需市場格局和產業分工加速重構。立足惠州,我們對外依存度較高,長期形成的外向型發展模式慣性較大,發展路徑由外轉內面臨諸多挑戰。近年來,我們狠抓實體經濟,逆勢加大投資,引進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產業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實力不斷壯大。總體來看,惠州正處在由量變積累到質變升華的關鍵轉折期,保持良好態勢、迅速向上則躋身一流,失速向下則淪為平庸。我們已經到了不進則退、下勝負手的關鍵時刻,唯有搶抓先機、主動出戰,扎實辦好惠州的事,以綜合競爭力提升這個最大的確定性應對諸多不確定性,才能逆勢突圍、脫穎而出。

        市委研究提出,今后五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1+1+9”工作部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惠州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奮力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就是為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重要支撐。這要求我們持續做大經濟總量,快速提升發展能級,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省上游水平,城市綜合實力邁入國內一流,真正成為比肩佛莞的灣區強市,成為強力撐起大灣區發展的新一極。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就是為廣東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重要貢獻。這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大總量規模,還要實現結構、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相協調,經濟運行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競爭力走在全國第一方陣前列,躋身世界一流。

        ——打造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就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職責使命。這要求我們堅持人民至上,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促進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品質和社會福利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美譽度、影響力,建設更加宜居宜業宜游、令人向往的現代優美花園城市,彰顯青春活力新形象。

        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確定了惠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任務,描繪了未來五年發展的美好藍圖。實現這些宏偉目標,我們要胸懷理想、腳踏實地、接續奮斗,深刻把握黨百年奮斗“十個堅持”寶貴經驗,全面總結惠州過去五年發展實踐,走好新時代趕考路。要始終銘記重托,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惠州大地不折不扣落地見效。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強化戰略思維。自覺把惠州發展融入國家大局,把握時代脈搏,系統性思考,前瞻性謀劃,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實現惠州跨越發展。必須深入解放思想,以快應變搶占先機。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快人一步、先人一招,在變局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戰。聚力實體經濟,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產業集群發展,又快又大、以大帶小、強鏈補鏈延鏈,建設新型工業強市。堅持創新實干、善干肯干。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領導干部帶頭上,敢于堅持斗爭,甘于埋頭苦干,勇于開拓創新,不搞形式主義,把定下來的事情一抓到底、干出實效。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底線思維。發展步伐加快,風險就會放大。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見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亂,有效防范應對風險挑戰,確保大局穩定,行穩方可致遠。

        三、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度融深融灣,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抉擇。省委提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目標,惠州要找準定位,揚地利之優,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強化與廣深莞協同聯動,加強與港澳合作交流,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

        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深莞惠一體化,促進大灣區協同共興。推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攜手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打造成為大灣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不可或缺的一席。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高標準打造潼湖生態智慧區等合作平臺,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深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融合共享,強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提升融入大灣區發展實效。建好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基地,打造大灣區“中央廚房”。探索建立惠州與港澳特色合作平臺,高標準建設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營造適合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人文環境,促進惠港惠澳緊密合作。

        強化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發揮惠州作為珠三角連接粵東北及閩贛的門戶作用,打造承東接西、連南帶北的交通樞紐。要加快建成“豐”字交通主框架,完善“五橫五縱”骨干快速路網,完成主城區“兩環十射”快速進出城道路體系建設,建成鵝城大橋等新過江通道。全面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建成贛深高鐵、廣汕鐵路惠州段,推動深惠城際和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推動城軌公交化運行,實現廣深港惠“一小時生活圈”。高標準建設惠州千萬級干線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高質量推進交通強國試點任務,構建高效暢通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港口興則城市興,惠州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港口大發展是惠州人民的美好夙愿。要下大力氣破解障礙、統籌資源,努力把惠州港建設成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對內大循環、對外大聯通”的重要樞紐。優化功能定位,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布局港區現代物流集聚區,推動惠州港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統籌岸線、航道、碼頭等資源,盤活處置好港區歷史用地,抓緊引進國際航運龍頭企業,開辟更多國際海運航線,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推進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海陸空鐵”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打造大灣區乃至全國南北出海新通道。

