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寮田:點燃龍門革命火炬 兩兄弟開創兩個“第一”

        寮田村

        寮田村地處龍門縣西南部,“龍門副中心”永漢鎮南部,東接官田,西鄰蓮塘,北臨低冚,南接紅星,距離永漢圩鎮約5公里、縣城約60公里、廣河高速永漢高速路口約6公里。村子有省道S119線穿村而過,鄉道Y231則連接S119,形成一個倒“Y”字形,村民出行便利。寮田村的主要村落沿著S119和Y231沿線散布,在倒“Y”字型道路旁形成連綴的“葡萄串”。 

        寮田村屬于南昆山余脈與永漢河峽谷相交地帶,地形以丘陵為主,總面積有2平方公里,有耕地1930畝(其中水田1430畝,人均耕地面積0.8畝),山地面積1400畝,森林覆蓋率為85%,經濟林800畝。村子西高東低,狀若三角,從東向西依次分布著莫田心、葉屋、范屋、賴屋和紅衛等七個村民小組,共有414戶1675人,村民以王姓、葉姓和范姓為主,其中王姓村民人數最多。

        明代中晚期之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很多編戶沒有了土地,紛紛成為流民或礦民。他們走進尚未開發的深山,鼓鑄冶煉、開荒耕田。當時的永漢南昆山一帶聚集的礦民尤其多。明清易鼎之后,他們或戰或守,反清復明,一直到康熙年間,才陸續下山定居。包括寮田村在內,南昆山下周邊眾多村落的形成都與此有關。長期的斗爭,使得他們逐漸養成了力耕尚武的品質和性格。由于地處南昆山山麓地帶,寮田村周邊森林眾多,先人落擔之初,這里適宜耕作的平整田地并不多,而且周邊山上山豬野獸云集,因此每到莊稼成熟時,村里人都會結伴在田邊搭建草寮,一邊看護莊稼,一邊飼養鴨子,增加收入。久而久之,“草寮滿田野”這種現象便成了一道風景,大家紛紛以“寮田”來命名這個村子。寮田人勇猛堅韌的精神讓他們在面對敵人時毫不畏懼,這里也成為龍門縣重要的革命老區,永漢鎮的第一個共產黨員王達尊是寮田村人,組建龍門第一個抗日武裝的王達宏也是寮田村人,而且他們還是親兄弟。此外,這里還有中共龍門工作委員會(中共龍門縣委員會的前身)的舊址,是龍門著名的紅色客家村。寮田村背靠牛牯嶂,面朝永漢河。民風雄健,村民崇尚體育運動,打梅花拳和舞貔貅是村子的重要體育民俗活動,兩者現在都已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鳥瞰寮田。

        紅色基因:樓巷與四方寨見證紅色寮田

        力耕尚武的氣質成就了寮田人堅韌不拔、敢于斗爭的精神品質。當面對兇殘的日寇,寮田人王達宏率先扛起了龍門抗日的大旗,此后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很多寮田兒女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寮田村,“樓巷”和“四方寨”不僅是紅色遺址,更是村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今,已成為寮田人心中的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寮田的“樓巷”是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第三支隊副司令員的王宏達的故居,“四方寨”是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的舊址,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是中共龍門縣委員會的前身。這兩處舊跡見證了寮田村歷史上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事跡。 

      聳立在寮田村的王達宏紀念碑。

        “樓巷”兩兄弟,開創龍門革命史兩個“第一”

        在龍門革命史上,王達宏和王達尊兩兄弟是重要的人物,王達尊是龍門縣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其兄王達宏是中共在龍門地區開展地方武裝的第一人。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寮田人,故居便是寮田的“樓巷”。樓巷位于省道S119的東側、寮田村東部中段,緊鄰“四方寨”。

        “樓巷”古樸滄桑,木門黛瓦,屋檐高挑,木雕精細,是一座頗為考究的清代建筑。至今“樓巷”屋檐下還保留著清代雕刻的“千祥云集”四個篆書大字,這四個字來源于《文昌帝君陰騭文》的末句:“百福駢臻,千祥云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從中可見其主人的高雅品位。

        據王達宏的侄子王史成介紹,最初王氏先人買下“樓巷”的時候,曾在此處設立“王氏私塾”,接納全村的學齡兒童在此接受教育。今天,“樓巷”大門的正上方還殘留有“王氏私塾”四字的痕跡。王達宏和王達尊的啟蒙課也是在這里完成的。

        “樓巷”的里部呈方形,宅院內樹木繁茂,翠色蒼蒼,高大的龍眼樹果實綴枝。除了“樓巷”進門左側的二層故居基本保存完好之外,宅院內其他的房屋早在數十年前就被國民黨官兵燒成了斷壁殘垣。樓巷的圍墻上,還留存當初火焚的痕跡,有許多炮眼如同怒目,圓睜著凝視遠方。 

