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先生教育子女:人生最重是精神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馬勇

        文/林海生 白瑞強

        每年清明,在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不少惠州人都會不約而同在山下的紀念碑前擺上鮮花,紀念碑碑文(下簡稱“碑文”)書:“先生姓廖氏,諱恩煦,字仲愷,以字行,廣東惠陽縣鴨仔埗村(今幸福村)人也……先生以中華民國紀元前三十四年三月十日生,生十七年始歸國,于國學已明澈……其時中國積弱,外侮薦至,士多發憤求學于外國。”碑文所說的廖氏先生,正是廖仲愷,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中國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杰出的政治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真摯朋友。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強調,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廖仲愷作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動者和參與者,在中國民主革命歷程中,以其天賦異稟的理財能力,使當時的廣東財政由一個爛攤子走上正軌,為革命軍積累了物質基礎。對于家鄉惠州而言,廖仲愷的精神仍在傳承,他支持和捐助了惠平公路(廣東首條公路)的建設,仲愷高新區也因他而得名。當下,惠州正在建設文化強市,廖仲愷先生的精神在文化強市建設中也具有極高的價值。

      仲愷中學廖仲愷雕像 惠仲宣供圖

        【壹】

        “愿效微力”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

        1877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一個僑商家庭的廖仲愷,年少時因父親病故,隨母親護送靈柩回到了故鄉惠州,拜家鄉之碩儒梁緝嘏為師學習經史策論,開始了求學之路。1896年,投奔時任清政府招商局總辦的叔父廖志崗(又名維杰),入讀香港皇仁書院,并于次年與何香凝在廣州結婚。

      廖仲愷(右)始終是孫中山的親密戰友 惠仲宣供圖

        1903年,廖仲愷與何香凝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求學過程中,夫婦二人結識了孫中山,被孫中山救國救民的革命思想與信念所打動,以一句“想參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加入同盟會,踏上了民主革命之路。對此,碑文也有記載:“乙已之歲(1905年),孫先生文至東京,集十七省革命同志,組織中國同盟會本部,其盡瘁于國民革命自此始。”

        在日本期間,廖仲愷的家是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聯絡站和聚會場所,他們不僅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還相繼翻譯了一些早期社會主義學說并在《民報》上發表。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廣東成立軍政府,廖仲愷任軍政府財政部副部長。在南北議和期間,廖仲愷任南方革命政府代表,恰巧他的哥哥廖恩燾(曾任清政府外交官)也被袁世凱指派為北方代表。兄弟倆各表一方,在談判桌上對峙,一時傳為新聞。

        早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廖仲愷受孫中山先生指派,多次到天津、吉林與法國社會黨人聯系和從事發展革命勢力的活動。當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后,廖仲愷隨孫中山先生一同抵達廣州,擔任廣東省軍政府財政司長,大力治理財政,不僅為廣東省軍政府的運行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也為后來革命政權的重新建立、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14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組建中華革命黨,廖仲愷被推舉為中華革命黨的財政部副部長。此后,他長期奔走于上海、廣東等地,組織反袁、護法斗爭。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廖仲愷大贊十月革命是“空前之舉,震懾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深受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鼓舞和啟發,廖仲愷同朱執信等創辦《星期評論》(《民國日報》副刊)和《建設》雜志,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孫中山學說。1919年,他堅決擁護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積極參加聯俄聯共相關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受孫中山委派,廖仲愷兩次與蘇聯代表越飛在日本會談,促成《孫文越飛宣言》發表,確定了聯俄聯共的原則。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有共產黨人出席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廖仲愷在大會預備會議上,代表臨時中央執委會作了《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備會上的報告》。在國民黨“一大”會議上,廖仲愷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不久又被推為中央常務委員,后又兼任工人部部長。

       

      廖仲愷 惠仲宣供圖

        【貳】

        任職廣東支持惠州建成省首條公路

        1911年初,身在吉林的廣東青年廖仲愷寫了一首思歸詞《菩薩蠻》,詞中這樣寫道:“擁衾尋夢睡,夢也無處尋,便許到家鄉,樓頭少靚妝。”當時的廖仲愷可能意料不到,革命風云突變,在武昌起義炮火的催促下,不久后他就回到了廣東故土。

        1911年11月9日,在全國革命風起云涌的形勢下,廣東省“兵不血刃”地宣布和平獨立,成立軍政府。廖仲愷的廣東同鄉兼好友、同盟會元老胡漢民被推舉為廣東都督。根據胡漢民的提議,軍政府下設軍事、財政、民政、司法、外交、實業、教育、交通等八部,分別設部長和副部長等職。同年11月,廖仲愷應胡漢民邀請,擔任軍政府財政部副部長一職,部長是當時的富商、同盟會會員李煜堂。

        隨后的幾個月里,他以財政部副部長的身份盡心盡力地協助李煜堂開展廣東財政工作,當時的廣東財政問題尤為困窘。一是清朝兩廣總督張鳴岐在任時就極盡所能搜刮民財,在逃跑時還將廣東庫銀卷走,國庫空空如洗。張鳴岐還自鳴得意地說:“革命黨即得廣東,不能守三日也。”二是軍政府剛剛成立,百業待興,需要大量的財政作為支撐,但是當時財政來源又極為匱乏,財政問題異常突出和棘手。李煜堂后來描述當時的困境稱“吏役逃亡,席卷飽矣;管鑰虛設,庫空洗矣”,“加以民軍抵省,累萬盈千,餉需逼迫,急于星火”。