        推進縣(區)差異化高質量發展。貫徹省委“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要求,支持各縣(區)依據自身基礎條件、資源稟賦走差異化發展之路。科學構建“1+1+1”開發格局,著力提升惠城、惠陽中心城區能級,推動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發展壯大惠東、博羅縣域經濟,加快整體融入“一核”;推動惠東、惠陽、大亞灣沿海地區參與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和全省沿海經濟帶建設,促進產業全面對接“一帶”;支持龍門創建綠色發展示范區,助力構筑“一區”。

        新支撐要有硬實力,新極點要有新增量。惠州深度融深融灣已經啟動,大交通帶動大發展格局呼之欲出,我們要堅持內外并舉,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鞏固對外開放優勢,打造貿易強市,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日趨激烈的城市競合中塑造優勢、跨越趕超、不負使命。

        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型升級,建設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一場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經過多年積累,惠州產業已到了由散轉聚、由大轉強的關鍵階段,我們要堅持創新引領,錨定“2+1”現代產業集群不動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惠州集聚了眾多世界級石化巨頭,既有煉化規模又有頂尖技術,還布局了新材料等中下游產業,最有條件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要發揮重大項目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推動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三期、恒力(PTA)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做長做精石化產業鏈,加快推進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實現與大亞灣石化區隔墻供應,打造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集群。大力推進石化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

        聯動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數字變革越來越成為推動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厚實,數字經濟關聯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數字化比較優勢突出。要牢牢把握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趨勢,強化與廣深佛莞等城市產業鏈協同,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增強產業韌性和核心競爭力。引進培育一批頭部企業,做大做強超高清視頻顯示、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鼓勵企業集群式“上云用數賦智”,引進更多優質軟件企業,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綠色數據中心落地,積極引育大數據、區塊鏈、互聯網平臺等關聯企業,前瞻布局VR/AR、信息安全等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鏈要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推動TCL、德賽、伯恩光學、億緯鋰能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走在前列,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千億級企業、世界500強企業。

        打造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能源領域是打好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的主戰場,加快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成為關鍵舉措。要統籌推進核電、風電、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建成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推動二期工程盡快開工,加快海上風電、LNG電廠、抽水蓄能、熱電聯產等項目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地熱、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電力裝機總容量躍居全省前列。依托能源項目建設,推動綠色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把能源安全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發揮惠州在大灣區中的電力輸配樞紐優勢,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堅持能源節約與高效利用并舉,加強能源戰略儲備,強化全社會節能管理,推動用能方式變革,提高能源儲存、錯峰調度、多能互補等高效利用技術,增強能源系統經濟性和運行效率。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引領未來,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加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優化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機制,培育一批技術成果轉化專業服務機構,建立政銀企風險分擔機制,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堅持把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提升創新能力的“牛鼻子”,實施高企數量三年倍增計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育,依托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實施“惠”聚優才行動,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實施技工教育“強基培優”計劃,培育一批“鵝城工匠”,壯大高技能人才和卓越工程師隊伍。打造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依托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東江實驗室等重大項目,謀劃建設河橋科教城和稔平半島清潔能源新技術綜合應用試驗區。

        實現轉型升級,不是吹糠見米、立竿見影的一日之功。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堅守工業精神,堅持聚焦“3+7”園區不動搖,堅持集群集約發展不動搖,堅持延鏈補鏈強鏈不動搖,全力打造以大帶小、以小育大的產業生態,充分釋放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五、共建共治共享,促進共同富裕,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社會轉型加快,利益訴求多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我們要把促進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關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發展富民產業,推動民生事業進步、城市品質提升、人民安居樂業,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打造各類人才向往的幸福家園。