      王達宏的戎裝照。

        王史成指著“樓巷”的炮眼,講述其家族的革命舊事。

        寮田王氏,家境頗為殷實。他的伯伯王達宏生于1919年,是王家的第二個兒子,他上有哥哥王達權下有弟弟王達尊。因哥哥王達權早逝的緣故,王達宏成了王家的話事人。他是一個很有主見和擔當的人,與弟弟王達尊在廣州讀書,開闊了眼界,也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臨近廣州的龍門縣屢次受到日軍侵擾,縣城、平陵、沙逕、永漢等地屢次遭到轟炸。當時正在廣州讀書的王達宏與王達尊兄弟深受震動,回鄉后他們親睹家鄉的慘狀。后來,王家兄弟棄學回鄉,在永漢發動愛國青年成立了“大眾救國會”,宣傳抗日救亡運動,這也是龍門第一個抗日團體。

        隨后,王達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他們的帶動下,永漢地區成立了龍門縣第一個黨組織,接著,又在低冚大圍建立了龍門縣第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抗日聯防隊。因為革命斗爭的需要,“樓巷”也成為革命人士的“大本營”和“避難所”。

        抗戰勝利后,王達宏出任東江縱隊屬下增龍博獨立大隊的大隊長。1946年東縱北撤,永漢地區被白色恐怖所籠罩,為了恢復武裝斗爭,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王達宏變賣家產、購置槍支、重新建立武裝隊伍,并打響了恢復武裝斗爭的第一槍。

        在解放戰爭期間,王達宏和增龍博邊區人民一道,開展反對國民黨的武裝斗爭,先后出任增龍從博人民自衛隊隊長、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北支隊副司令員、粵贛湘邊縱隊第三支隊副司令員等職,曾參加策劃和指揮上坪伏擊戰、低冚伏擊戰及強攻正果圩、解放龍城等重要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王達宏先后出任廣東省基建局建筑學校校長等職,1986年王達宏逝世。1988年,龍門縣政府在王達宏的故鄉寮田為他修墓立碑。他的戰友,曾任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的黃莊平為王達宏墓題字。如今,王達宏墓在寮田村的碧樹藍天下供人瞻仰。曾與王達宏并肩作戰的李紹宗寫詩悼念王達宏:“昔日揮刀斬妖魔,狂風惡浪無奈何。舍家革命堪為首,公心一片聚眾和。一身正氣培壯志,兩袖清風育師模。臨戰指揮常若定,從容克敵少勝多……”從這首詩,可以看出王達宏的光輝形象和卓越才能。

        王達尊與王達宏既是兄弟也是戰友。王達尊是龍門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曾跟隨曾生部隊轉移海陸豐,并于1941年出任中共龍門縣臨時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1949年出任永漢區政府區委書記兼區長。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王達尊與哥哥王達宏一起并肩作戰,情感深摯。   

      中共龍門工委舊址(崇新小學)。

        四方寨:點燃龍門革命火炬

        “四方寨”即舊的崇新小學,與“樓巷”僅一墻之隔。這里是寮田幾姓村民于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歷經多年籌建的“國民小學”,取名“崇新”,意為崇尚新學、學習新知的意思。

        “四方寨”是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1940年8月——1942年8月)的舊址,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列為“龍門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革命遺址、遺跡(62號)”,2013年12月龍門縣人民政府在“四方寨”前立碑展示。

        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在“四方寨”成立后隨即開展整頓和發展黨組織,先后成立了寮田支部、低冚支部、鶴湖支部、鴉鵲壟、黃牛冚支部。其中寮田支部的成員有王達宏、王達尊、王鑒波、王俊朋、王意、王天、王春、王鏡、王全、王家富、王統、王佳、李新鳳等,時任書記的是梁永思(后由王家富接任)。

        四個黨支部成立后,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先后在“樓巷”和寮田葉屋園墩嶺的樹林里開辦了兩期黨員訓練班,借以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提升黨員的工作能力。很多黨員干部從這里開始投身革命,可以說這里點燃了龍門的革命火炬。

        直到1942年8月,“四方寨”一直是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長期活動的場所,部分黨員曾以教師的身份做掩護,在當地開展黨的活動,如吳伯仲、陳江天、張勵(女)就曾在崇新小學任教,而王達宏和王達尊則去往永漢師范中學當教師。

        王達宏在給王達尊的信中也提到,東縱部隊也曾在“四方寨”駐扎。對于永漢寮田人而言,這里既是寮田村培育人才的搖籃,也是助燃革命火把的“基地”,中共龍門縣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的四個黨支部成員經常在“四方寨”聚集,將“四方寨”當作黨組織活動的中心。