        面對如此困境,廖仲愷在征得廣東都督同意后,廖仲愷和李煜堂采取了勸國民募捐、發行債券借餉、流通前清貨幣等措施來籌集軍費。據相關文獻記載,在廖仲愷擔任財政部副部長的5個月里,財政部在廣州總商會等認可支持下,先后從前清藩庫、銀行等處,提取大清舊紙幣1223萬余元,加蓋財政部大印后,逐月流通于市面。這期間,財政部還成立了籌餉局,向海內外發行有息債券借餉,同期借餉達327萬余元;同時,他們還發動社會各界愛國人士捐款126萬余元。半年時間里,廖仲愷等人克服了財政危機,廣東軍政府的軍政開支基本能夠維持,這對于穩定廣東軍政府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使革命政權建設得以逐步走上軌道。

        1913年,廖仲愷因“二次革命”形勢逆轉,他推行的地價稅契法案半途而廢,再度來到日本東京,其后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他隨孫中山回國,此后奔波于滬、粵等地,協助孫中山組織革命力量。《惠州市志》載,1917年,隨孫中山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9月被任命為財政部次長,署總長職。1921年5月,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的革命政府組成,廖仲愷出任財政部次長(代理部長),后又兼任廣東省財政廳長,全力整頓財政。

        在整頓財政的過程中,廖仲愷一直心系家鄉惠州的發展。《惠州市志》載,1920年11月,惠州至開平公路開工,次年5月通車,全長39公里。此路屬民辦公助性質,省財政廳長廖仲愷贊助,省糧食廳撥出賑款10萬元作為工賑費用,實行“以工代賑”。此路名為惠平公路,橋涵載重15噸,基本上由歸善至平山古驛道改筑而成。1921年5月1日先通車至馬安,1926年筑完至平山。在此之前,惠州沒有公路,只有驛道。這不僅是惠州首條公路,也是廣東省最早通車的一條公路,被譽為“吾粵汽車路通之始終”,開創了廣東近代公路交通,對廣東各縣修筑公路影響很大,起了開導和推動的作用。

      1914年,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成立時留影,廖仲愷(一排右二)任該黨財政部副部長 惠仲宣供圖 

        【叁】

        教誨子女“人生最重是精神”

        夢醒、承志雙雙投身革命

        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廖仲愷堅定維護“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密切地同中國共產黨人合作,支持工農革命運動,推動中國國民革命發展。也正是因此,他成為了國民黨右派、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的眼中釘。

      1909年,廖仲愷、何香凝與兒女廖夢醒、廖承志在東京合影 惠仲宣供圖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在前往參加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會議途中,被國民黨右派豢養的暴徒刺殺于中央黨部樓前,未曾留下遺言。然而,他在1922年身陷囹圄的時候,曾寫下了教育子女的訣別詩《訣醒兒、承兒》。

        “女勿悲,兒勿啼,阿爹去矣不言歸。欲要阿爹喜,阿女阿兒惜身體。欲要阿爹樂,阿女阿兒勤苦學。阿爹苦樂與前同,只欠從前一軀殼。軀殼本是臭皮囊,百歲會當委溝壑。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尚有一言須記取,留汝哀思事母親。”《訣醒兒、承兒》中的每一字,都在教誨兒女不忘革命先烈的遺愿,勤學苦練,不斷上進,寄托著革命志士對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人生最重是精神”,一句素樸警策,也是廖仲愷一家的寫照。廖仲愷被暗殺后,何香凝繼承丈夫未竟事業,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宣告:“茍利于國,則吾舉家以殉,亦所不惜。”父母親言傳身教影響了一雙兒女。廖夢醒和廖承志踏著父母的足跡,也投身到革命事業當中。

        兒子廖承志之名寓意“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志向”。青少年時代,廖承志就跟著父母,為革命在日本、廣州、上海等地奔走。1928年,廖承志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一生勤勤懇懇為黨工作,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在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大團結、實現祖國的統一事業中,在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和爭取世界和平的斗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女兒廖夢醒早在青少年時代,就在父母的教育影響下,追隨孫中山、宋慶齡,積極投身于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和反對軍閥的革命斗爭。1930年廖夢醒與李少石結婚,并在香港建立秘密交通站,負責中央蘇區和黨中央所在地上海之間的聯絡。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對外宣傳機構“中國工人通訊社”中擔任英文翻譯工作。解放戰爭期間,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杰出貢獻。

        廖仲愷的革命事業與精神,不僅影響了家人,對家鄉也有很大的影響。《惠州市志》載,1925年(民國14年)9月16日,中國國民黨惠陽縣黨部組織惠州各界3000余人,在惠州公園舉行追悼廖仲愷大會,會后繞府、縣兩城游行一圈。

        1935年,廖仲愷的遺體被遷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側。在他的故里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則建有廖仲愷先生紀念碑,碑文中敘其生平及事跡。現今到碑前,可以切身感受到廖仲愷追隨孫中山、為革命事業奔走,畢生為國家鞠躬盡瘁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份愛國主義精神也一直在惠州大地上傳承。 

      編輯:溫燕暉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