        擦亮惠民之州品牌。惠民之州是惠州享譽全國的城市品牌。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政府過緊日子,讓群眾過好日子,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落實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等制度安排,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積極幫扶殘疾人、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就業,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推進社保擴面提質增效,關注和改善“夾心層”生活狀況,暢通各方參與慈善和社會救助的渠道。提高“學有優教”水平,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全面落實“雙減”政策,讓孩子們在校內學足學好;適應產業發展需求,辦好中職高職教育,支持惠州學院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大力發展中醫藥等生命健康產業,加快健康惠州建設,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好用好縣(區)“第二人民醫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公共衛生應急醫院、精神衛生醫院、特殊學校等建設。加強家風家教建設,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家門口”公共服務體系,讓長者服務圍著老人轉,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共同事業,著力解決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問題,滿足各年齡段居民多元化需求,讓每一位惠州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惠民之州的關懷和溫暖。

        建設優美花園城市。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環境秀美,是有名的宜居宜游城市。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域統籌規劃建設“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園里”的優美花園城市,加強城市風貌管控和重要片區城市設計,打造“兩江四岸”碧道,優化提升西湖及周邊區域環境,建設舒適宜人的“城市客廳”。布局建設一批城市綠廊綠道,保護好古樹名木,推動城市公園增量提質,建設一批特色公園,提升改造一批老舊公園。用“繡花”功夫實施城市更新,注重“盤活與復綠”,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建成智慧公交、智慧停車場、道路暢通工程等一批惠民項目。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構建大城管格局,實施精細化管理,實現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讓惠州更加聰慧、更加優美。

        煥發嶺東名郡時尚魅力。惠州不僅是宜居宜游之城,更應是宜業宜創活力之城。要把提升軟實力與增強硬實力相結合,深挖城市精神內涵。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管理,積極參與“海絲聯盟”交流合作,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面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增加現代時尚元素,升級改造重點商圈、步行街等商業綜合體,打造一批網紅創意街區,鼓勵老字號嵌入現代元素,高水平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業態,打造文旅、商務、康養融合發展的新型消費集聚區,建設大灣區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實施全國文明城市三年鞏固提升計劃,實現文明實踐站所全覆蓋,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典范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把創新創業基因和奮斗精神深度植入城市文化,綻放新時代嶺東名郡現代魅力。

        建設綠色低碳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果。要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制定“1+N”碳達峰實施方案,協同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加快綠色制造體系、綠色低碳園區、綠色低碳工廠建設,推動建筑、交通、農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全面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依托重大石化項目率先推動碳捕集技術應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最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實施空氣質量保優行動,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守住“惠州藍”。統籌全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共治,守好東江生命水、政治水。持續改善土壤環境,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統治理,不斷提高環境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加強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區建設,讓綠水青山福澤惠州人民。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社會治理關乎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要深化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加強“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擦亮“一村(居)一警”品牌,促進“一村(居)一法律顧問”提檔升級。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好群眾信訪工作,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引導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參與基層治理,推動政府治理與社會調節、村(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進依法治市,加強地方立法工作。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著力完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確保法檢兩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立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處置體系。深化平安惠州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加強公共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快速處置,始終保持對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加強信息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把惠州建設成為最安全穩定的城市之一。

        奮斗者是幸福的。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建設已按下“快進鍵”,我們要用奮斗的汗水創造美好生活,用奮斗的故事唱響城市青春之歌,用幸福的歡笑奏出惠民之州的時代強音。

        六、強化城鄉資源統籌,以城帶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現代化建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農業農村是惠州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競爭力所在。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城鄉資源,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同步推進“五大振興”,實現鄉村振興走在大灣區前列。