        二十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崇新小學遷離,“四方寨”結束了作為學校的歷史使命,而后寮田村委將“四方寨”外租。如今的“四方寨”里面有一家小型牙簽加工廠,每年為寮田村賺取1.3萬元的集體收入,是村里重要的集體收入來源之一。

        寮田村作為革命老區的榮光,是眾多寮田人用鮮血乃至生命成就的,據民政檔案室的資料顯示,永漢地區革命紀念碑烈士名單上,有17名是寮田人,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王鑒春、王木香、王李炎、王房新、王瑞興、廖李科、范金、葉錦椿、王火明、王流添、王房敬、葉景、葉佳、葉九林、范啟賢、葉錦清、蔡英,是永漢眾多村落中占比最高的。

        烽煙已經遠去,但英魂永在,寮田的青山碧水是歷史的見證人。2020年中共惠州市委黨校、中共惠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策劃制作的《惠州紅色資源地圖》中,六條游徑之一的龍門革命故土游中,寮田獨占其二,寮田崇新小學和王達宏故居都在榜上。 

      油茶,寮田的致富果。

        小康之路:金山銀山上的油茶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龍門是萬山之地,峰巒起伏,其中尤其以南昆山最為雄峻。坐落于南昆山麓的寮田村,相較于其他村落而言,山前臺地尤其多,非常適宜發展經濟林種植。

        寮田的山前臺地大多較為干旱,低冚河從村子的最北端流出村外,沒能給村落的農業灌溉提供更多的便利。村落的四周被橫崗嶺、圍仔山、莫屋山、寨頂、大墩頂等丘陵所包圍,村子整體上呈西高東低的態勢。村落的水田集中在村子東邊的狹窄地帶,即省道S119的東面。旱地和山地則主要分布在村落的中部和西南、西北部,占比較多。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因資源匱乏限制了寮田的經濟發展,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村集體收入則源于花竹電站分紅等,比較單一,這些直接影響了寮田村的可持續發展,寮田村一度屬于市級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完成后,寮田村人一直在探索契合本村自然條件的綠色發展之路。

        最終,經過調研和比較,寮田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選擇了利用山地發展油茶種植業。現年57歲的共產黨員江東連就是寮田村的油茶種植大戶。從2008年開始,江東連先后承包了大片山地種植油茶,承包期是30年,如今已種植油茶樹5000棵。

        江東連是一名勤快干練的女性。據江東連介紹,種植油茶的好處很多,油茶便于管理,基本不用施肥,更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無須天天進山,勞動量不會太大,一年中的重活就是給油茶樹除草兩次和采摘油茶果;如油茶樹壽命長,可長達八九十年之久,一次種植成活,可長期受益;較之于其他油品,油茶果榨出來的食用油更健康,不僅可以食用,還能護膚美容。

        江東連面對油茶樹侃侃而談,眼神里充滿了勞動致富的自豪感。雖然每年請工人除草和采摘油茶果的工錢貴了些,油茶果的收購價格也不太高,影響了收入,但是茶油不愁銷路,耐存放,她不必為此焦慮,這一點她還是很滿意的。對于寮田油茶種植的未來,她也充滿了信心。江東連的成功也給寮田村常住人口中400余名擁有勞動能力的女性樹立了自強自立、勞動致富的典范,江東連也因此成為寮田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女性楷模。

        金秋的寮田,綠水合于村邊,青山栽滿綠樹,到處生機勃勃。勤勞勇敢的寮田人立身于傳統與現代交匯的潮頭,探尋著他們的理想生活。

        寮田,未來可期。

        瀕于失傳的寮田“火灸”

        寮田村除了王賽春堂梅花拳和舞貔貅兩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外,還有一項當地人熟知的非遺項目,即火灸。寮田村的火灸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法,其過程就是利用艾條等施灸工具在人體身上特定的穴位燒灼,借以調動人體氣血、疏通經絡,達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據寮田村的村支書王慶歡介紹,寮田的火灸是由一名叫陳彩的女子在幾十年前從娘家增城傳承過來的,這種簡便、快捷、廉價的治療方法在寮田很受歡迎,很多寮田人從小就在這種中醫傳統治療方法的“庇護”下健康成長的,對火灸的功效十分信任。

        寮田火灸在2009年8月的時候被列入龍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名叫葉娘英,她是陳彩的弟媳,葉娘英故去之后,葉娘英的孫媳婦張云芳傳承了葉娘英的火灸醫術。張云芳原是醫療站的醫生,醫治病人擅長中西醫結合,火灸是她的“秘技”之一。

        張云芳退休后離開寮田去了深圳,眼下寮田村的火灸已失去了傳承。十多年過去了,很多年輕的寮田人已經不知道火灸為何物。熱衷于傳統非遺的寮田人正努力嘗試恢復這種技法,造福更多鄉鄰。

      編輯:溫燕暉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