        優化城鄉空間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不是把鄉村變城市,而是要保留鄉村肌理,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讓秀美鄉村和繁華都市相得益彰。要科學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合理設置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堅決遏制城鎮無序擴張,保住鄉村風貌,留住綠水青山。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耕地面積不低于160萬畝。推動落實“一戶一宅”,開展農村違法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對亂占耕地建房“零容忍”,也對村民建房剛需給出路。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三產深度融合,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要發揮鄉鎮平臺和支點作用,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鎮創建為抓手,打造生產加工、集散流通、品牌展銷、農業科技等一體化產業鏈,扶持一批有運營能力的鄉村電商,形成“生產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流通在縣城、增收在農民”的鄉村經濟新模式。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鼓勵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服務帶動小農戶能力。扶持做強“絲苗米”“東坡荔”“三黃胡須雞”等區域品牌,鼓勵申報更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鄉村新型服務業,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精細農業,做大漁業養殖、高品質海產品生產。要落實好保障鄉村振興用地、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鄉村振興比例等政策,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效率和水平。

        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鄉村是寄托鄉情、留住鄉愁的精神家園,需要用心用情建設好、呵護好。要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九大攻堅”行動,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堅決防止人造景觀過度開發、千村一面大拆大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進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促進鄉村綠化提質增效。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保護好傳統村落和特色村落,推動所有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要特別關注鄉村振興中的生態保護,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健全新型鄉村生活體系。如何在山清水秀、恬靜優美的鄉村中,享受到與城市一樣的現代品質生活,是鄉村振興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要提檔升級鄉村基礎設施,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物流等設施建設,健全運營管護長效機制。優化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農村教育、醫療和健康管理水平。加快建設環羅浮山等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整合形成一批鄉村旅游集聚區和示范村。扎實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育新時代精勤農民。發揮黨群服務中心作用,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農民過上現代新型鄉村生活。

        城市與鄉村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榮的生命共同體。要強化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和鎮委書記“一線施工隊長”職責,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推動新型城鎮化,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雙向流動,打造詩意田園和現代生活有機統一的鄉村振興樣本,為大灣區增添更鮮亮的田園色彩、更豐富的鄉村精彩。

        七、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營商環境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國內外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要見機處事,因勢利導,大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著力優化管理模式、整合行政資源、提升服務效能,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營造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穩定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

        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服務模式是全面優化政務環境的關鍵所在。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切實把以行政管理為中心的機關運行方式,轉變為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站在辦事者角度提升全周期服務,優化全鏈條審批,準確及時回應市場主體所急所需。深化“放管服”改革,放權力不放責任,強化全過程公正監管,確保下放事項接得起、管得住、用得好。堅持依法行政,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用法治為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推動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推動優商親商暖商,積極為企業松綁減負,有事必應、無事不擾。

        提升整體行政效能。簡政、放權、提速是提升服務效能的基本要義。要樹立整體政府理念,健全部門面對面協調解決問題機制,減少文來文往,打破條塊分割,對于涉及多層級多部門事項,一件事授權一名領導、一個單位牽頭,一抓到底,推動政務服務形成合力、協同高效。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推動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深度融合,打造“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體系,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辦、并聯辦。完善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制度,提高“惠企利民”政策兌現效率,建設有利于企業更好發展的優良政務服務環境。

        高標準完善市場體系。暢通市場循環,推進市場提質增效,關鍵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堅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企業的市場經濟主體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用心用情為中小微企業排憂解難,持續增強市場活力,以企業的更大發展促增長、穩就業、推創新。借鑒深圳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創新經驗,分類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支持發展供應鏈金融,加快培育發展技術、數據要素市場,推動要素資源有序流動、高效配置。要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圍繞城建、交通、港口、水務等基礎領域,集中力量打造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產業集團,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提升國資國企保供穩價、服務實體經濟、保障城市運營和社會民生的能力。

        精神是時代和實踐的升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關鍵在干部精氣神,在能力素養。無論是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還是服務企業、為民辦事,都需要我們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專業的素養,攻堅克難、開拓奮進,凝心聚力謀發展,意氣風發創一流。

        八、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書寫忠誠干凈擔當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事業興衰,關鍵在黨。我們要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更好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以實際行動忠實踐行“兩個維護”。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守“五個必須”,杜絕“七個有之”。健全政治監督常態化機制,強化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增強網絡治理能力,堅決筑牢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惠州陣地。

        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砥礪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深化“五學”機制,加強各級干部理論培訓,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成果,不斷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和奮斗的力量。

        織密建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深入實施新一輪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為抓手,織密建強縣鎮村黨組織體系。抓好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引領,充分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作用,提高“兩新”組織黨建質量,深化拓展重大項目聯合黨委建設,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好干部標準,健全完善干部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和正向激勵“五大體系”,加快打造一支政治過硬、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強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東江干部學院,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堅持在重大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一線,發現使用年輕干部,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優秀干部。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最大限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營造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有為者有位的良好氛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落實省人才工作“五大工程”,全力優化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才生態環境,打造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支撐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才強市,再現英才聚“惠”盛況。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始終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推動管黨治黨嚴起來、硬起來,堅決同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斗爭。各級黨委(黨組)要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一把手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決糾“四風”樹新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少開會、開短會,推動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成風化俗。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加大對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力度,深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建設領域不作為亂作為問題集中整治,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推動巡察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融合,實現標本兼治。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重點對一把手開展日常監督、專項督查,健全領導班子權力運行制約機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建設廉潔惠州。

        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黨委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能力。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全力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廣泛開展雙擁共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做好對口援疆援藏工作,深化與黔西南州的東西部協作。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調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廣泛參與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匯聚共同奮進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征程要有新擔當。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正確領導下,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注釋

        1.“雙區”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兩個合作區”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2.“五橫五縱”骨干快速路網:“一橫”途經博羅、惠城中心區、東江科技園;“二橫”途經潼湖生態智慧區、惠城中心區、空港經濟區;“三橫”途經仲愷瀝林、惠陽鎮隆、良井至惠東縣城;“四橫”途經惠陽新圩、秋長、沙田、惠東白花新材料產業園、廣汕鐵路惠東南站;“五橫”途經大亞灣西區、石化區北側、范和灣,接深汕合作區深東大道。“一縱”串聯南昆山、羅浮山至潼湖濕地;“二縱”串聯博羅、潼湖生態智慧區、鎮隆、新圩至大亞灣;“三縱”利用小金河大道、經仲愷至鎮隆;“四縱”連接龍門縣城,利用金龍大道經惠城中心區,至惠陽、大亞灣;“五縱”串聯東江科技園、空港經濟區、白花新材料產業園。

        3.“兩環十射”快速進出城道路體系:“兩環”指三環路、四環路+1號公路;“十射”指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龍大道、惠民大道、惠澤大道、惠澳大道、南山快速路、鵝嶺南路+仲愷大道、金愷大道、永聯路、江南大道。

        4.“1+1+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指1個生態發展區、1個城市發展區和1個海洋發展區。

        5.“3+7”產業園區:“3”指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等3個國家級產業園區;“7”指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等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

        6.“九大攻堅”行動:《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九大攻堅”行動,即農村違法亂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堅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攻堅行動、種業翻身仗攻堅行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農村供水保障攻堅行動、村內道路建設攻堅行動、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漁港建設攻堅行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攻堅行動。

        7.省人才工作“五大工程”: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戰略人才鍛造工程、人才培養強基工程、人才引進提質工程、人才體制改革工程、人才生態優化工程等“五大工程”。

        8.“海絲聯盟”:指中國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旨在通過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動形成關于海絲跨國文化線路的國內和國際共識,保護海絲遺產。

        9.“1+N”碳達峰實施方案:“1”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N”指《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重點領域和行業實施方案(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雙碳保障方案(科技支排、能源保障、財政金融價格政策等)。

      編輯:溫燕暉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